肖像画大师阎立本的作品赏析.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7508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肖像画大师阎立本的作品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肖像画大师阎立本的作品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肖像画大师阎立本的作品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肖像画大师阎立本的作品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肖像画大师阎立本的作品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肖像画大师阎立本的作品赏析【摘 要】唐代是我国历史发展上最强盛的时期,政治经济促使了艺术的进步,各个画种的技巧也得到空前的繁荣。尤其是人物画继承了传统而又进一步发展,代表画家应首推阎立本,他的作品在传统的基础上重视人物内心的刻画,用笔赋予变化,线条粗、细、松、紧,富有表现力。 【关键词】唐代;阎立本;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阎立本(约 600673)唐代画家,雍州万年人,父亲阎毗在隋朝做过官,并且善于绘画和建筑工程,兄阎立德又善于人物故事画,也是工程家兼工艺家,立本继承家学,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 668 年)曾拜过“右相” 。并以张僧繇和郑法士为师,据说他看到了张僧繇的画迹,第一次去看的时候认为

2、他徒有虚名,跟传说的不一样。第二天又去看,感觉和第一次有所不同,觉得它是近代的一幅佳作。等到第三天在去仔细研究,终于赞叹道:“名下无虚士” ,于是便在这幅画前观摩,超过了十日也不想离去。可见他对张僧繇的迷恋程度,由此也说明了他对前辈画家虚心学习和深刻研究的态度。这样经过不懈的努力,阎立本在绘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卓越的成就。阎立本的画重视人物精神的刻画,用笔也较顾恺之的画法更丰富多变,技巧上继承了魏隋以来的优秀传统,线条粗、细、松、紧而富有表现力。用色则吸取六朝盛行的晕染法,能成功的表现对象的质感和厚度感。 2唐代初年,封建统治者很重视利用绘画来作为宣传政治的手段,并维护自己的统治。阎

3、立本在当时就画过很多有关历史大事件的画作,唐高祖武德九年,阎立本画了秦府十八学士图 ,用以表彰房玄龄、杜如晦以及魏征等功臣的画像。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他又画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图 ,以纪念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创业名将,所以在封建社会, “学士登瀛,凌烟图像”便成为历代文臣武将的最高荣誉。阎立本的人物画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幅步辇图和历代帝王图 ,但可惜的是这两幅均为后世的临本。但从画法上仍能看到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风貌。 步辇图是流传下来最早的一幅反映我国古代汉藏人民亲密接触的重要历史事件,距今已有 1300 多年前,也就是贞观十四年(公元 640年) ,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来长安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情景。 步辇

4、图选择了该事件中唐太宗接见迎亲使者禄东赞的情节加以描绘。画家通过对人物的服饰、举止以及音容笑貌,把各个人物的性格、身份和精神气质都刻画的鲜明生动,深刻揭示了这一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这幅画卷为横卷,画面的唐太宗坐在步辇上位于画面的右侧,在造型上明显的大于周围的宫女,这是在封建等级观念支配下,画家为表现画中人物尊卑,或突出主要人物而常用的手法。他形象魁梧、英俊、雍容恬静、泰然自若。面对使臣的拜见,面部有欢迎与嘉许的表情,表现了英明君主的气概。画面上宫女共有九人,分别列于前后左右。身体都很秀长而且细腰,在形象上保留了南北朝时的风韵。她们或抬扶步辇、或持扇打伞,体态轻盈,顾盼有情,栩栩如生。从画面上也

5、可以看出阎立本在刻画仕女上的独到之处。左方画了三个人,都是半侧立的姿态。前者手持朝笏,当3是朝中引班的礼官。其后的白衣秀士,表情略显拘谨,显示了他地位低下,大概是宫中的翻译官或内侍。中间的拱手肃立者,应是禄东赞,他身穿藏族服装,仪容朴质,额上多皱纹,表现出生活在高原上藏民的特有气质;他在向唐太宗拱手致敬,表情恭敬,目光睿智,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使臣的身份和丰富的生活阅历。他们的身份和性格,均刻画的十分生动。画家利用宫女手中的两把大扇,即画面上两条最长的线,在唐太宗的上方呈“人”字形相交,把观众的视线引向主角,虽在画面的右侧,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色彩的运用上,作者通过石绿色的大扇和朱红色的大伞,宫

6、女的彩色衣裙与唐太宗单纯色彩的着装,禄东赞粗粗细细、斑斓有致的长袍,与其他两人衣着颜色的大块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 步辇图为工笔重彩,他以重彩刷染,脸部加晕,其效果单纯而明朗,但上色盖墨,线条的表现仍处处可见。整幅作品简练明朗,在表现人物互相关系和精神状态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历代帝王图是一件集中代表阎立本绘画才能的重要作品,但不幸的是它已流失国外,现藏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这幅画中共描绘了 13个帝王的形象,在加上旁边的侍从共计 46 人,这 13 个帝王分别是汉昭帝刘弗陵、汉光武帝刘秀、蜀主刘备、魏文帝曹丕、吴主孙权、晋武帝司马炎、陈文帝陈.茜、陈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7、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周武帝宇文邕。这样众多的历史人物,画家只能凭借现有的文献记载和前人的画像作为参考。作者着力通过外貌的刻画来揭示每一位帝王的心态和气质。同时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和不同的精神面貌。以三国时期的君主4来说,曹丕性格刚愎,咄咄逼人,让人一看便想起他威逼汉献帝让位的史实。而一生劳碌奔波的刘备,则表现出一副劳思交集的面容。另外割据江东的孙权不肯臣服于魏,画家则表现出了他倔强刚毅的性格。这三个人都是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时的开国皇帝,但由于他们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境遇,所以人物在形态上各有所区别,画家通过自己的画笔扑捉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8、真正达到了形神兼备的程度。另外在刻画晋武帝司马炎的时候,他威仪赫赫,富有宏图大略的气度,作者着力于他的面部和神态动势的描写,把他画的方脸、高鼻、大耳,两手推开,显示出贵族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神气。至于那些亡国之君,阎立本则刻画的别有情致。如陈叔宝的形象,他局促不安以袖掩口,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他昏庸懦弱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对亡国无可奈何的神态。画面上的杨坚,眼神深沉、双唇紧闭,形态奇特、仪表堂堂,表现了一个英明君主的气概,而与之相反的隋炀帝杨广则肥头大耳,好大喜功、昏庸顽固的暴君形象,这和他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画家在描写这些帝王形象的时候,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思想,他或赞美、或鞭挞,深刻的表明了画家的创作目的,在这一幅不大的绢素上,作者能深刻的描绘如此众多的艺术形象,而且每一个人都具有自己典型的性格,这在人物画的历史上也是不可多见的。所以它有“丹清神化”的称誉。它不但在当时影响颇大,就是对于我们今天的后学者也是有借鉴价值的。 参考文献 1 张伯元.古今百家国画名作欣赏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51999. 作者简介:孙晓光(1976.09- ) ,男,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硕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