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对我国会展理论研究现状的思考当前,我国会展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是展会数量稳中有升;二是展会质量逐步提高;三是展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四是展会经济已成规模发展,会展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朝阳行业,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总体上说,我国会展业按照经济运行规律在良性发展,但是,在发展中暴露出的不重视理论研究,不注重用科学的会展理论指导会展实践问题已非常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在业界,不能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认为理论研究没有用,不能当钱花,不能当饭吃的人为数不少。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家祥对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2、、忽视或不能全面理解理论对实践的能动作用的惟实践主义倾向,从理论与实践关系复杂性的角度列举了其四种表现:(1)只承认实践检验理论,不承认理论检验实践;(2)对理论来源于实践作简单片面的理解;(3)把理论创新简单化、庸俗化;(4)把理论联系实际简单化、庸俗化。可以说,这四种表现在会展业界都存在。 二是不爱才惜才。我国会展人才总量较少,理论研究人才更稀缺,翻看业界的报刊杂志,文章作者老是那几个熟悉的名字在循环,一个个高层论坛上,在主席台、嘉宾席就座的都是一张张老面孔。即便这样,业界对会展理论研究人才并不重视。甚至在一些地方,不爱才惜才现象2严重。比如,个别地方,一些在会展业界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虽
3、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学识有限,没有在会展理论研究方面做出贡献和成绩,一旦有后辈在这一方面超过他,便觉得自己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是否定理论研究的作用,就是否定后辈发表的研究成果的正确性,更有甚者,采取打压的不正常手段对待在这一方面超过自己的人。 三是对会展理论的研究停留在面上。纵观当今业界的报刊杂志与专著,多数属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少的可怜,所以有关会展业发展的一些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从理论上很难找到优秀的研究成果。举个例子来说,展馆建设是个热门话题,围绕展馆建与不建,谁来出钱这个话题,理论界发表了很多文章,但是,这些文章基本上都是在表明一种态度,即同意
4、还是不同意建,并没有从根本上找出建与不建的依据。那么,如果我们重视基础研究,在理论上搞清楚了展馆是公共物品还是准公共物品,给它定了性,这个问题就没有必要再讨论下去了。业界目前尚没有一家学术核心期刊,没有一定量的基础研究成果作支撑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所以,面对当前理论研究的实际,我们应大力倡导加强会展业发展的基础研究。 四是缺乏学术争鸣的好风气。学术争鸣对于促进并完善会展理论研究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梁任公在欧游心影录一文中曾指出,在学术争鸣中,研究者“必经过一番审择,才能有这批评,便是开了自己思想解放的路” 。而这样的批评势必“又引起别人的审择,便是开了社会思想解放的路” 。通过这样的
5、争鸣,人们就从先贤圣人学说的“金科玉3律”中解放出来,焕发出独立思考的精神活力与学术创造力,由此而“互相浚发,互相匡正,真理自然日显” 。实践证明,大凡影响重大的理论和学说,无一不是经过激烈争鸣,甚至经过长期的反复论战才最终奠立的。对于会展理论研究现状来说,就非常缺乏这种学术争鸣的好风气。对一些专家发表的观点,人云亦云的多,有独到见解的少。比如,会展业界很多权威人士曾高声呼喊,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今天,政府应当退出,但是就有学者在这一片呼声中,根据自己的研究抛出了“政府暂时不宜退出会展”的观点,其后,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主办了一个“政府主导型展会创新发展论坛” ,再次对政府的进与退问题进行了讨论
6、,基本上形成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不能退出的共识。 以上诸多原因,造成我国会展经济理论的研究落后于实践发展。 2016 年 5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指出:“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习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地位更加重要、任务更加繁重。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4会展业是一个年轻的行业,朝气蓬勃的行业,通过理论的创新促进会展实践发展的提质提速,是会展产业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会展事业长远发展的需要,会展研究工作者应继续努力,丝毫不能松懈,会展实践工作者应正确理解会展理论对会展实践的积极能动作用,支持并与会展理论研究工作者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群策群力、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