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常州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考摘 要:纺织服装产业是常州市传统优势产业,在解决就业、促进出口、繁荣地方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几年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新常态经济背景下,其发展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对常州各县(市、区)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常州纺织服装业发展的优劣势,对常州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分析,提出转型升级的对策,以期推动常州纺织服装产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常州;纺织服装;转型升级 中图分类号:F426.8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44-02 一、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发
2、展现状 常州位居长三角经济圈中心位置,拥有广阔的外延发展空间。常州市武进区是著名的纺织生产基地,新北区是新兴产业聚集地,拥有竞争力较强的纺织、化工、制造、动漫等新老产业,整个城市具有传统产业和创意思维产业相结合的氛围和思考方式。目前常州有众多知名的纺织品牌,如主要生产牛仔面料的黑牡丹集团,外贸和内销均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东华集团,在马杭和湖塘等地还分布着众多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大量的纺织服装企业为常州立足于苏南经济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在当期和未来依然肩负着进一步发展和转型升级的重2担,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如何转型升级以应对复杂的局势,是不得不思考和直面的问题。
3、 二、常州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市场环境不断恶化,竞争加剧 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美国次贷危机后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一直居高不下,国际购买了一直在下降,世界企业在华采购也日趋谨慎。国际市场的纺织服装企业门槛越来越高,标准法规日益严格,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不断上升,轻纺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减弱,国外大量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国内部分轻纺产品订单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新兴纺织工业区转移。在这种形势下,轻纺产业链整体转移的趋势已不可逆转。 (二)企业综合成本日益增加 近几年,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长期低迷,加之人民币升值、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涨等因素,使我国传统
4、出口产品竞争力削弱,加之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连续十七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外贸出口形势严峻。随着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用工需求在增加,给当地民工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机会,吸引相当数量的农民工在家乡实现就业。这就使得东部沿海地区的用工优势逐渐被削减和弱化, “用工难” “用工荒”问题越发明显。 (三)多元化市场格局尚未形成 常州纺织服装行业中相当一部分企业偏重投资于见效快的中下游产3业,造成了大量的低技术重复建设和中下游产品扩张相对较快的状况,而上游原料供应则相对短缺,使得纺织服装产业供应链严重失衡,大量企业处在价
5、值链低端,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和品牌塑造能力,在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方面和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依赖价格竞争,目前,常州纺织服装企业不但面临国际企业的竞争,而且还要应对国内企业的激烈竞争。常州纺织服装企业过于依赖发达国家市场,贸易风险较大。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进一步导致了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常州多渠道、多口岸、全方位、多元化的出口服装战略没有形成。 (四)品牌建设工作滞后 目前常州市纺织服装拥有省级名牌产品 2 个,市级名牌产品 6 个,全国驰名商标 2 件,市著名商标 9 件。作为服装大市,这些品牌的数量和层次还显得远远不够,服装业核准的注册商标已有 330 件,但只有 50件在小规模使用
6、,商标闲置率高达 75%,纺织服装业正面临着企业想创牌却无“牌”可创和有商标资产却闲置浪费的双重尴尬。 三、常州纺织服装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技术变革的巨大挑战,也面临着市场全面开放的激烈竞争,如何快速积累企业技术能力形成技术变革以应对全球及一体化。这是对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严格考验,特别是占企业总数大比重的中小企业,更是严峻挑战,如何快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企业应当尽早认识到实施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转变观念,4及时把经营重点逐步向附加值更高的研发与营销环节转移,
7、积极实施转型升级战略。 (二)注重技术开发与培育,实现从制造到研发的升级 技术是转型升级的基础,企业应该采用适合自己的途径来实现企业技术能力的累积。首先,对于已具备相当技术实力的企业,应继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促进企业的持续升级和自主创新。其次,如果企业本身缺乏技术能力,在初期就要进口国外已有的先进技术,模仿生产国外企业的产品,实施产品跟随替代战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单纯引进成套设备,更要引进相关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如果企业缺乏对设备分解模仿的能力,就无法实现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因此,企业要加大在技术吸收方面的投入,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增强再创新的能力。再次,企业可以采取合作研发、战略联盟的方
8、式加快新产品研发,实现企业升级。 (三)培育品牌制造企业 常州纺织服装企业应借助本土的文化特色,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品牌,带动相应产品和配套企业的转型升级,借助本土优势,催生天生的 OBM 企业,通过精细化加工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重视工业设计和市场营销,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以便形成坚固的品牌根基,企业加大品牌建设的软硬件投入,通过创建优势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开拓市场,加快优势品牌产品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步伐。 (四)以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实现“智造”与“质造” 5中国制造 2025提出了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这表明了智能制造也是纺织业进行转
9、型升级的必然路径。纺织业的智能制造主要包括装备智能化、运营智能化和产品智能化等方面。智能化装备主要有 3D 编织、数字化印染、光机电一体缝纫系统等数字自动化设备,这不仅能解决用工荒、用工难的窘境,而且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智能化运营主要是智能化的生产与管理,建立云工厂与电子商务模式,实现将信息化技术运用于智能纺织品服装的开发中;智能化生产指纺织企业建立数字化生产线,全程监控从纺丝至成衣加工制作的整个流程。智能化生产线的投入,不仅将提升常州纺织业的整体生产水平,也将大大缓解纺织业招工难、用工荒的尴尬局面。 (五)建设官产学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目前,常州纺织服装制造装备技术水平较落后,产品同质化现象
10、严重,价格战非常激烈,企业利润率不断降低。当务之急必须加大研发投入,引进优秀人才,尽快提升行业装备水平,采用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档次,增加产品差异化程度,避免低水平重复性价格竞争,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大力扶持大学、科研院所等公共研究机构的发展,在公共研发机构建立初期,政府有必要发挥引导、组织作用,在政策、场地、资金、服务等方面对机构给予一定的支持,使其快速成长起来;在这些机构已经步入正常运作轨道后,政府可以将一些国家级、省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委托研发的方式,对公共研发机构给予方向上的引导和资金上支持。科研机构不应是孤立的研究个体,而应充当向企业界转移技术的
11、桥梁,科研机构可以利用自6身的研发和信息优势,主导成立行业技术研发联盟。在联盟中,科研机构通过搜集分析全球最新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向业界发出研发要约,并负责开发技术、技术转移、人员训练等;加盟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不同阶段的研发活动,从而获得相应份额的成果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翼,熊晓云.纺织服装产业技术路线图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65-231. 2 黄金平.纺织工业人调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22-487. 3 林风霞.后危机时代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路径与对策探析田J.纺织导报,2010, (3):13-15. 4 陈群峰.普宁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2. 责任编辑 刘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