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血吸虫,消灭,裂体吸虫,(schistosome),2,日本血吸虫 埃及血吸虫 曼氏血吸虫 间插血吸虫 湄公血吸虫 马来血吸虫 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首,有毛主席送瘟神诗篇为证。据湖南、湖北两具西汉古尸考证,日本血吸虫病在我国流行至少已有2160多年历史。,血吸虫,流行范围最广,危害最大,在我国流行,裂体吸虫,3,一.形态: 成虫: 圆柱形,外形似线虫;异体,常呈合抱状态。 :粗短,乳白色 :前细后宽,黑褐色。,4,5,6,:自复吸盘以下,虫体两侧向腹面卷曲,形成抱雌沟。,7,生殖系统: 睾丸7个,呈串珠状排列,每个睾丸发出输出管汇合输精管向前通入储精囊开口于
2、腹吸盘后方生殖孔。生殖系统: 卵巢位于虫体中部,呈长椭圆形在卵巢下部发出输卵管饶过卵巢向前与来自虫体后方的卵黄管在卵巢前汇合成卵模子宫生殖孔。,前部,中部,储精囊,睾丸,8,虫卵:椭圆形,淡黄色,卵壳薄,无卵盖,一侧有一小刺,卵的周围常附有坏死组织或粪便残渣,成熟的卵内含有一个毛蚴。在毛蚴与卵壳之间有油滴状毛蚴头腺分泌物(SEA)。,侧刺,毛蚴分泌物,毛蚴,9,10,毛蚴,侧刺,11,毛蚴:呈梨行,全身被有纤毛,体前端略尖,有一锥形顶突(亦称钻腺孔)体内有中间的顶腺和两侧的侧腺。体后有许多生殖细胞,12,尾蚴: 外形似蝌蚪,分体尾两部分,体部有口、腹吸盘和五对穿刺腺(钻腺),尾部分尾干和尾叉,
3、13,14,二生活史,15,成虫寄生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虫卵随粪便排出,虫卵入水孵出毛蚴,毛蚴侵入中间宿主钉螺体,毛蚴在钉螺体经母胞蚴、子胞蚴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入水,人因接触疫水感染,血吸虫生活史,尾蚴侵入宿主皮肤脱去尾部和体表的糖萼称童虫,注:尾蚴体表的多糖膜称糖萼,16,与其他吸虫区别,保虫,野生动物:,家畜:牛、犬、猪等9种,与生活史有关的几个问题:,生活史: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感染期尾蚴,有两期胞蚴,无雷蚴、囊蚴期,唯一中间宿主钉螺,兔、鼠、野猪等31种,但主要是牛,宿主,童虫 尾蚴 子胞蚴,17,产卵地点:肠粘膜下层静脉末梢内(合抱,逆血流移行),虫卵
4、分布情况,沉积在肝脏:22.5%,沉积在肠壁:69.1%,排出体外:7.7%,虫卵寿命,21-22天,初产卵约11天发育成熟,内含为毛蚴,含毛蚴的成熟虫卵在10-11天后死亡,实验资料统计,18,虫卵排出途径: 由于成熟虫卵,卵内毛蚴分泌物(SEA)透过卵壳,引起虫卵周围组织和血管壁发炎 坏死,含卵坏死组织在血流的压力,肠蠕动和腹内压力增加的情况下,向肠腔内破潰,虫卵随破潰的坏死组织一起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体外。 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肝、肠等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钙化。,19,毛蚴孵化及在螺体的发育: 毛蚴孵化条件:首要条件是水,虫卵在血液、肠内容物、尿中是不能孵化的。 孵化条件与温度2530最
5、适宜。渗透压:水质越清越好,清水中毛蚴孵化率为100%。充足的光照可加速毛蚴孵化。其中水的渗透压是孵化的主要条件。 毛蚴在螺体的发育: 毛蚴孵出后在水中作直线运动,遇到中间宿主钉螺,主动侵入螺体。经过母胞蚴子胞蚴产生数以万计的尾蚴(一只毛蚴侵入螺体,最多可连续产生10万条尾蚴,20,影响尾蚴逸出的因素: 尾蚴从钉螺体逸出的首要条件是水,即使在只有露水的草地上或潮湿的泥土上, 也能逸出尾蚴,尾蚴逸出后多集 中于水面。 温度:为 2025最适宜,1 3 无尾蚴逸出。 PH:6.67.8范围 光照:(可加速尾蚴逸出)。,21,头腺及穿刺腺分泌物的酶促作用,利用吸盘吸附在皮肤表面,体部强烈伸缩和尾部摆
6、动机械作用,数分钟最快10秒钟,尾蚴侵入人体过程: 含尾蚴的自然水体称疫水。 尾蚴在水中游动接触到人或动物的皮肤时,尾蚴侵入,22,童虫如何到达寄生部位: 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后脱去尾部和体表的糖萼即转化为童虫。在皮下组织短暂停留小血管或淋巴管随血流右心肺左心体循环肠系膜动脉穿过毛细血管进入肝门静脉。童虫在此经8-10天发育到性器官初步分化后,再合抱逆血流回到肠系膜静脉及直肠静脉寄居、交配、产卵, 每条/每天产卵3003000个。 从尾蚴进入人体到发育成熟并产卵,日本血吸虫约需24天。人体感染尾蚴后5周,即可在粪便中查到虫卵, 日本血吸虫成虫寿命平均为4.5年,最长可活46年,最近有人提出不同的说
