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北盘江坝油滩演变与整治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876330 上传时间:2019-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北盘江坝油滩演变与整治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北盘江坝油滩演变与整治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北盘江坝油滩演变与整治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北盘江坝油滩演变与整治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北盘江坝油滩演变与整治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北盘江坝油滩演变与整治研究摘 要:本文从水沙运动与河道演变的关系研究坝油滩航道演变与碍航机理,根据不同流量下的水沙关系来分析滩险成因;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分析滩险水流能量在空间上的分配特点,从而探寻有效的整治措施,为类似滩险整治提供借鉴。 关键词:坝油滩演变分析 整治方案 物模试验 北盘江是红水河上游主要支流,发源于云南省沾溢县马雄山北麓,由西北流向东南,于贵州省望谟县蔗香附近与南盘江汇合后称为红水河,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习惯上称为“两江一河” 。北盘江红水河航道是国家规划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高等级航道之一,是贵州南入珠江的水运出海通道。 “十五”期间,贵州启动了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

2、线起步工程建设,按级航道标准整治“两江一河”航道共 336km。其中北盘江坝草至两江口段 97km,整治滩险 36 处,航道尺度为 1.322140m(水深航宽弯曲半径) 。 坝油滩下距两江口约 76km,属北盘江典型的溪锥型砂卵石混合滩险,滩长,航槽多变,以宽、浅、弯碍航著称。该滩地形边界条件复杂,左右岸有溪沟汇入形成错口溪锥,溪锥随溪沟每年来水来沙量不同而存在变化;该滩河床地质构成复杂,基岩、巨石、卵石、粗沙共存,粒径差异较大,既有上游来沙,也有溪沟泥石流汇入,水沙条件复杂;该滩洪、中、枯三级水流动力轴线不一致,航槽多变。该滩在 1986 年-1996 年间历经 2 次整治,工程前后滩段深

3、泓线位置均存在明显变化,且工程后不久整治建筑物均被冲毁,整治均未达到预期效果,整治难度极大。 项目业主十分重视解决坝油滩碍航问题,本次整治将坝油滩作为航道工程所的重中之重,委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研究所开展进行物理模型试验,设计单位调集经验丰富的人员开展设计攻坚,与模型试验紧密结合反复研究推敲,提出了针对碍航特点的精准设计,工程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1.滩险演变及碍航因素分析 1. 1 地质地貌 坝油滩地质主要由砂卵石、粒径较大卵石溪锥和零星暗礁组成。上段河床顺直,两岸为淤沙及坍塌剥落的沙质页岩,常年洪水线上下有局部小范围滑坡,右岸沙卵石边滩平缓,伸入河心,将航槽逼向左岸,航道进口处有零星暗

4、礁;下段左右溪锥交错,左岸溪锥淤积较高,上平下陡,卵石粒径较大,右溪锥平矮宽阔,表面矗立零星大孤石。 1.2 滩险演变及碍航因素分析 坝油滩滩长约 1300m,枯水水位落差 1.51m,平均比降 1.16,局部最大比降为 3,最大流速 2.54m/s,最小水深 0.8m,为典型的北盘江溪锥错口滩。滩上段顺直,河面宽浅,由于受中下段两岸溪锥错口顶托,洪水时砂卵石在上段落淤,枯水时水流冲刷能力不足,在右岸形成宽浅砂卵石边滩,且随着每年的来水来沙量不同,卵石边滩不断变化,上段航槽左右摆动,极不稳定,河面宽浅,因为水深不足而碍航。中下段两岸溪锥交错凸入河心,使航槽呈“S”型,在右岸溪锥头部和左岸溪锥尾

5、部形成深沱倒套,进口处流急浪大,滩尾宽浅,水深不足而碍航。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 “两江一河”复航整治工程期间,曾对该进行整治,在上段修建了一系列散抛石丁、顺坝,束水攻沙,稳定上段航槽,右岸溪锥头部修建顺坝堵塞倒套。北盘江水流以推移质造床为主,水流挟沙能力强,工程实施一个水文年后,大部分导治建筑物被冲毁,整治成果很难稳固。具体见图 1。 2.整治方案及整治后效果 2. 1 设计水位及流量 坝油滩设计流量为 86.3m3/s,相应设计水位滩头为 348.502m,滩尾为 346.524m。 2.2 整治水位、流量及整治线宽度 整治水位根据物理模型试验研究,结合北盘江多年整治经验,整治水位为设

