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户籍制度问题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9081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户籍制度问题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户籍制度问题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户籍制度问题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户籍制度问题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户籍制度问题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基于社会融入视角的户籍制度问题研究综述【摘 要】在流动人口数量剧增,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背景下,二元户籍制度下的社会融入问题越发尖锐。文章从户籍制度的基本概念与时代变迁入手,针对当今社会融入问题的分析,探讨现有文献对户籍制度的研究共识,对未来户籍制度改革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社会融入 一、户籍制度的概念与变迁 户籍概念,是指一种以家庭出身和地域来确定个人社会身份的名称符号,户籍在社会现实中的表现形式就是户口,包括户口类别、户籍地两个基本内容。多数学者认为户籍制度是社会控制的一种途径和手段,主要表现在:一是行为规则角度的控制。在多数公众心里,户籍制度的概念常的狭义定义与此

2、角度相同,只把现行有关的户口登记,户口迁入迁出,农业向非农业户口的转变流程理解为户籍制度。二是社会资源分配角度的控制。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包括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土地资源等等都与户籍制度相挂钩,人力资源的分割,更为尖锐地反映了户口在社会资源的控制方面的强大力量。三是从政治权力角度的控制。有些学者“将户籍制度看作是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一个隐含的长期契约关系” 。 户籍制度作为契约的一部分,承认了公民的合法身份,并用绝对的公共权力去保护遵守“契约”的公民,同时,公民也要履行在这一制度下隐含的规则。 2从建国初到今天我国的户籍制度主要经历了形成(19491957) 、强化(19581978) 、松动与改革

3、(1978现今)三个阶段。 形成时期也是短暂的自由流动时期,导致了“盲流潮”的出现。但当时的人员流动为最初的城市的工业化提供了劳动力,此时适应新中国城乡结构的户籍制度已初具模型。 1958 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对城乡人口的权利进行了严格的界定和区分,这种分治逐渐形成了两种社会阶层,学者们在研究论述中一致指出这是我国二元户籍结构形成的始端。 改革开放后的户籍政策,一般观点认为,在改革开放至九十年代初,户籍制度曾有过松动和开放。 “1994 年以后,国家取消了户口按照商品粮划分标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划分法。 ”主要出现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城乡人口流动量大的城市中

4、 个人分析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户籍制度不断变革总体上是朝着松动,利于人口流动发展的。尽管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问题的涌现曾出现过一些强化的政策,但这些城市有特殊的经济地位,人口容量也比较大,并不能以偏概全归纳为一般情况。 二、现今户籍制度下的社会融入问题探讨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互相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的社会为目标。随着城乡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水平的差异日益扩大,户籍制度所形成的城乡差距和城乡壁垒也日益明显。在城市居住,不论常住还是暂住,如果没有本地户籍,仍被界定为流动人口。这些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其中的部分人口3逐步在城市定居,成为

5、事实上的城市移民,即为本文所界定的流动人口。由于人口流动而产生的社会融合与社会排斥问题已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田凯认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入需要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即经济层面,社会层面,文化和心理层面。多数学者一致认为户籍制度和与户籍挂钩的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教育制度、分配制度、福利性制度是阻止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制度性障碍。 “户籍制度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屏蔽(social closure)制度 ,即它将社会上一部分人屏蔽在分享城市的社会资源之外。 ”李强从户籍制度是否还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具有重要功能方面入手,探讨了当今社会户籍制度改革对于解决社会融入问题的必要性和一步步的改革中

6、由于社会惯性而造成了“户籍阻力” 。也有学者指出,流动人口有时也会选择排斥社会融入,这是在二元户籍体制下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后的无奈之举。 “当城市采取以排斥性就业为核心的行业准入政策,就客观剥夺了某些外来人口长期居留的根基,严格的城乡户籍制度从根本上导致流动人口的过客心态,削弱外来人口在城市长远发展的需求。 ” 当前的城市户籍制度的管理框架下,大量长期居住城市的外来流动人口,他们参与着城市的生产和消费,是城市社会中的纳税人,但在体制上仍然把他们当作“外来人口” 、 “暂住人口”对待,并在就业、住房、教育、保障等方面设立种种障碍,实施歧视性对待,把常住城市的外来人口推向城市体制的边缘状态,阻碍着

7、外来人口和城市体系的融合。 三、针对社会融入问题的来未户籍制度改革展望 4在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多数学者认为应该采用逐步、渐进的方式推行。邬民乐指出,改革要逐区域、分目标人群地进行。同时他还指出户籍制度改革要使“与户籍相关的各种福利制度的渐进剔除, ”个人分析认为这一点并不现实,改革一旦触及人们的既有利益就会十分艰难,步履维艰,过于激烈的由二元转换为一元的户籍制度改革很可能由于阻力过大而无法实施。 刘心宁认为,如果改革户籍与经济社会配套政策未能衔接好,其他方面还是二元的,仅户口改为一元的,没有实际意义。他还指出要确立户籍基本功能,剥离附加在户籍之上的种种权益。还原户口的原来面目,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8、公民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乔晓春则从动态和静态两个方面指出户口登记和人口登记两种不同的人口管理制度。 户籍制度构成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当地城市的基础性的制度障碍。推动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需要制度改革,不仅是要增强对外来人口的开放性,同时也需要改革与户籍制度相关联的社会福利制度、公共服务体制、农村土地制度和区域管理体制等,实行综合配套改革,才能真正解开城市户籍制度的绳结,促进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五条).1958 年. 2 徐亚军,任维.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困境:从国家“退出”角度的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6. 3 黄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54 李强.户籍分层和农民工的社会地位J.中国社会科学 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