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经济全球化对福利政策的影响【摘要】当今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大趋势,这使很多资源实现有效合理配置的同时,对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福利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对国外的一些文献编译整理后,总结了一些相关的理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全球化对福利的影响提供了支持。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福利政策,现代化,影响 1.国际主流观点分析 在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许多福利国家的各种福利建构,源自于新自由主义的发展意识形态,在若干层面上都面临相同的压力,包括科技变迁减少了工作机会,特别是对低技术劳动者而言,制造业的衰退与服务业的扩张是整体趋势,因而也对福利国家带来一些问题。首先,制造业就业的下滑往往导致更高的失业率,或者周
2、旋于低薪且不稳定的服务业中的所谓“低技术作业” ;而人口结构的改变,少子化与高龄化社会的趋势隐忧,年轻工作者的数量减少,分享退休金资源的高龄老年人日益增多,增加了潜在成本;加上新的家庭型态,伴随著女性对性别平等与薪资工作的平权要求,促进了人们在工作和家务照顾责任上更多性别平衡的改变,从而扩大了人民对国家福利供给的需求。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政府对于运用进出口、金融、资本与汇率面的控制进行对总体经济调节的能力却被削弱,并更深化福利政策必须被用于提升经济竞争力的压力。 简而言之,在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下所建构的以生产与经济竞争为导向的生产福利体制,秉持的是一种社会福利建制与经济发展的零合对立观
3、。这样的全球化新自由主义发展意识形态从工业发达国家开始,以其优势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科技力量,也引领著许多发展中国家奉为典范,而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起飞过程,更是二战后经常被举例的发展典型。但这样的观点所反映出来的,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工业化与现代化都依赖于先采取工业先进国家个人主义的价值体系,为了成就现代化转型,发展中国家有些不得不先西化,而其中就会有问题,新自由主义论者认为:市场力量的完善与科技的持续发展终能解决一切,政府所应该做的就是不要干预,如此,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在全球化发展过程中获利进步,最终挤身于发达国家之列。但是以战后半个世纪的发展经验来看,全球化发展固然为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带来了若干
4、程度上的经济成长,却也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有待社会政策加以适当的处理。而这其中源自全球化所对劳动者与社会福利所造成的冲击,可以分成以下三类:一,全球化使社会伙伴关系瓦解:全球化发展下,资本快速地流动所造成的国际竞争压力下,劳资双方的伙伴关系逐渐瓦解,而必须重新建立新的经济与社会伙伴关系。新的社会契约强调的便是提升生产力与竞争力,并以竞争式组合取代传统组合。二、对就业的冲击:科技与产业技术的发达,意味著大量机器取代人力工作,低技术含量的工作最后将被机器取代,全球化促使技术快速革新与竞争力提升,也使得失业问题日益严重,充分就业目标难以达成。三,全球化所带来工作条件与环境恶化:全球化下的劳动市场普遍
5、存在短期,临时,部分工时,低薪的不稳定工作环境,低技术性或传统产业劳动者被迫经常弹性更换工作,实质薪资收入也逐渐减低。 泰勒-顾柏认为在全球化外部因素的影响下,与塑造政府福利论述主流思想型态的新发展,彼此相互影响,因而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福利国家论述转移。首先,单从形式层次来看,主张以国家干预达成促进经济成长与充分就业的约翰?凯恩斯主义已经失效,经济全球化已经改变了福利政策制定背后的基本假设,之前认定政府在自己国内的政策享有完全自主权的预设,已遭到彻底推翻,甚至使得多数欧洲国家的社会民主党转向接受竞争力的必要性,必须超越传统上对“再分配的关怀”的说法,十足自由主义的思潮成为政策制定大体方向的基础。
6、这意味着一种结合机会的平等、对工作伦理的强调、仅对那些无工作能力者给予适当的福利、并设法透过社会支出增进其生产力。 显著的例子是鲍德温透过中产阶级角色与劳动阶级利益之观点,分析福利国家的成长,在全球化竞争中取得优势的资本与中产阶级,在福利供给取得方面同样有优势,并开始撤回对以政府为主的福利供给的支持,这样的状况又以一些典型政府福利供给较少、不平等程度又较高之国家中发生为多。换言之,典型新自由主义的福利政策观点认为,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家的税收越来越少,已没有能力维持国家原有的福利政策,国家的公共支出必须进行削减,新自由主义政策将取代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福利国家,体现出了国家主权在社会资源再分配领域
7、所受到的限制。以上的三种转变,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积金制福利中,都可以看到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特点,所得的逆分配、阶级的差异、显性劳动者的独厚,和显著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政策观,赋予社会福利政策积极生产价值与竞争力强调的意义。而这样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对于社会福利的影响,是否就如同文献探讨中新自由主义论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福利意识型态的终结?从很多表现结果来看,答案显然是否定的。2.全球化的影响以及问题分析 首先,全球化是否真的导致福利国家的资本出走?这样的观点假设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无法再对资本流动进行严格的管制,资本基本上来说已经可以在世界各国之间进行自由流动。在这种条件底下,各国为了