6、计水位以上 1.01.2m,相应整治流量为 200250m3/s,整治线宽度为 6070m。 2.3 整治方案 针对该滩碍航因素,提出了几个整治方案进行分析比选,最后确定整治方案如下: (1)在左岸溪锥上部修建 5#顺坝和 6#、7#、8#格坝;在右岸修建1#钩坝,2#、3#、4#丁坝。目的是巩固两岸边滩,束窄河床,调整水流动力轴线,增加整治水位时航槽的冲刷能力。 (2)在 5#顺坝外侧修建 11#、12#、13#、14#短丁坝,以增加枯水时该段航槽的冲刷能力。 (3)在左岸溪锥下部修建 9#顺坝,以调整流向、稳固边滩和减缓扫弯水。同时在该段扩大航槽开挖宽度(27m) ,以增加过流断面,减小该

7、流速。 (4)在滩中部修建 10#潜坝堵塞中部深槽,防止河底冲刷。 (5)右岸溪锥口利用原建顺坝封弯,防止溪沟来流直接冲刷航槽。 (6)按照设计航槽进行开挖,满足航道尺度要求。 2.4 整治后效果 工程实施后,该滩各项指标基本达到设计的预期目的,设计水位时滩中段水位最大降落约 0.2m,最大流速出现在滩中下部,约 2.6m/s。 项目实施经过 1 个水文年后,该滩上段获得了较满意效果,但下段发生较大演变,原建右岸封弯顺坝遭水毁,左溪锥下沿及航槽淤积问题未能解决,在水位回落至 348.0347.5m 时,由于淤积于航槽中之泥沙不能及时被归槽水流带走,致使右边堆扩大侵占航槽,航宽、水深不足而碍航。

8、为彻底治理好该滩,我们委托科研单位开展物理模型试验对该滩下段进行研究分析。 3.补充整治方案及整治后效果 3. 1 补充整治方案 针对整治后的演变情况,我们对该滩下段整治方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经过讨论,提出如下整治措施:为使航槽避开淤积区,在顺应洪水动力轴线的右边堆上开辟新航槽;右岸建顺坝调整中洪水流向,使水流归槽,左岸通过导治建筑使淤积边滩稳固。具体详见图 3。 (1)于右岸边滩 C66C92 间开辟新航槽,宽 22m,纵坡为 3.5。同时对航槽两侧进行切滩处理,切滩高程为航槽底高程以上 1m,右侧切滩采用变坡设计,边坡为 130; (2)右岸建 1#顺坝封弯,调整流向。该顺坝与原被冲毁

9、顺坝相似,方向偏向下游,其所受洪水作用力有所减小,但应进行加固处理; (3)左岸建 2#、3#钩头丁坝稳固洪水淤积边滩; (4)切割左边滩 C47C62 段伸入河心凸嘴,以减弱对上游的水流壅阻及中洪水对 1#顺坝的冲击。 3.2 效果分析 (1)物理模型效果分析 通过物模试验,在 86m3/s 设计流量下,航槽内水深全部满足 1.3m的设计水深要求。受下游开挖影响,上深槽水位较原整治方案下降了0.1m,滩上段浅区挖槽尾部水位下降了 0.06m,水深为 1.43m,物模试验表明,滩下段补充方案整治未影响上段已施工的工程效果。86m3/s 设计流量下工程区局部最大比降为 3.48,300m3/s

10、流量下工程区局部最大比降为 3.7。 86m3/s 流量下进口段流速比较小,主要是由于该段上临深槽,水位比较平缓所致,流速沿航槽逐渐增大,在出口处流速达2.98m/s。300m3/s 流量下流速也是沿程增大的,进口段流速为 1.51m/s,出口段增大到 3.08m/s,断面流速分布均匀。655m3/s 流量下随着坝顶过流,航槽内流速沿程变化量减小,流速由 1.77m/s 增大到2.82m/s。随着流量的增大,航槽内流速减小,这是由于洪水时主流取直过滩,航槽处于主流的边缘地带所致。 (2)工程实施后效果分析 工程实施后整治效果较好,通过竣工测量观测,该滩达到了设计目的,整治后效果与物模试验结果比

11、较接近。 4.结语 通过该滩整治和效果分析可得出,在山区河流航道整治设计中应充分分析滩险成因,分析上游的来水来沙量和水流的造床作用方式,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整治措施,达到好的整治效果,同时应充分考虑水流作用力对整治建筑物的影响,对整治建筑物进行加固处理,防止水毁,以稳定整治成果。该滩整治方案结合物模试验研究确定,整治后效果与物模试验结果比较接近,因此,对于成因复杂、整治难度大的滩险,采用物模试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其作用也是明显的。 参考文献: 1张瑞瑾.河流动力学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1960. 2贵州顺达水运规划勘察设计所.西南水运出海通道中线起步工程(贵州段)航道整治施工图设计Z.贵州顺达水运规划勘察设计所,2003. 3邢顺敬.北盘江坝油滩航道整治动床模型试验研究报告R.天津:交通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