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儿童动物绘画投射规律的初步探索陈侃 1, 申荷永 1, 陈姗姗 1,李靖 2( 1复旦大学心理系,上海,200433;2.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摘 要 目的: 探索我国儿童动物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的投射规律。方法:研究收集 4-12 岁儿童动物绘画 881 幅,记录性别、年龄、父母角色缺失状况。结果:不同动物选择频率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儿童动物绘画中选择兔子、蛇和蜗牛的频率下降,选择狗的频率增长。女性儿童更多画兔子、猫、蝴蝶和孔雀,而男性儿童更多画虎、蛇。绿色、紫色、长颈鹿、蝴蝶、孔雀 5 种绘画特征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状况具有预测性。结论:儿童动物
2、绘画在不同性别、年龄和父母角色缺失群体中存在的投射规律。关键词 儿童 动物绘画 性别 年龄 父母角色缺失A Research on Chinese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TestCHEN Kan1, SHEN Heyong1,CHEN Shanshan 1,LI Jing 2 (1Psychology Department,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2Psychology Department, Eastern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Abstract Obj
3、ective: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and their gender, age, and parent absence. Methods: 881 animal drawings from children between 4-12 years old were collected. Information of age, gender, and the absence of parent were recorded. Resul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
4、ences between different choices of animal. Older children draw less rabbit, snake, and snail, and more dog than younger children. Female children draw more rabbit, cat, peacock and less tiger, snake and butterfly than male children. The color choice of green and purple and animal choice of giraffe,
5、butterfly and peacock could predict childrens parent absence. Conclusion: Childrens animal drawing has different projective disciplines in different groups of age, gender and parent absence.Key Words Children; Animal drawing; Gender; Age; Parent absence1 引言动物绘画是儿童最常见的绘画主题,最早由 Levy 应用于心理投射领域 1,并发展为国际
6、通用的绘画测验,在现代教育、临床上广泛应用 2。动物绘画测验的基本要求是让被试2自由地画任何动物。主要分析两方面的投射特征:附属信息、动物选择。附属信息的投射规律与房子-树-人等经典绘画测验基本相通,我国已有学者做出探讨 34。动物选择指被试选择画什么类型的动物,是动物绘画测验特有的绘画特征。西方研究发现,年龄与动物选择存在显著相关;与正常群体相比,一些特殊群体被试的动物选择也存在其特殊性 1;另外,多项现代研究发现,动物选择与被试自我意象 5,心理依恋 6,性别认同 2存在显著关系。临床和教育中,将个案动物选择和一般群体动物选择进行比较,可以初步筛选出儿童可能存在的发展性问题、性别心理问题或