8、吸引外来投资,增强经济竞争力,将会在各方面迎合资金的需求,国家之间为了争取资本投入将进行激烈的竞争。其次,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得企业可以在世界各地进行生产,企业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就会离开税收高、工资水准高、福利负担高的国家,转向低税收、低工资、低福利的发展中国家或转型国家。因此,对企业获利征收高税率及社会支出的国家,将会面临资本外撤到秉持友善投资态度国家的困境,从而会降低国内的就业与投资水准1。在这种状况下,福利国家就会面临许多困难,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的税收减少、失业人数增加。资本和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强化了跨国公司等利用转移生产成本或者其他逃避税收方式的效果,因而全球化再这个意义上就削弱了国家
9、提供福利保障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因为福利国家的税收是保证各种福利政策能够实施的支柱。财政税收的下降将会导致福利的资金来源缩水。政府削减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的支出就成为一个理所当然、也是必须的选择。在资本的流动可以轻易跨越国家边界的情况下,国家的高比例再分配性税收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各国政府的决策者不但需要考量自身国内的各种状况,也必须考虑其他国家对待投资的各种政策措施。由于各国政策相互之间难以协调,从而使得各国决策者处于囚徒困境之中。 为了获得资本投资的青睐,各国政府会竞相降低税收、调降工资并削减劳动保障水准等。这样的竞争将会导致税收、工资与劳动保障降低到一个最低的标准。因此,全球化的市场竞争
10、与资金流动强化了资本的结构性权力,资本家在与政府或劳工谈判中拥有了强大后盾和选择空间,福利国家在这个发展逻辑之下将会逐渐转变为竞争型国家。但以上基本上是新自由主义关于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观点,相当程度上只能说是理论上的推理,实际上与福利国家的真实状况有多大程度上的相符合还是一个问题。从理论上来看,新自由主义的这种观点是把吸引投资的因素仅仅局限在税收和工资水准上,而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把福利国家的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视为负担。如此则存在著几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第一,影响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的因素仅仅取决于工资和税收水准吗?第二,与第一个问题相连的根本问题是,社会福利发展必然与国家的经济竞争力相冲突
11、吗?第三,福利国家面对全球化的政策选择是否一致?除了英国与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福利模式之外,还有哪些其他福利模式可供选择?假设新自由主义对福利国家的观点是可靠的,那么就一定会出现有国家为了获得投资而降低税率,或者反过来说,将会有实行普遍福利的国家出现经济竞争力大幅衰退的问题出现。然而,这样的证据在当代 21 世纪的福利国家当中却是不如预期的,其实从总体上来看,欧洲的高福利国家并没有出现大量资本外逃的情况,相反,国际上很大一部分投资是在这些国家之间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新自由主义关于福利国家走向瓦解,以及国家必须削减福利以适应全球化的这个命题,其实是充满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即使在全球化的发
12、展趋势下,非国家行为体(例如跨国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实际上,国家在领土之内却对于这些非国家行为体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即使是一个最贫穷的国家,政府对于经济和政治的控制仍能带给跨国公司最严重的损失,政府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并非无关紧要,相反地,跨国公司反倒经常要求助于国家来巩固自身的市场实力和地位。 3.结论 目前更加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欧洲福利国家在面对全球化的相似压力时,有出现所谓的全面趋同“福利向下竞争” ,不同类型的福利国家体制仍然保有其明显的特性。显然,有关政府福利角色的论述与福利体制的典型转移,正朝向一个新的方向调整。大体上来说,当传统国家面对到向全球化发展趋势这样的全面挑战时
13、,过去那种以福特式工厂为基本模型的政治经济环境中,透过支持男性养家模式的增强男性劳工阶级利益,强调国家、社会与福利之间的团结角色,过去所秉持的干预式经济发展策略,随著全球化的开放竞争与资金快速流动跨越疆界,已经逐渐无法收效,取而代之的是朝向因应全球化市场竞争为主的福利体系演变,包括推动积极的就业促进方案,工作福利路线,以及更加强调其经济效益的福利支出。以需求出发所维持的传统特定对象残补式福利,自然无法再满足公众的普及福利需求,在经济发展之中透过福利促进生产的积极性,并需兼顾社会公义平等的基础与价值,保障公民身份的社会契约权利才是开源之策。 参考文献: 1Mishra Ramesh .Globa
14、lization and the Welfare State. General Information. 2016, 35(2002):213?C239. 2Vic George , Paul Wilding. Globalization and Human Welfare. The Journal of Sociology & Social Welfare,2015(30):17. 3Peter Taylor-Gooby . Choice and public policy : the limits to welfare markets, Macmillan , St. Martins Press. 1998. 4Baldwin P. The Politics of Social Solidarity: Class Bases of the European Welfare State: 1875-197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5任丙强. 全球化、国家主权与公共政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