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3512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列宁与民粹主义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阐述摘要:民粹主义是俄国 19 世纪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思潮,民粹主义者坚持认为俄国可以在不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上,通过农村公社直接进入社会主义。在本文中,我们将重温民粹派与列宁关于社会发展道路的观点,通过列宁对其辩证性的批判,了解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俄国,民粹派的理论观点与马克思主义者列宁有何不同。 关键词:民粹派社会发展道路列宁 一、关于社会革命主力军的争论 民粹派是典型的俄国革命产物,这股社会政治风潮发生在 19 世纪40-50 年代,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早期。民粹主义的诞生标识着俄国进步青年利用先进的思想去寻求新的社会发展道路,对俄国来说,是一次重大的

2、历史转折点。无论是民粹主义者还是马克思主义者,即使理论纲领不同,目的都是为俄国找到正确的社会发展道路,拯救被封建专制制度奴役的广大人民。但是,在这条探索之路上,谁才能成为抵抗黑暗势力的主力军呢?民粹派认为是人民,即占俄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则认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扛起革命的大旗。 1.人民主体和无产阶级的主力军之争 信仰和崇尚人民,本身就是民粹派主要特征。民粹主义者认为人民本身就是合理的,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 “首先,我们深信,2如果人民没有革命的需要,任何革命都是不可能的。任何少数人,不管他们多么有力量和才能,如果人民自己没有意识到他们除了起义之外就没有别的出路可以

3、摆脱他们不满的境地的时候,那就不可能发动人民起义。 ”1 针对民粹主义者认为的社会发展道路的领军者应该是农民而不是无产阶级,列宁指出,这是具有历史局限性的看法,是因为民粹派单单看到俄国农民革命性的一面,忽视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和狭隘性。 首先,在列宁看来,有力量带领俄国冲破封建牢笼,进而在正确的思想理论领导下进入社会主义的,必须是最具反抗性、最先进的阶级。根据马克思主义思想,无产阶级只能通过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得生存资料,且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工人的生存环境反而越来越艰难。如此,深受压迫的工人阶级具有不可忽视的革命性。其次,列宁指出,到十月革命前夕,俄国的工人阶级已经迅速成长起来,到 19 世

4、纪 80 年代,就连民粹主义者都意识到, “作为城市居民中最活跃、最团结一致的部分,工人将对各种革命活动的结局发生强大的影响。工人阶级在为自己的经济需要斗争时,不但对社会制度的变更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且对当前的政治斗争给予至关重要的支持因此,工人阶级应当是社会主义政党的核心,是它最积极的部分”2 虽然列宁一直认为无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但他并没有忽视农民的作用。毕竟,俄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马克思也曾说过,无产阶级要获得革命的胜利,需要得到一种“合唱” , “若没有这种合唱,它在一切农民国度中的赌场是不免要变成孤鸿哀鸣的。 ”3 3二、一国胜利论 19 世纪中期,自由资本主义高度发展时期,马克思、

5、恩格斯曾认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必将是全球性的革命,绝对不会在一国单独发生并取得胜利,即使有可能,也只可能是在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较为发达的国家发生。但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却打破了马克思的设想。 1.对列宁“一国胜利论”的认识 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广大资本主义欠发达的国家指明了一条新的进入社会主义的道路。在 1915 年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列宁就提出了在一国或几国的社会主义可以率先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思想。列宁认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日益明显,要让世界上的资本主义国家共同走 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希望越来越渺茫。另外,列宁看到,由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资本家

6、开始利用一些福利手段缓和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矛盾,工人阶级的 经济环境有所好转,导致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意识逐渐淡化。而像俄国这种具有东方色彩的国家,可以选择有别于西欧的道路。列宁指出:“世界历史发展 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某些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 ,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这种特殊性,但“这些特殊 性固然并不越出世界发展的共同路线” 。4 4三、跨越论 由于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和批判思想,民粹派认为可以凭借农村公社,发展农民特有的社会主义精神,从而绕过资本主义,直接到达社会主义。这就是民粹派有名的“跨越论” 。 1.列宁对“跨越论”的辩证

7、性认识 民粹派的“跨越论”和“一国胜利论” ,在一定程度上,有相同的地方。无论是列宁,还是民粹主义者,都是基于本国实际情况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民粹派虽然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定研究,但他们并没有遵照马克思所提出的社会发展道路的意见,而是寄希望与俄国现有的农村公社。列宁虽然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他能突破马克思所坚持的社会主义革命必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观念,抓住契机,利用俄国是资本主义国家薄弱环节这一特殊性,当今立断领导人民夺取政权,获得“十月革命”的胜利。 但是,对于民粹主义者的“跨越论”思想,列宁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民粹派将农民视为领导社会主义革命的主要力量,列宁并不认同这一观点,他在基

8、于俄国具体实际的基础上,得出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只能是无产阶级。对于无产阶级的力量,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分析、判断,他坚信资本主义在创造巨 大生产力的同时,不但为社会主义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前提,还创造了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一无所有的无产阶级拥有最彻底的革命性,因此,在发动社会主义革命时,无产阶级才是主要力量。 5列宁将民粹派的社会发展道路的理论视为乌托邦式的唯心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粹主义思想家用主观性的判断去否定客观性的规律,“没有本领解释资本主义,耽于空想而不愿研究和弄清现实”5。但不可否认,民粹主义者所推崇的人民主体思想,这种既以广大的劳苦大众的利益为宗旨,又追求个人

9、的自由的思想,直至今日,也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强调倡导民主、文明,倡导自由、平等、公正等普适价值,可见,无论是民粹 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在对人民的态度上都是高度一致的。特别是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在实现基本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仍然不能忽视广大民众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利益诉求,丝毫不能偏离群众路线,朝着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央编译局俄国民粹派文选 ,第 279 页,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 2中央编译局俄国民粹派文选 ,第 1011 页,人民出版社 198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第 79 页,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 4列宁全集第 4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年版 5列宁全集第一卷,第 86 页,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第二版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