7、心理健康问题,便于引起进一步的关注和心理评估。同时,动物绘画基本不存在标准化判定的困难,因此适合于一般幼儿园及小学教师掌握使用。动物选择的投射规律具有较大文化差异 7,我国曾有学者进行个案研究,以及在我国文化下进行动物的象征性分析 8,而中国儿童动物选择的投射规律尚未有实证的探索。本研究针对动物选择绘画特征,探索我国儿童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群体中的动物绘画投射规律,结果可为临床、教育以及进一步研究提供数据参考;同时,针对动物绘画在动物选择的投射特征,以及结合色彩对情绪的反映,本研究假设,对于广泛存在行为 9、情绪10、忽视 11、自我发展 12等问题的父母角色缺失家庭儿童,动物绘画测验具有一定的预
8、测性,本研究通过回归分析,探索结合色彩分析的动物绘画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预测的可能性。2 研究方法2.1 被试上海、山西、江苏、黑龙江共 5 所小学,4 所幼儿园被试 881 名。其中,4-6 岁 189 人(男 109 人、女 80 人) ;7-9 岁 324 人(男 180 人,女 144 人) ;10-12 岁 368 人(男 211人,女 157 人) 。2.2 施测程序采用基本的动物绘画测验,主试指导语为:请画任何一个你想画的动物,并在纸张背后写上所画的动物是什么。 (对于不会写字的孩子,由主试询问后把回答写在绘画纸张背面)。绘画材料统一选择普通 A4 纸张,画笔采用与以往研究 13一
9、致的标准 7 色水彩笔,其中包含三原色:黄、蓝、红;及基本的混合色:绿、紫、橙、黑。父母角色缺失儿童定义为:来自留守、寄养、单亲以及离异家庭的儿童,由儿童所在班级班主任报告。2.3 分析程序3根据儿童所述动物类型进行区分编码。将儿童命名不同但属于同一类的动物统一编码,如:小兔子、宾尼兔等,均归为兔子,编为同一个号码。记录每幅动物绘画所使用的色彩。参照以往研究方法 3,按照是否选择某动物或色彩,以及是否父母角色缺失,将所有变量转换为 1 或 0 的二值类型变量,1 为是,0 为否,以符合 Logistic 回归的数据要求。3 结果3.1 常见动物选择频次排序所有 881 名被试共画了 53 种动
10、物,频率排名在前 80%的动物共 18 种。分别为:兔子22.7%,猫 8.4%,熊 6.8%,熊猫 5.9%,蝴蝶 4.5%,鸟 3.8%,鸡 3.4%,鱼 3.2 %,虎3.2%,狗 2.6%,狮子 2.5%,长颈鹿 2.4%,蛇 2.3%,牛 2.2%,孔雀 2%,鼠 1.9%,蜗牛1.8%,猪 1.7%。经卡方检验,得 2(17df)=767.3, p0.01。说明各动物选择的频率存在显著差异。3.2 动物选择与年龄的关系分析各年龄组动物选择频率,得出 4 项具有年龄差异的动物选择。结果见表 1。表 1 不同年龄组儿童动物选择的频次与频率4-6 岁( n=189) 7-9 岁( n=3
11、24) 10-12 岁( n=368)动物名称 频次 频率 频次 频率 频次 频率 2值 df兔子 62 32.8% 86 27.5% 62 168% 20.9* 2狗 0 0% 5 1.5% 18 4.9% 13.7* 2蛇 10 5.3% 6 1.9% 4 1.1% 11.63* 2蜗牛 9 4.8% 7 2.2% 0 0% 16.4* 2*p0.01由表 1 可见,兔子、狗、蛇、蜗牛四种动物选择的频率在各年龄组中存在显著差异。随年龄增长,儿童动物绘画中选择兔子、蛇和蜗牛的频率在下降,而选择狗的频率在增长。3.3 动物选择与性别的关系分析所有动物选择频率的性别差异,得出 6 项具有性别差异
12、的动物选择。结果见表2。表 2 不同性别儿童的动物选择频次与频率4男性儿童( n=512) 女性儿童 (n=369)动物名称频次 频率 频次 频率2值 df兔子 75 145% 135 36.3% 58.8* 1猫 32 6.3% 42 11.4% 7.34* 1蝴蝶 12 2.3% 28 7.6% 13.61* 1孔雀 5 1% 13 3.5% 6.95* 1虎 26 5.1% 2 0.54% 12.9* 1蛇 19 3.7% 1 0.3% 9.94* 1*p0.01由表 2 可见,虎、蛇、蝴蝶、兔子、猫、孔雀六种动物选择频率具有性别差异,女性儿童较男性儿童更多选择画兔子、猫、蝴蝶和孔雀,而
13、男性较女性儿童更多选择画虎和蛇。3.4 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的预测性根据教师报告,划分为父母角色缺失的儿童共 81 名,以父母角色缺失为因变量,儿童动物选择类型及色彩选择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3。表 3 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群体预测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动物绘画特征 B S.E. Wald df Sig. Exp(B)绿 -0.461 0.195 5.622 1 0.018 0.630紫 0.792 0.237 11.192 1 0.001 2.208长颈鹿 2.108 0.535 15.523 1 0.000 8.231蝴蝶 1.
