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夹江县木城镇人民政府二一七年七月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 .2第一节 规划基础数据转换 .2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结构 .4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 .6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7第二章 规划目标调整情况 .8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 .8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总目标 .8第三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9第三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1第一节 农用地调整 .11第二节 建设用地调整 .12第三节 其他土地 .12第四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第
2、四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 .15第一节 耕地保护规划 .15第二节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16第三节 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对策 .17第四节 土地综合整治 .18第五章 建设用地规划 .21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第一节 建设用地安排 .21第二节 土地用途分区 .22第六章 生态保护用地规划 .27第一节 生态红线划定 .27第二节 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7第三节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节约集约用地 .28第七章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30第一节 允许建设区 .30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 .30第三节 限制建设区 .31第八章 规划实施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3、 .32第一节 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32第二节 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主要措施 .33第三节 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的主要措施 .36附 表 .37表 1 木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37表 2 木城镇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情况表 .37表 3 木城镇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38表 4 木城镇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39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1前 言木城镇位于四川省夹江县县城以西 20 公里青衣江西岸,是河西片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面向青衣江,背靠大旗山(峨眉山余脉) ,山清水秀,北望迎江乡,南邻南安乡,西接歇马乡和龙沱镇,北连洪雅县三宝镇。全境东西长 7.
4、9 公里,南北宽 5.8 公里,幅员面积 31.67 平方公里,距离洪雅 20 公里,距离峨眉 27 公里,地理条件十分优越。峨眉至洪雅公路与夹华路呈“十字形” 从境穿过,更有纵横交错的村道与之相通,大旗山公路从青衣江旁直通到大旗山顶峰,交通十分方便,水资源丰富。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以夹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方案(2006-2020 年) 下达的各项土地利用指标为指导,以 2005 年为基期年,以 2014 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 2020 年为规划目标年,确定规划的任务是:根
5、据木城镇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和上级规划的要求,研究、确定规划期间土地利用的方针、目标和调控措施,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保护耕地等重要资源和生态用地,落实土地用途管制。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2第一章 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第一节 规划基础数据转换根据四川省和乐山市关于本轮规划基数转换统一的技术要求,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将采用 2014 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成果为基础,按照土地规划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数据转换关系,转换规划基础数据,得到木城镇 2014 年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一、农用地转换1、耕地转换将二调分类中水田(011) 、水浇地(
6、012) 、旱地(013)的数据直接作为规划分类中水田(111) 、水浇地(112) 、旱地(113)的规划基础数据,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2、园地转换将二调分类中的园地(02)作为规划分类中园地(12)的规划基础数据,并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3、林地转换近几年木城镇的林地面积变化也不大,林地(03)二级、三级分类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也直接作为规划分类中林地(12)二级、三级分类的规划基础数据,并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4、草地转换二调分类中的天然草地(041)在规划分类中属于自然保留地,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3并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5、其他农用地转换将二调分类数据
7、中交通运输用地(10)中的农村道路(104)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中的坑塘水面(114) 、沟渠(117) 、其他土地(12)中的设施农用地(122) 、田坎(123)的数据作为规划分类中农村道路(152) 、坑塘水面(153) 、农田水利用地(154) 、设施农用地(151) 、田坎(155)的规划基础数据,并合并汇总为规划分类中其他农用地(15)的规划基础数据,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和地类名称。二、建设用地转换1、城乡建设用地转换将二调分类数据中的村庄(203)数据直接作为规划分类中农村居民点(213)的规划基础数据;将二调分类数据中的城市(201) 、建制镇(202)数据拆分为规划分
8、类中的城市(211) 、建制镇(212)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215)的规划基础数据;木城镇采矿用地(204)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不存在盐田用地类型,则直接作为规划分类中采矿用地(214)的规划基础数据。以上合并汇总为规划分类中城乡建设用地(21)的规划基础数据。2、交通水利用地转换将木城镇二调分类中交通运输用地(10)一级类所属二级类仅存在的公路用地(102)数据直接作为规划分类中公路用地(222)的规划基础数据;将二调分类数据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一级类所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4属二级类存在的用地类型包括水库水面(113) 、水工建筑用地(118)数
9、据作为规划分类中水库水面(226) 、水工建筑用地(227)的规划基础数据,并合并汇总为规划分类中交通水利用地(22)的规划基础数据,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3、其他建设用地转换将二调分类中的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205)数据拆分为规划分类中的风景名胜设施用地(228)和特殊用地(229)的规划基础数据,并合并汇总为规划分类中其他建设用地(23)的规划基础数据,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三、其他土地转换将二调分类数据中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一级类所属二级类存在的用地类型包括河流水面(111) 、内陆滩涂(115)的数据合并为规划分类中水域(31)的规划基础数据,修改相应的地类代码和地类名称。第二节 土
10、地利用现状结构根据规划基础数据转换结果,2014 年木城镇土地幅员面积3124.37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 2582.2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82.65 %;建设用地面积 340.8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0.91 %;其他土地面积201.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6.44%。见表 1。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5表 1 2014 年木城镇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表单位:公顷2014 年地类面积 比例%土地总面积 3124.37 100 耕地 754.24 24.14 园地 314.11 10.05 林地 1388.81 44.45 牧草地 0 0 其他农用
11、地 125.06 4.00 农用地农用地合计 2582.22 82.65 城镇用地 29.69 0.95 农村居民点用地 248.28 7.95 采矿用地 6.61 0.21 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0.84 0.03 城乡建设用地小计 285.42 9.14 铁路用地 0 0 公路用地 45.29 1.45 民用机场用地 0 0 港口码头用地 0 0 管道运输用地 0 0 交通用地小计 45.29 1.45 水库水面 0 0 水工建筑用地 6.72 0.22 水利设施小计 6.72 0.22 交通水利用地交通水利用地合计 52.01 1.66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 0 0 特殊用地 3.4 0.11
12、盐田 0 0 其他建设用地小计 3.4 0.11 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合计 340.83 10.91 水域 199.21 6.38 自然保留地 2.11 0.07 其他土地其他土地合计 201.32 6.44 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6一、农用地结构农用地中,耕地 754.2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4.14%;园地314.1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0.05%;林地 1388.8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4.45%;其它农用地 125.06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00 %。二、建设用地结构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 285.4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
13、.14%;交通水利用地 52.0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1.66%; 三、其他土地结构其他土地全部为水域,面积为 201.32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44%。第三节 土地利用特点一、 农用地比例较大全镇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82.65%,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10.91%,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6.44%,农用地占土地面积比例最大。二、农村居民点占建设用地比例较高全镇农村居民点面积 248.28 公顷,占全镇建设用地面积的 72.85%,占城乡建设用地面积的 86.99%,比例较高。木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调整完善方案7第四节 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木城镇农用地比例大,占全镇土地总面积的 82.65 %;建设用地总面积比例 10.91 %,其比重偏小。城镇用地规模较小,其他土地比例偏小。二、土地利用改进措施一是通过土地整治和推广先进种植技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可逐年提高单产量和增加总产量。二是通过引进高产优质的新品种,进行低产园地改造,挖掘潜力,可提高园地产值产量。三是严格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合理配置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