7、法,认为虽在组织内检到了虫卵,但并未孵出毛蚴,故认为在人体的寿命尚不明确。,6种人体血吸虫生活史区别见书120页,表13-3,23,三.致病: 血吸虫的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都可对人体致病。 致病机理: 除机械性损伤外,主要是血吸虫释放出的抗原物质尤其是SEA进入血液或组织引起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其中以虫卵(尤其是活卵)阶段对人的损害为最严重。,24,尾蚴所致损害: 尾蚴侵入皮肤后引起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称尾蚴性皮炎。 临床上以丘疹、瘙痒为主要症状。多见于重复感染者,其性质是型和型变态反应。 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也可引起人类的尾蚴性皮炎,在我国常见的是寄生在鸭体的毛毕属和寄生在牛体东毕属吸虫
8、,祥见书126页【附】。,25,童虫所致损害: 是童虫在宿主体内移行,机械性损伤和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童虫移行经过肺时可出现一过性血管炎、毛细血管栓塞、破裂,局部点状出血 临床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咳嗽、痰中带血、白细胞特别是嗜酸粒细胞增多等与变态反应有关的症状。,26,成虫所致的损害: 成虫寄生于血管内,其吸盘交替吸附血管壁移动,可引起机械性损伤导致静脉内膜炎和静脉周围炎。 成虫的代谢物(肠相关抗原GAA),分泌物、排泄物及脱落的表膜在宿主体内形成免疫复合物,引起型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血吸虫肾病等。,27,虫卵的危害: 虫卵是主要致病期。 成熟虫卵,卵内毛蚴所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
9、(SEA)可诱发肉芽肿反应。 肉芽肿和纤维化是血吸虫病的主要病变。肉芽肿的形成和发展其病理过程与虫卵的发育程度有密切关系。 未成熟虫卵对组织损害轻微。 主要受损脏器是肝脏和肠壁组织(因虫卵主要沉着在肝脏及结肠肠壁等组织),28,肉芽肿形成过程: SEA透过卵壳微孔缓慢释出,渗透到周围组织经巨噬细胞吞噬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Th)当致敏的Th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产生各种淋巴因子吸引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噬酸性粒细胞(数量最多)、中性粒细胞及浆细胞等聚集到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型超敏反应)。 肉芽肿在急性期常出现中心坏死、液化形成嗜酸性脓肿。,29,在虫卵的周围常出现许多浆细胞伴以抗原-抗体复合物
10、沉着,称何博礼现象(hoeppli phenomenon)。 (SEA也能刺激B细胞产生相应抗体,与抗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随着卵内毛蚴死亡,SEA释放逐渐停止,虫卵破裂或钙化,坏死物质逐渐被吸收,肉芽肿逐渐缩小,最终纤维化形成疤痕组织。,30,肉芽肿形成对宿主既有利,又有弊。 有利的一面是通过肉芽肿反应将虫卵破坏清除,并能隔离和清除虫卵释放的抗原,减少血中抗原抗体复合物形成对机体的损害。 而有害的一面是肝、肠组织中形成的肉芽肿又不断破坏肝、肠组织,引起慢性血吸虫病。,31,32,在肝内,肉芽肿主要分布于门脉分支末端窦前静脉,形成窦前阻塞故病人肝功能一般不受影响。 重感染者,门静脉周围出现
11、广泛纤维化,阻塞窦前静脉(在肝切面上可见到有许多长而白色的纤维束从不同的角度插入肝小叶周围,故名干线型肝硬化) 重感染者,门静脉周围出现广泛纤维化,阻塞窦前静脉阻塞,导致门脉高压,引起肝、脾肿大,腹壁、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及腹水等症状,称肝脾型血吸虫病。 肠壁肉芽肿纤维化导致肠狭窄、肠息肉等。 严重感染时,可见异位损害,多见于肺,其次是脑及胃等器官。,33,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感染程度、免疫状态、营养状况、是否及时治疗等具体情况,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3期。 急性血吸虫病:好发夏秋季,以79月常见,因游泳、捕鱼、打湖草、防汛等。往往多人同时接触疫水,同时发病。 多见于初次感染,慢性
12、病人再次大量感染。早期可出现尾蚴性皮炎。常在接触疫水后12个月出现症状,因此时正是大量产卵,卵内毛蚴释放出大量抗原到血液循环中。 临床表现:畏寒、发热、肝、脾肿大,肝肿大以左叶明显(75%),常伴有肝区压痛,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 在急性期,患者粪检容易查虫卵或孵化出毛蚴。,34,慢性血吸虫病: 急性期未及时治疗或流行居民自幼与疫水接触,小量反复感染。 在流行区,约90%的血吸虫病人为慢性血吸虫病。临床上可分,无症状型:无任何症状或体征,常在粪便普查或因其它疾病就医时发现,,有症状型:主要表现为间歇性慢性腹泻或慢性痢,两型,慢血粪检阳性率低。,疾,肝脾肿大、贫血和消廋等症状。,35,晚期血吸
