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综述提要 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大量劳动力从农村和城镇转移到大城市,然而这些转移劳动力长期以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住房福利,住房问题始终是制约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西方学者主要以移民住房理论为视角研究贫民窟问题、移民住房的城市空间理论和人口迁居问题等方面;国内学者从居住现状、市场供求、影响因素、空间结构等诸多方面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进行探索。然而,当前学者对城-城流动人口住房现状的研究和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心理特征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流动人口;住房;新常态;文献综述 基金项目:
2、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我国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失业持续期的影响研究” (编号:2014BS027)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与重庆公租房制度创新研究”(编号:15SKG098) ;重庆工商大学科研启动项目:“我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与公租房的就业影响研究” (编号:1655002) 中图分类号:F293.3;C924.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 年 10 月 9 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2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什么中国可以近几十年保持持续稳定而快速的经济增长?很多学者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
3、中, “人口红利”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然而,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从2012 年出现第一次负增长开始,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已经连续四年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这意味着,我国的人口红利正在趋于消失。面对人口红利消失和老龄化问题严重的困局,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的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在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大量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小城镇转移到大城市,然而,这些转移劳动力长期以来无法享受到与城市和城镇居民相同的住房福利,住房问题始终是制约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之一。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4) 的统计数据,截
4、至 2013 年末,中国流动人口的总量达到了 2.45 亿,超过全国总人口的六分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可见,党的十八大将流动人口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安居”才能“乐业” ,大量流动人口来到城市最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住房问题,解决流动人口住房问题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移民住房理论研究现状 由于“流动人口”的一词与我国特殊的户籍制度密切相关,西方国家并没有与我国的流动人口概念一一对应的称谓,而最接近的是“移民”的概念。移民概念的外延比流动人口要大
5、一些,因为移民概念包含了所3有的迁移人口,而流动人口概念仅指户籍未经变化的临时性移民,不包括户籍已经发生变动的迁移人口,因此流动人口可以视为移民的一部分。国外对移民住房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领域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仅从与我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更为接近的贫民窟问题、移民住房的城市空间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等方面对国外研究进行简单梳理。 (一)贫民窟问题。从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对城市贫民窟问题的研究一直是西方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有不少学者研究了贫民窟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当农村迁移人口刚进入城市时,他们自身往往缺乏相应的学习培训和劳动技能,很难迅速获得理想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而这些迁移人口的生活
6、方式和习惯往往不能被城市居民所接受,很容易遭到歧视,也很难融入城市社区,因此只能以贫民窟的形式居住和生活。有学者研究指出,贫民窟通常是劳动力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的首个居住地,选择以贫民窟的形式居住是迁移人口的理性行为。可见,贫民窟的存在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为新移民提供了一个调整和适应的场所,贫民窟扩张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 (二)城市空间和人口迁移理论。从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从城市社会空间和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移民住房问题的研究逐渐发展起来,已形成了相当成熟的理论体系,主要代表性理论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入侵演替理论。入侵演替理论最早是由 B
7、urgess 提出的一个用“入侵、演替和主导”来描述外来人口迁移过程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外来人口最初进入城市时,出于找工作方便的考虑,会选择居住在城市4中心商业区。随着外来人口的不断增加,造成城市中心住房紧缺、房租上升,这促使城市中心商业区的人向外城区迁移。在这一过程中,低收入者逐渐向较高级的居住区入侵,而原来居住在较高级住宅区的人不断向外城区迁移,进入更高级的住宅区。这样的过程不断推进,迁移便会如波浪一样由内向外层传播,而最终最高级的住宅区位于城市的边缘。入侵演替理论为农村人口向快速扩张的城市的迁移过程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释框架。 2、住房过滤理论。住房过滤理论是由 Hoyt 提出的描述
8、住房在不同收入人口间流动的理论。这一理论指出,住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磨损,高收入者需要购买新建的高级住宅来维持自己的效用水平不变,高收入者在迁居以后,其原来的住宅被中等收入者占用,而中等收入者原来的住宅会流动到低收者手中,在这一过程中,住房会向低收入者不断过滤,而人口会向高级住宅区不断过滤。过滤理论为住房供给和人口迁移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分析角度。 3、家庭生命周期理论。家庭生命周期理论源于 Rossi 的研究,这一理论将一个人成长过程与人口迁移联系起来,以家庭生命周期的变化来解释一个人一生的迁居过程。家庭生命周期理论解释了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的五次迁居,包括出生成长、离开家庭、结婚、生孩子以
9、及年老。这一理论认为,生命周期的循环会促使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住房需求,而一个家庭迁居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家庭住房的调整来满足这种需求。 4、互补理论。互补理论由 Alonso 最先提出,主要从经济限制方面解释人口的迁居行为。互补理论认为,在做出迁居决5策时,低收入者由于收入的限制,对居住空间的选择范围相对狭窄,因此只能选择紧靠城市中心的区域居住,住房面积小,市中心区人口密度高;高收入者在做出迁居决策时,居住空间选择的范围较大,可以选择在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居住,住房面积较大,而郊区的人口密度较低。互补理论为分析不同收入的家庭在城市的迁居行为提供了经济学方面的解释。 三、国内流动人口住
