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礼仪教育.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898547 上传时间:2019-03-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礼仪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礼仪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礼仪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礼仪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礼仪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礼仪教育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和国际的交流更加频繁,礼仪教育对于促进人际交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内容的完善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针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通过精选礼仪教育内容,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礼仪素质;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礼仪学习的兴趣等途径来加强中学生的礼仪教育。 关键词:哈贝马斯;交往行为;中学生;礼仪教育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相互作用的网络,这个网络是由社会、文化

2、、个性等因素在日常实践过程中编织成的,交往行为是四种行为模式的核心范畴。哈贝马斯通过“生活世界”和“系统”两个范畴论述交往行为的合理性,从协调性角度来说,交往行为的选择,可以为社会的行为整合相服务;从个体性角度来说,交往行为可以为个人发展而服务;从社会性角度来说,交往行为对知识文化的更新和传递有推动作用。在理论的基础上,哈贝马斯分析交往行为与其它社会行为的区别,对人际交往具有规范和引导的启示性意义。当前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还处于整体水平低、结构体系不完善、反馈效果差的局面,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可以对当前我国中学生礼仪教育模式进行重新2构建,并对礼仪教育的框架进行完善和补充,使中学生的礼仪教

3、育充分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要求,符合行为实践规律,最后使中学生能潜移默化地吸收礼仪的影响,并自觉地将礼仪规范转化为自身行为要求,从而提高礼仪修养水平,承担起国家新时期礼仪教育接班人的任务。 一、中学生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哈贝马斯认为:对于任何社会理论来说,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将两个概念系统和生活世界令人满意地联结起来。因此,哈贝马斯将社会同时构想为系统和生活世界的部分组合,社会不仅是交往结构而成的生活世界,而且也是系统的部分。礼仪教育是社会整合的一种方式,朝着两个方向进行,其一是着眼于行为者取向的社会性整合,从交往行为出发,来促进社会公序良俗的延续,将社会建构为生活世界; 其二是着眼于行为结

4、果的系统整合,它根据自我控制、调节的系统模式来表现,使个人行为的社会化得以发展。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今的中学生将是国家未来建设的主力军。加强礼仪教育,能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得以发展,使学校的礼仪工作丰富完善,使我国未来建设有坚实的力量基础。具体来讲,开展中学礼仪教育,有以下真实意义。 (一)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礼仪教育能够塑造中学生良好的个人形象。中学生已经开始关注自身和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对与他人交往充满期待而又有所不安,在此时开展礼仪教育符合人们身心发展规律。在社会交往中,仪表、言谈、举止是人们对他人进行印象管理的必要手段。穿着仪表得体,言谈举止大方,必定会展现良好的气质风度,

5、给他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获得3首因效应,为和他人建立起友谊、信任关系打下基础。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同时可以让中学生丰富与完善个人的精神内涵,使中学生在各种社会活动中约束和修正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和维护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使当前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体现。 礼仪教育能够帮助中学生树立人际交往的自信。中学生面临着渴望友谊、情感交流和“自我封闭”倾向的双重矛盾,经常会在行为选择中表现出各式各样的态势。这种情况有多重原因,较为普遍是没有认识到友谊的真实性和不懂得社交技巧。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可以促使中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逐渐养成自律、真诚的优秀品质,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增强自信,顺利走进自由交往

6、的大门。 (二)促进学校教育内容的完善 在传统教育中,素质教育往往被忽视,中学生成为分数指挥棒引导下的劳作者,为了考试分数而不断努力。当前中学生缺乏自信心等方面的心理问题,是礼仪教育缺失的后果,导致中学生自我认同感较差,甚至出现了违法违纪的问题行为。在学校教育中,如果学生不能及时纠正这些问题,等到走入社会,必将出现责任心不强和思想混乱的情况,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前途。学生除了获取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在礼仪修养方面得到发展。礼仪是道德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德素质,培养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是学校教育的目标,更是学生个人健康发展的需要