13、虫病:一般在感染后5年左右,部分重感染者出现出晚期血吸虫病的症状。,晚期血吸虫病,巨脾型:,腹水型:高度腹水,结肠增殖型:以结肠病变为主。,侏儒型:,因儿童时期反复感染,内分泌腺可出现不程度委缩和功能减退,以脑下垂体前叶和性功能不全最明显。患者表现身材矮小,面容苍老,无次性征。,占晚血75%以上,脾大超过脐平线,伴脾亢,门脉高压或上消化道出血,36,晚期血吸虫病:主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50%晚期病人死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部位多在食道下段或胃底静脉)和肝昏迷(死亡率达)。,晚期血吸虫病人,37,异位血吸虫病: 异位寄生:指童虫在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寄生并发育为成虫。其造成损害称异位损害或称
14、异位血吸虫病: 异位寄生的成虫产出的虫卵沉积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造成的损害。 正常寄生部位,在肝纤维化引起门-腔v吻合支扩大时,肠系膜静脉内的虫卵可随血流至门脉系统以外如脑、肺等组织,造成异位损害。 常见的异位损害有: 脑型血吸虫病:虫卵经门静脉及侧支循环到达肺血管经左心进入脑部。 肺型血吸虫病:肺部寄生或经侧支循环到达肺。,38,四.实验诊断: 包括病原诊断和免疫诊断。 1病原学诊断:查出虫卵和毛蚴。 直接涂片法:在急性期病人粘液血便中常可检到血吸虫卵,但检出率低。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也是一种浓集法,此法方法简单,检出率高,且可作虫卵计数,测定人群感染度,考核防治效果。,39,沉淀孵化
15、法: 即自然沉淀法毛蚴孵化法,常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查病。 自然沉淀法原理:利用虫卵比重大于水,使虫卵集中沉于水底,达到集卵的目的。此法可用于多种蠕虫卵的检查。 毛蚴孵化法原理:依据虫卵在适宜温度的水中短时间内就可孵出毛蚴的特性。 尼龙袋筛集卵法:先进经60目铜筛过滤粪液,在用两个重叠的尼龙筛(120目在上,200目在下),直接用自来水冲清为止。,40,41,直肠粘膜活组织检查:慢血和晚血的病人因肠壁组织增厚,虫卵排出受阻,粪检查卵困难,可通过直肠镜活组织检查发现沉积在肠粘膜内的虫卵, 如查到虫卵只能证明感染过血吸虫,至于体内是否有活虫,必须鉴定虫卵的死、活。 对没有治疗过的病人,只要检出虫卵,不
16、论虫卵死活均可确诊为病人; 对有治疗史的病人,只有查到近变卵或活卵,才能说明体内还有活虫。 此方法有一定危险性,故不适宜于大规模应用。,42,肠粘膜内未染色血吸虫卵死活鉴别见315页,43,2.免疫诊断: 检测循环抗体:常用方法有:环卵沉淀试验(COPT)、 间接红细胞凝聚试验(IH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COPT是国内最常用的血吸虫病免疫诊断方法, 环沉率5%时为阳性,1-4为弱阳性(国内已有试剂盒出售)。 病人治疗后35年如果环沉率仍在3%以上时,可结合临床表现考虑给予重复治疗。 以上三种方法对粪检虫卵阳性者的检出率均大于90%。由于治疗后抗体在宿主体内存留时间长,因此抗体
17、阳性往往不能区分现症感染和既往感染,也不易评价疗效。,44,45,循环抗原检测: 体液中的循环抗原是活虫产生的,因此检测循环抗原不仅说明体内有活虫,而且可以评价疗效和估计虫荷。 宿主体液中可检出3种循环抗原:即肠相关抗原(GAA)、膜相关抗原(MAA)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 具体方法有斑点ELISA(Dot-ELISA)法、双抗体夹心ELISA等法。以上各种检查方法各有优缺点,可将几种方法合理搭配,由简到繁综合查病。 疫苗:作为控制和根除疾病的一种手段,血吸虫疫苗正在进一步研究中。,46,五.流行: 分布: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的中国、日本、菲侓宾、印度尼西亚。 我国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