10、房问题研究现状 (一)流动人口住房现状研究。目前,国内关于流动人口住房现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住房现状方面,甚至有不少研究将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等同于农民工住房问题。在农民工住房现状研究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吴维平和王汉生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流动人口的住房形式和居住条件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由于户籍制度和城市福利之间的联系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这两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基本上被排斥于主流住房分配体制之外,而租房成为流动人口最主要的住房选择;同时,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明显低于当地居民。张子珩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研究发现: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受住房供给条件和需求能力的限制,他们比起城市户籍人口在
11、住房的可获得性、住房条件和居住的社区环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距。尽管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与当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更差,但是蒋耒文等的研究却发现:在城镇地区流动和迁移的人口的住房状况并不比当地居民差;甚至在一些住房设施方面,流动迁移人口的状况还要好于当地居民。他们的研究还发现,与当地居民相比,流动人口拥有较低的贫民窟发生率;城镇流动人口享6有比城镇当地居民更好的住房设施,而农业户流动人口居住在贫民窟的比例也低于当地农业户居民。 (二)流动人口住房供给与需求研究。车士义等从住房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对北京市流动人口的住房供求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供需结构在低水平上实现了基本匹配;租房者与
12、承租者的住房信息渠道比较原始,而政府在流动人口住房供给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王瑞对武汉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受到收入水平和心理因素的制约,他们对住宅商品房的有效需求是不足的;同时,他们还发现,地方政府政策的排外、房地产市场定位的边缘化和流动人口不以定居城市为目的的居住方式是造成流动人口主要以私房租赁市场解决住房问题的主要原因。 (三)流动人口住房选择影响因素研究。侯慧丽和李春华以居委会和村委会社区这两种不同的社区结构为观察角度,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行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具有自雇佣、工作不稳定、家庭户流动等特征的流动人口更有可能选择在村委会社区居住;在不同社区中影响流动人口住房
13、选择的因素是不同的,在居委会社区,收入对流动人口住房选择影响更为明显,而在村委会社区,流动方式和住房用途对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影响更为突出。何?莼?和杨菊华的研究将影响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因素分为个体、制度和用人单位要素三个方面:在个体层面,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主要受到其消费模式、社会心理和观念、职业、经济能力等个人因素的影响;在制度性要素方面,现行的住房保障体系主要关注的是当地市民的住房需求,对流动人口并不适用或并不完善是造成7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重要原因;在用人单位方面,大量雇佣农民工的单位缴纳公积金的积极性不高也制约了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改善。 (四)流动人口住房的空间结构。林李月等利用第六次人口
14、普查数据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状况的空间格局研究发现:流动人口的住房自有率、租住房率与住房质量指数表现为南北差异,住房不受干扰指数和住房面积指数均呈现出东西差异,而住房费用指数则呈现出以内蒙古、陕西、湖北和安徽为低值中心,以北京为高值中心的特征。这种空间分布规律是因为各项住房指标“高-高”和“低-低”空间集聚所导致。同时,他们还发现,西部省份虽然拥有较高的住房自有率,却无法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和宽敞的居住空间,从而成为条件中等偏下和较差住房的集聚区;相对应的东部省份租房率较高,但住房设施配套较为完善,使得以山东、辽宁和天津等为代表的不少东部省份跻身于住房条件综合状况较好的区域,即便是个别位于中等偏下
15、区的东部省份,其住房质量也明显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位于长江流域的省份则不仅有较高的住房自有率,而且居住空间和居住环境也相对较好,因此成为住房条件较好区域的集聚区。 四、述评及展望 通过对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现有国内外研究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研究主要以移民住房理论为视角进行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探索,与我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最为接近的研究主要涉及贫民窟问题、移民住房的城市空间理论、人口迁移理论等多个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研究也为学者对中国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上的借鉴。而国内学8者从居住现状、市场供求、影响因素、空间结构等诸多方面对流动人口住房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得出了较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16、然而,现有研究至少有两方面可以进一步深入。 第一,关于流动人口住房现状研究方面。目前,关于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将注意力集中在农民工住房问题上,不少研究甚至将流动人口问题等同于农民工问题;然而,流动人口中是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的,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乡-城流动人口和从一个城市流动到另一个城市的城-城流动人口在职业、收入、住房支付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必然导致其住房选择行为是不同的,被大多数研究忽略的城-城流动人口的住房问题同样值得更多的关注:首先,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驱动大量小城市和西部城市的城镇户籍居民流入到大城市或东部城市,其比例约占全部流动人口的 15%30%,这部分人口的绝对数量相当庞大;其
17、次,有研究发现,虽然流动人口的整体收入较低,但是城-城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实际上并不低,甚至高于本地居民,这意味着,流动人口中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层,而这种社会分层是否会影响不同流动人口的住房选择行为同样是值得关注的。 第二,在流动人口住房选择的影响因素方面。现有的大多数研究将流动人口较差的居住条件和居住质量归因于制度性因素,例如现有的户籍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问题,或者是用人单位的公积金制度等。但是仅有很少的研究意识到,导致流动人口居住条件和质量较差的原因不完全取决于制度因素,甚至其主要原因可能并不是制度性因素,而更多取决于流动人口循环流动的特性和流动人口的过客心理。9可见,对于流
18、动人口做出住房选择时的心理因素的关注也需要进一步深入。 主要参考文献: 1PONTES A.Rationality in the Slum:an Essay on Interpretive SociologyJ.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1972.14.3. 2BURGESS E W.The Growth of the City:An Introduction to a Research Project J.City,2007.18. 3HOYT H.The Structure and the Grouch of Residentia
19、l Neighborhood in American CitiesJ.Development,1939.19.3. 4ROSSI P H.Why Families Move.Sage Publication,1980. 5吴维平,王汉生.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2.3. 6张子珩.中国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研究J.人口学刊,2005.2. 7蒋耒文,庞丽华,张志明.中国城镇流动人口的住房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15.4. 8车士义,田洪波,尹志锋等.流动劳动力的住房供给与需求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11. 9王瑞.中国城市流动人口住房问题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7.2. 10侯慧丽,李春华.梯度城市化:不同社区类型下的流动人口居住模式和住房状况J.人口研究,2013.2. 1011何?莼?,杨菊华.安居还是寄居?不同户籍身份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13.6. 12林李月,朱宇.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J.人口研究,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