14、468 0.528 7.731 1 0.005 4.341孔雀 1.655 0.562 8.663 1 0.003 5.231Constant -0.941 0.129 53.047 1 0.000 0.390NagelkerkeR2=0.114*p0.05 *p0.01由表3可知,有5种绘画特征进入回归方程。5种绘画特征回归系数均显著,进入方程的绘画特征依次为绿色、紫色、长颈鹿、蝴蝶、孔雀。说明这5种绘画特征依次对儿童父母角色缺失状况具有预测性。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解释水平。4 讨论4.1 常见动物频率研究获得动物选择频率排序。其中,兔子是儿童选择最多的动物,这可能与强调温顺的儿童教育有关。将
15、我国儿童数据与西方研究 1相比较,可发现大多数常见动物选择基本5一致,但也体现一定的差异。如:西方儿童画的最多的是狗,而我国儿童则选择兔子;西方儿童出现频率较多的马在我国儿童中很少见;而我国儿童画得较多的熊则很少出现在西方儿童中。以上西方的研究与本研究相距近 40 年,故其差异除文化的因素以外,和时代、生活习惯等均有一定的关联。故在教育和临床中,参考以上西方数据对我国儿童动物绘画进行分析时需慎重考虑效度的问题,而本研究提供的数据则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本国实践者参考。4.2 动物选择的年龄差异研究获得了不同年龄儿童动物选择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与自我意识、动作技能、智力发展等存在关联。其中,兔子联系
16、着顺从和弱小,年幼儿童更多画兔子与其自身弱小依赖有一定的关系,而随儿童逐步长大、独立、强壮,兔子出现频率减少。狗联系着本能的驯化、自我控制的增强以及道德发展的提高 7,如此可解释随年龄增长选择狗的比率增长的现象。蛇和蜗牛均有性的象征,一般认为是儿童对性器官的直观描绘,它们在低年龄儿童中出现较多,可能联系儿童早期对性的好奇,以及与性羞耻感尚不明显有关。4.3 动物选择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女性儿童较男性儿童在动物绘画中更多选择兔子、猫、孔雀及蝴蝶,而男性儿童较女性儿童更多选择画虎和蛇。这些动物选择可能与个体性别意识有关,也可能受到不同的性别教育观念影响。其中,兔子、猫、蛇、蝴蝶的选择在西方研究 1中
17、也与性别存在关系,可见它们是较为普遍的性别象征。而虎和孔雀是中国儿童特有的反映性别差异的动物。4.4 动物绘画对父母角色缺失儿童的预测性根据回归方程的结果,绘画不使用绿色、使用了紫色、选择了长颈鹿、蝴蝶或孔雀对于父母角色缺失状况有预测性。绿色的缺失可能联系生命活力和积极情感的缺乏;紫色则可能与某种忧郁的情绪有关 13;“长脖子”的绘画特征在以往研究中 3被证明联系着痛苦的感受,这可能解释了长颈鹿作为父母角色缺失的预测变量;孔雀和蝴蝶常出现在接受治疗群体的艺术作品中 8,它们联系着个案受挫折后自发产生的自我治愈功能。回归方程具有中等程度的解释水平,用于对儿童父母缺失的初步筛选属于可接受的水平。从
18、数据上看,父母缺失儿童选择长颈鹿、蝴蝶、孔雀的比率并不高,即使结合了色彩变量,此方程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漏诊可能性,但作为父母角色缺失的初步筛选尚可接受。进一步研究可加入附属信息、以及考虑焦虑、孤独、自尊等与父母角色缺失相关的因素在绘画中的表现,以提高方程有效性。6参考文献1 Sidney Levy. Symbolism in animal drawings. In :E.F Hammer The Projective Drawing Technique,1970.311-3432 Michael Fleming. The use of an animal drawing test in the
19、assessment and disposition of transsexualism.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6,38(2):4204243 陈侃,申荷永. 神经症躯体化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36-12404 陈侃,徐光兴. 抑郁倾向的绘画诊断研究.心理科学,2008,31(3):722-724 5 Brown,S.E. Companion animals as self objects.Anthrozoos,2007,20(2):3293436 Kidd,A.H. Childrens drawings and
20、 attachment to pets. Psychological Reports,1995,77(11):2352417 芭芭拉-汉娜. 猫狗马.东方出版社,1998.58-1928 陈侃. 绘画心理测验与心理分析.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96-1199 范兴华,方晓义.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问题行为比较.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18(2):232-23410 程培霞,达朝锦,曹枫林,等. 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心理虐待与忽视及情绪和行为问题对比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18):250-253 11 年晶,刘爱书.儿童被忽视、心理韧性与孤独感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6):748-75212 李晓巍,刘艳,屈智勇.不同类型农村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状况及其对儿童自尊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18(2):241-24613 Beck,L. Preferences for colours and colour-emotion combina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cience,2008,4(11):38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