7、。加强中学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成熟的社会意识和完善的行为习惯,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交往中,同时丰富校园文化,完善4学校的教育内容建设。 (三)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在习近平为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正轰轰烈烈地开展实现“中国梦”的建设活动。这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继续,更是我国人民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前景展望。社会是人的交往,而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指至少涉及到两个及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言语或言语之外的交往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 ”社会的和谐是由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交际关系构成的,礼仪是社会和谐的润滑剂,开展礼仪教育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缓解人际交往矛

8、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加强中学生礼仪素养教育,更是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重要意义,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健全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体系。 二、当前我国中学生礼仪教育的现状 我国历来重视对中学生礼仪修养的教育,从内容和形式双重方面来加强中学生的行为养成,同时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低效已是不争的事实。交往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扭曲,从根本上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难以达成一致。哈贝马斯倡导主体之间进行平等的对话、尊重和理解,他认为交往理性是交往双方具有平等话语权时开展的对话,因此相对弱势的群体,要想获得交往理性的效果,首先需要得到平等的话语权。而我国的礼仪教育存在较大缺陷,未能把教育对象和教育主体

9、放在平等的位置,因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礼仪教育问题。 (一)礼仪教育内容脱离生活 我国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始终走在高屋建瓴的空中层面,各地的中5学生礼仪教育,去掉中学生道德规范的要求,没有统一的内容和组织方法。各个学校独自为政,地方之间差距比较大,直接影响了礼仪教育的效果。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重,时间紧,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精选教学内容,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时,讲究跟随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过于注重形式,对内容的把握不够,忽略了对礼仪内涵的诠释。学生在接受礼仪教育时,如同在云里雾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样的教育结果就是“摆样子、走形式、没内容” 。长此以往,学生会因脱离生活的“假大空教育”

10、而感到反感,只有在参加活动时,由于外界的束缚而接受,一但融入生活,却原形毕露。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很难让学校礼仪教育有实质性的效果。 (二)礼仪教育主体工具理性 在以学校为背景的礼仪教育中,教师被我们认为是礼仪教育的主体。在当前的中学生礼仪教育中,教师却明显成为教育的工具,体现他们的工具理性。其将工作定义成为了维护现行教育制度的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遵循学校布置的教学任务,而很少利用手段和目的来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在礼仪教育课堂上, 他们只是现行礼仪教育的传播者,对于基本的礼仪知识采取全盘接受的模式,并没有加以自己的理解,只重数量,不管实效,成了礼仪教育的教育机器。 (三)礼仪教育对象被动接受

11、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知识获取是靠灌输、被动接受的方式来实现的,这一学习模式被应用到礼仪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学生情感的体验还是品行的养成,中学生的自身总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缺乏主动6参与,仅仅是限于对知识的接受。当前的中学生礼仪教育形式单一,气氛过于僵硬,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不多,而中学生的教育对象的差异性也没有被得以认真考虑,礼仪教育的内容没有结合对象的个人发展特性,失去本来的教育意义。 (四)礼仪教育效果反馈片面 在应试教育和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有的学校过分偏重知识的传授,把学业成绩看作是学生工作的首要任务。有些学校在开展礼仪教育,但评价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忽略

12、了学生的实际礼仪锻炼。老师对学生的评价仍以分数为主,以分数论英雄, “学习成绩好的,一切都好;学习成绩差的,连礼仪修养都会低一点” 。 ,有些学生对礼仪不够重视,认为礼仪是虚无的东西,礼仪规范做得好,没有什么用。他们追求个性的释放,往往率性而为,因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三、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视阈下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的建议 哈贝马斯将交往行为分成了三个类别:规范性行为;协调行为;表达性行为,交往行为是为了达成交互主体间的共识,促成理解和相互理解。开展中学生礼仪教育,可以增强中学生文化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趋同感,丰富中学生礼仪文化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是当前中学生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精选礼仪教育内容,立足