18、南的13个省、市、自治区。 根据2003年底统计,已有上海、广东、广西、浙江等5省市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但尚有110县市未能阻断传播。 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等5省湖区以及四川、云南山区。 目前我国有血吸虫病人84万,晚血2.6万,钉螺面积37.8亿平方米。,47,我省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安庆、徽洲、宣洲、巢湖、及滁县地区的天长县共39个县。我省于95年宣布基本消灭。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虽然取得显著成绩,由于血吸虫本身寿命长,中间宿主钉螺分布广,地形复杂,灭螺困难多. 近年来,不少地区反映,血吸虫病流行有上升趋势,急性感染病例增加,晚期病人不断出现,钉螺面积呈徘徊增加的趋势。部分地区流
19、行较严重,疫情回升,血吸虫病流行态势值得重视。,48,流行环节: 传染源:病人和多种保虫宿主。血吸虫病为人兽共患病,(野生动物有31种和9种家畜)被证实为日本血吸虫病的保虫宿主。但病人和病牛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传播途径:三个重要环节,含卵粪便污染水源,水中有中间宿主钉螺存在,人因生产、生活需要接触疫水,传播途径,49,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属于水陆两栖淡水螺类,是日本血吸虫唯一的中间宿主。钉螺体小,长约1厘米,有68个螺旋。有两种, 螺壳表面具纵肋,称肋壳钉螺,分布在平原地区。 钉螺表面光滑,称光壳钉螺,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区。 钉螺孳生地的特点:土质肥沃、杂草丛生、水流缓慢的地带。随气温变化 可分
20、布在土表及土层。钉螺食性广,包括腐败植物、藻类、苔藓等。,50,肋壳,51,易感人群:不论年龄、性别、种族,人类对日本血吸虫均易感,其中1120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 我国台湾省的血吸虫只感染动物不感染人 流行区类型: 凡是有钉螺分布的地区称疫区。 按地理环境、钉螺分布、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流行区类型,平原水网型:分布长江三角洲上海郊县及江浙,山区丘陵型,湖沼型,本省有两型,52,六.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根据WHO血防会议精神,我国防治血吸虫病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防治、综合措施、因地制宜”并将健康教育作为疾病控制的重要手段。 消灭传染源:查治病人、病畜。 首选药物吡喹酮,此药安全、有效、
21、疗程短、毒性低、使用方便。治疗急性重度血吸虫病时一般可采120mg/Kg总量,6日疗法。对轻、中度感染者可用总量40mg/Kg二日疗法,对晚血采用总量60mg ,12日分36次服用。人畜同步化疗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消灭钉螺,灭螺是关键。平原水网及丘陵地区可结合生产,兴修水利灭螺,湖沼地区采取控制水位,改变钉螺的孳生环境。局部地区可配合应用杀螺药物,目前WHO推荐使用的灭螺药物是氯硝柳胺。,53,加强粪便管理:管好人、畜粪便,防止粪便入水,是控制血吸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如推广应用沼气池,粪、尿混合贮粪等方法杀灭粪中虫卵。 安全用水:在疫区,提倡用井水和自来水,生产、生活用水
22、做到分塘或分池使用。家庭用水采用加热的方法杀灭尾蚴,尾蚴在60水中立即死亡。发洪水或急需用水时可经消毒处理,每50水加漂白粉1g或加3碘酊15ml,15分钟后即可使用。 保护易感者: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人们了解自己行为与传播血吸虫病有密切的关系。在流行季节,尽量不接触疫水,必须下水可先涂抹防护药物(如磷苯二甲酸二丁酯软膏或防蚴宁等),如不慎接触疫水,可口服复方菁蒿素肠溶片或青蒿琥酯,可杀死体内童虫,达到早期治疗的目的。,54,小结: 发育过程: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 寄生部位:门脉-肠系膜静脉。 虫卵大部分在肝脏、肠壁等组织,仅少数排出体外。虫卵寿命约21天左右。 与其他吸虫区别:唯一中间宿主钉螺,有两期胞蚴,无雷蚴、囊蚴期,感染期尾蚴。 感染方式:经皮肤感染 终宿主:人。 保虫宿主:多,主要是牛等。 主要致病期;虫卵。 主要病变部位:肝脏、肠壁组织。,55,主要病原诊断方法: 沉淀孵化法:即自然沉淀法毛蚴孵化法, 传染源: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主要是牛。 防治措施: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查治病人、病畜、消灭传染源。 消灭钉螺 加强粪便管理,保护水源 加强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