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要打好写作基础.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69183 上传时间:2019-03-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者要打好写作基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记者要打好写作基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记者要打好写作基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记者要打好写作基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记者要打好写作基础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6-0125-01 写作,是记者的基本功。记者写作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稿件的质量,影响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在报纸、广电向集团化、市场化迈进,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成为记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写作基本功是衡量一个记者能否胜任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笔者所在的虽然是一家县级媒体,但每年都吸引许多毕业生前来求职,如何从中遴选出新闻人才,写作水平是关键。但从最近两年来看,相当一部分记者存在着基本功欠佳的问题:有的习惯向单位和个人索要总结和先进事迹材料,带回去压缩和摘抄,心安理得地当起“文

2、抄工” ;有的记者写会议新闻、做八股文章;还有电视记者,扛着摄像机东奔西跑几个单位,回来后匆匆忙忙急就几篇稿件,求量不求质,很难写出写出自己满意、读者也满意的新闻作品,自然也难以获得受众的认可与单位领导的垂青。 二、新闻写作要准确把握新闻语言特点 新闻语言的特点第一个是具体真实。鲁迅先生说过,写文章要“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新闻作品更应真实、具体。写得具体,新闻的可信程度就高。有人认为,要把事实写得具体就得形容,动辄“高度重视、充分肯定” , “积极行动、认真部署” ,这一类词句其实并不2能使人对客观事实有一个切实具体的感受。还有记者喜欢用含混不请的语句来代替清楚明确的语句。比如

3、“最近” 、 “这段时间” 、 “近年来”等比较含混的字眼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时间;有的用“许多” 、 “无数” 、“广大”等比较笼统的语句来代替可以表明的具体数量,这些词语直接影响了新闻的真实、具体性。 第二个特点是简练通俗。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一条新闻只报道一件事实或只写出一个人物。这样,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容易做到条理分明、头绪清楚。用语选择时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更应该接近口语,怎么说法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三、在新

4、闻中学习新闻写作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近”二字 1。如果我们不在新闻的环境中,就不可能知道新近发生了什么新闻,以及新闻媒体是怎样去报道这些新闻的。在所有的学科、知识当中,没有哪一种在“新近”的意义上可以超过新闻学科。一些学新闻的学子忽略了这一点,很少接触时新的新闻报道,不能够从中体会新闻的识别、选择、搜集、表达的相关认知和技能,学到的只是“黑板上的新闻学”一些陈旧而僵化的条条框框,学不致用,始终难以真正跨进新闻的殿堂。 四、新闻写作要删繁就简 “删繁就简三秋树”这句话应该是新闻写作的秘诀。作家鲁迅3和老舍都说过类似的原则,写文章尽量把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句去掉,而且尽量不用形

5、容词。读者读报是“站着读”的,所以,记者出身的美国作家海明威说,记者写新闻也应该是“站着写” 。站着写不是太累了吗?累了就不会说长话了。 删繁就简不是一味求短。近年来, “一句话新闻”在各路媒体上遍地开花,它的最大特点是短,这对于加大新闻信息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不是越短越好?显然不是。衡量一篇新闻作品的长与短,不能单单看它的文字多少,而首先要看它是不是把要讲的事实都说清楚了,把受众关心的问题都交代明白了,有没有可有可无的废话。例如毛泽东同志写的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篇新闻,全文就有二十六句话,一千一百多个字。而且大多数篇幅写的还是南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历史,不但写了曹操、刘秀、还写了二十八宿。如果

6、把这些背景文字删去,压缩成“在人民解放军的攻势下,南阳守敌王凌云于四日下午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这样的一句话新闻乍听起来也是可以的,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一删减就不像原文那样有可读性、可听性了。 那么什么样的新闻适宜写成“一句话新闻”呢?应把握两点:一是只用一句话救你呢个把该告诉受众的事情说明白,不需要再写第二句话的新闻。二是为了抢时间,先用一句话迅速把受众急需了解的重要事实报道出去的新闻。 五、新闻写作要打好语文基础 打好语文基础,首先就是降低文字差错率。统计数字显示,全国 31家省级党报中,文字差错率万分比最低的是 7.5,最高的是 26.1,平均4为 15.3,远远超出了国家规定的报

7、纸出版差错率万分之三的要求。文字差错率万分比为 15.3 是什么概念?现在省级党报每期都是十几个版,少的也有八个版,六七万字。这意味着一期报纸的文字差错按八个版计算也有上百处之多,这不仅损害了读者利益,对报纸声誉也带来了莫大影响。这就要求记者作为第一责任人必须打好语文基础。如司空见惯的成语滥用现象,或多或少的反映出记者语文基础的不扎实。近期一则报道“自助烧烤一推出变受到了当地居民的热捧,许多人带着家人朋友前来试吃,不大的参观一下子变得人满为患” 。似乎凡是“人满”必定“为患”, “患”究竟为何意,不甚了了。难道餐馆生意好,对商家来说是坏事?至于其他词语,尤其是成语乱用之例,更是不胜枚举。如“炙手可热” ,常被一些记者拿来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全然不知其本意是贬义: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意谓“大体上使人满意”的“差强人意” ,则多被用来表述“不能使人满意” 。原本为便宜的“弹冠相庆” ,常被作为“互相庆贺”来使用, “空穴来风”原意为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语出宋玉风赋 ) 。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现在却多被用来比喻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甚至经常出现在央视主持记者的嘴边。对一些词语不求甚解却自以为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可悲的,对于记者来说,加强基本功训练,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