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理性思考摘要: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较为普遍,有些甚至非常严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在“造假” ,扰乱了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阻碍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损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本身内在的原因,也有社会监管不力等客观因素,同时我们也要及时通过业务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加强监督和法律管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等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失真;新常态 中图分类号:F235.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0-0149-02 企业的会计信息主要是表明企业在一定的时间或一
2、定时期内资本运行及经营成果。会计信息的载体财务报表,可以传递有关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历史信息,经过对这些会计信息的分析,还可以获得有关经济活动变化趋势及未来信息预测。因此,会计信息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非常关键。然而,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会计监督机制不健全,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企业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变得司空见惯,面对这样的现实,财务人员都在思考,如何诚实守信、不做假账?企业又如何不提供虚假信息呢? 一、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形式 2(一)原始凭证不真实 企业提供的原始凭证不真实,主要表现为:某几个单位或某几个人相互串通,违反票据法虚开发票金额;有的甚至无中生有,谋取私利;
3、自制的生产成本或是销售成本单据,虚报或是假报成本金额,虚增成本,降低利润,偷逃税款。会计人员依据此类虚假的原始凭证处理经济业务,就会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 (二)会计账簿记录不规范 企业的会计账薄记录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本应计入当期期间费用转入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科目、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支出不入账或少入账、应处理的待处理财产损益长期挂账、已经销售的商品或产品成本高留低转形成潜亏等多种形式改变会计科目,最后达到改变资金流动的目的。 (三)会计报表填报不完整 有的企业财务人员,由于自身业务水平不是很高,在填报资产负债表时,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将预收(付)账款归入应收(付)账款科目反映,将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资
4、产和长期负债不单独列示等。在填报利润表时,往往按照领导的意图篡改利润指标,随意调整报表数据,为达到最终的目的费劲脑筋,对内对外两套报表,还有的企业上报到税务、统计、工商等部门的报表不一致,更有个别企业财务人员常常是凑几个数字来应付了事,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企业的资产状况、获利能力及现金流量等情况。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产生的原因 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表面看是管理问题,或者是单位领导或财务人员3的个人行为,但目前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必然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从逻辑上讲,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都是“失真”的信息,在会计实务中,不符合会计制度要求的会计信息,均属于虚假的会计信息。实际上,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多种
5、多样,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市场经济制度不完善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环境条件 会计信息的大环境离不开政府法律法规、市场监督机构行政制度的支持。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阶段,个别企业常为一己之利,铤而走险。企业缺乏最起码的自律意识,恶意违规屡见不鲜。在我国主要是通过会计法 公司法和证券法进行约束监督管理,但我国的监督体系尚不完善,没有一个成型的管理者市场,政府对企业的管理无法量化,或对企业的决策层监管力度不够,再加上政府职能部门交叉管理,政出多门,这样的条件下,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有了生长的温床。 (二)收入分配制度不均衡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 由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还未完全适应
6、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上企业与企业、部门与部门、东部与西部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大等问题,企业的经营成果与经营者的收入联系的紧密度低,对经营者的积极性激励不够,这样就会导致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个人利益或小集体利益铤而走险,违反财经法纪做假账、设账外账、私设“小金库” ,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 1.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局限性。从企业内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4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因此,出现了许多企业的会计利润是“厂长利润”或“经理利润” ,而不是
7、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 2.企业的社会监督、政府监督仍存在问题。目前从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企业外部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虽然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其执业范围狭窄,同时,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之间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和一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得一些经注册会计师确认的会计信息仍缺乏可靠性。 (四)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赋予企业充分的自主权,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改革也要求给予企业较大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权,相应地这种选择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必然会造成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
8、。 我国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财经法规制度,但只能预防经济领域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要杜绝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关键在于依法执法,是否能将违法违纪者绳之以法。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之一。一些企业的经营者和财务人员对法律熟视无睹,法律观念极为淡薄,一些执法机构也往往有章不循,执法时随意性大,从而助长了部分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使会计信息失真有了快速生长的空间。三、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的途径 (一)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 首先,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5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会计核算资料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
9、管理提供参考。其次,会计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原则、不做假账” ,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第三,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队伍,发挥其监督作用。应强化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的全面贯彻执行,整顿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行为,加大对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力度,在大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道德水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的监督作用。 还要改革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变会计人员隶属关系,将会计人员全面推向市场,实行社会化管理。逐步形成“社会招聘、工酬分离、风险执业、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全面规范”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会计岗位体系,形成相
10、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分工合作体制。强化会计机构和人员的管理,杜绝无证人员上岗和随意撤换会计人员的现象。同时推行会计委派制。选拔素质高、能力强的财务人员委派到企业任财务部门负责人和主管会计。 (二)加强监督和法律管理 1.对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进行声誉评价。利用会计信息所反映的经营业绩,对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进行评价,对经营不善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的,应追究其法律责任。声誉是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存在、获利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良好的声誉有利于经营者和职业企业家的长期发展,而劣迹斑斑的声誉记录则很可能使他们被逐出经理人市场,甚至毁掉其一生的事业。因此,对经营者和逐步增加的职6业企业家,要由
11、有关机构定期对他们的业绩、行为进行考核,并评定其声誉,记录在案。对于他们的劣迹要随时公布,从而迫使他们放弃短期行为转而追求长期利益。 2.加大对违反会计法规的处罚力度。近年来我国先后制定并发布了一系列会计法规,尽管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只要严格执行,基本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处罚力度,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行为的震慑作用,除了对有关的财会人员进行处罚外,特别要对指使造假的有关领导进行严厉的处罚,治理了造假的源头,才能大量减少会计信息失真。 3.充分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监督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采用媒体监督机制,社会的相关成本相对较低,因而也比司法和行政监管更广泛、更有效。 (三)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在新常态下互联网+的时代,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信度更高,同时也会大大降低企业的运行成本,加快企业的办事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 勇,戎小红,刘 晨.会计信息失真是源于会计职业道德缺失吗?J.财务与会计,2004(1). 2 杜莹芬.假账背后企业会计造假的制度因素J.经济管理,72004(8). 责任编辑:王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