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讨跨国医药企业并购的兴起【摘要】近年来,生物医药市场总体都在蓬勃发展。一家著名调查公司发布调查报告称 2020 年全球医药市场将达到 1.4 万亿美元左右,而2015 年全球规模为 1.07 万亿美元左右。这也意味着未来五年,全球医药市场将以每年 4%-7%的的速度递增。随着生物医药产业兼并收购进程的不断加深,许多生物医药公司发现原来收购一些“潜力股”有利于促进公司药物产品价格的上涨和销售额的增加。 【关键词】医药企业 企业并购 资源整合 2015 年医药企业并购事件:3 月 27 日,Actavis 以 660 亿美元并购艾尔建,下一站欲购 GSK;7 月 27 日,艾尔健 405 亿美元
2、出售仿制药业务,5.6 亿收购 Naurex 转向创新药;11 月 24 日,辉瑞 1600 亿美元收购艾尔建剑指诺华等等。 大型制药企业多年来持续不断的并购行为极为有力的说明,面对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除了通过内部能力的挖掘促进企业成长外,制药巨头们将并购视为最有效的“医药” ,兼并和收购是其加强新药研发实力、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 通过对同质化的行业巨头、小型制药企业以及独立研发公司或研发机构的兼并和收购,跨国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增强了技术研发实力,扩大了市场份额,节约了成本,促进了产品和要素的跨国流动,使得资源得到了合理配置,企业竞争力得到提升。
3、 其中,辉瑞无疑是并购成功的典范。早在 2000 年时,辉瑞以 900 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公司并获得重磅药物立普妥,首次成为全球第一大制药公司。而 20 年前,辉瑞在全球生物医药公司的排名中还处于十名开外。这不能不归功与与沃纳-兰伯特的合并,使辉瑞获得了多年来蝉联最畅销药品榜首的著名降脂药一立普妥,辉瑞四分之一的销售收入来自它的贡献。而对法玛西亚药厂的并购让辉瑞拥有了抗关节炎药物西乐葆和Bextra,作为辉瑞的主打镇痛药,仅 2004 年一年,Bextra 就为辉瑞进账13 亿美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并购使辉瑞公司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量级产品和行业地位,这也正是制药企业并购的主要目的。此后,
4、辉瑞公司几乎每年都会有并购行为,如 02 年以以 600 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药厂,03 年以13 亿美元购买密歇根州的艾斯帕来恩公司,05 年以 19 亿美元现金收购Vicuron 制药公司,直到持续恶化的金融危机爆发,但这并没有阻挡制药业的并购浪潮。辉瑞作为全球制药业排名第一的企业,在 2009 年 1 月 27日与另一大制药巨头美国惠氏达成协议,以 680 亿美元收购惠氏所有股份,一举成为制药行业 10 年以来最大收购案。而这种并购行为的发生一步步奠定了辉瑞公司在医药企业界的数一数二的地位。 随着并购行为频繁的发生,很多人质疑公司到底能获得哪些直接的好处呢?让我们以葛兰素史克为例:2000
5、 年,葛兰素威康与史克必成再次合并,两者的结合使新公司葛兰素史克的产品覆盖更加全面,市场份额大大增加,以接近 7%的比重成为全球生物医药产业之冠圆。同时,并购带来的最直接的效果之一就是减少成本支出,据麦肯锡的统计,生物医药企业的并购行为可以节约 15%-25%的研发费用、5%-20%的制造费用以及 15%-50%的销售费用,再加上对管理费用 20%-50%的降低,合计可以达到并购企业价值的三到四成。葛兰素和威康在合并后计划精简人员 7500人,预计每年节约金额 1 1 亿美元。而后来的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在合并之初就曾预言,3 年内公司将节省 16 亿多美元的成本。 2015 年,随着政策全面
6、的改革为药企并购整合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如清风吹过湖面,整个行业波澜不断。2015 年 1-6 月份医药并购案例激增;到了下半年,随着股市的巨幅振荡和休整,并购估值也更趋合理,药企的并购整合以更理性、更有序的态势展开。 进入 2016 年,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尤其是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扩大市场规模,致力于完成整个产业链的布局,将会加快并购重组脚步。同时,受行业经济的影响、医药政策密集发布,使不少中小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沦为上市公司的并购对象。可以预见,2016 年, “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将会频频发生。 综合分析 2015 年的并购案例发现,各细分行业并购的热度与行业集中度呈现反相关性,与估值倍数呈正相关
7、。在各细分行业中,整体盈利能力较强,则主动退出的企业比较少,并购成为行业集中度提升的主要推手和必然选择。 生物技术公司也好,制药企业也好,2015 年的交易总额已经创下历史记录。制药企业的业务重塑正在进行,仿制药企业和非仿制药企业的整合正在发生,2016 年可能会发生更多的大型企业并购。此外,补充管线储备的强烈愿望也会促进更多权利许可、成立合资公司等交易的发生。整体来看,经济转型之下,无论是政策层面、资本市场层面还是行业经营层面,各方面现状都有利于兼并重组的大规模开展。宏观方面,多种因素将加快行业并购重组的步伐。首先是政策面鼓励产业整合,行政审批逐渐松绑有利于缩短企业的操作周期,降低时间成本与不确定性;其次,二级市场对企业兼并重组行为正反馈明显,这也决定了一二级市场套利空间有望长期存在。相应的并购行动也会在 2016 年陆续开展。 参考文献: 1张菲.跨国公司对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投资及其影响J.新材料产业,2012(07). 2冯嘉雪.赛诺菲-安万特 并购是一条捷径J.中国新时代,2011(09). 3刘永军,王星丽,焦红梅,秦胜锁.论医药企业并购中的绩效整合问题J. 经济师,2011(06). 4许铭.外资企业对华医药领域投资对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影响J.经济研究参考,2011(12). 5王勇,廖淑雯,吴晓明.民营医药企业并购战略问题探讨J.中国药事. 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