13、于学生的生活 “集体一致性不是成功沟通的必要共识前提。共识可以是强制的客观结果,也可以是不会得到主体承认的外界影响或暴力。另一方在接受了其在言语行为中所提供的内容,就必须使得另一方接受他在言语行为7中所提供的内容,并对可以批判检验的有效性采取肯定或否定的立场。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都,传统礼仪文化内容丰富,在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之中,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 许多国际礼仪被国人所接受。在礼仪教育中,我国可以发挥文化悠久的优势,继承传统礼仪文化的精髓,同时与时俱进,结合现在礼仪规范,让礼仪教育走进课堂,规范和统一教材,培养专职教师等,让礼仪教育能够得到重视,得到发展。 (二)提高教师和家长的礼仪素质

14、 在生活中,与中学生接触最多的、是教师和家长,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也是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家长对中学生的发展,起着表率和榜样的作用,教师和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应是礼仪规范的颂传者。教师严格要求自己,一举一动应符合教师的身份特征,从细微处入手,给中学生做好标榜作用。一个举止不文明的老师,怎么可能给学生做好礼仪教育工作?一个谈吐粗俗的老师,怎么可能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学生树立正确榜样。 同时,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在礼仪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家长的行为影响着学生的行为选择。有调查表明,举止随意的父母,往往不能培养出彬彬有礼的孩子。学校、

15、家庭要加强合作,学校应多与父母交往,让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共同参与礼仪教育工作之中。家庭与学校要做到内容一致和时空互补,形成礼仪教育的合力,促使礼仪教育效果长久保持。 (三)调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阐释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实际上就是8主体间的交往为取得彼此一致认识而“达成共识”的过程。交往行为的实质是理解。交往的主体是人,在中学生的学生干部评选中、评优评先的方案中,推优入团入党的过程中,主要应该要发挥民主,让学生自己来投票产生。中学生们为了自己的荣誉,相应的会反省自己的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同时,在学校的交往过程中,同学

16、之间可以互相指出和纠正对方在礼仪方面的不足。比如:见到老师是否问好,地面有垃圾是否捡起来,在交往沟通中是否适用文明用语。让大家发挥主人翁的精神和地位,提升中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四)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培养学生礼仪学习的兴趣 依据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礼仪教育不是为了实现某种生存技能的纯粹工具,它本身也应该具有价值性和发展性。把礼仪教育提上议程,就必须通过学校的日常管理和教学活动体现出来。学校应完善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度,通过各种日常行为规范准则,引导和约束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注重礼仪,在不断的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应健全礼仪教育评价机制,定期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评估;制定合

17、理的行为管理规范,打破“分数决定论”的思想,把礼仪纳入奖惩系统。班主任应从班级层面加强管理,尽早形成良好的班级秩序,引导礼仪教育的落实。 礼仪规范要靠人们的自觉来遵守。在现行的礼仪教育中,中学生往往认为礼仪教育可有可无,对礼仪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在开展礼仪教育的过程中,要用丰富的活动形式增强礼仪教育的趣味性,使礼仪教育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被学生自觉接受,内化为学生的自主行为要求。这9是学生的“自律”行为体现,对落实礼仪教育的效果有重要作用。 总之,礼仪本来就是一门特殊的语言,中学生能够知礼守礼,学习基本的礼仪知识和规范,能够促进中学生成为一名有修养、有品位、有风度、有气质,懂得爱己爱人的现代人。

18、也是中学生以后立足于社会,成就事业,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技能和关键因素。因此,结合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我们应该要积极帮助中学生提高礼仪素养,从教学内容、教育主体、教育客体以及教育评价机制方面加强中学生的礼仪教育。参考文献: 1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M.曹卫东,译.上海出版社,2004. 2白晨,梁俊仙.中学开展礼仪教育当议河北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06). 3屈淼.礼仪教育应从青少年学生做起J.新课程(中旬) ,2013(03). 4艾四林.哈贝马斯交往理论评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3). 5龚群.道德乌托邦的重构M.商务印书馆,2004(04). 6刘敬.中学生礼仪教育初探D.首都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长沙市南雅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