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破局微增长时代只有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完成了自我救赎,中国汽车工业才会大有作为,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困境 回望中国汽车近十年的发展情况可以发现,似乎“黄金时代”已经过去。自 2011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之后,近两年市场表现基本上是在 1900 万辆至 1950 万辆左右的范围内波动,增长率小于5%,20%、30%的高增长率已经成为过去,预示着我国汽车工业现在已经进入微增长时代,或许这样的情形,以后很长时间都是这样。 不容乐观的是,很多外资品牌企业通过低价手段不断挤压自主品牌市场,使得自主品牌生存越来越难。在竞争手段方面,主要有两种。第一,涉足低端汽车市场。以大众的新
2、桑塔纳为例,8 万块钱一辆,做工像小帕萨特,很受市场欢迎,且还在打造 5 万元左右的车。第二,加码合资自主。如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广汽本田理念、东风日产启辰都在瞄准5 万7 万元的市场,这正是自主品牌以往的优势市场。 在外资产品价格不断下探的时候,自主品牌原有市场正在不断地被蚕食。这样来看,中国自主品牌经历了艰难的发展时期,前景堪忧,市场空间有可能越来越小。市场空间越小,就越容易进入恶性循环,会使得自己在品牌和技术上差距越来越大,因此由大变强的愿望非常难以实现。 我们不禁要问,中国汽车的未来在哪里呢?应该如何破局呢? 2竞争进入新阶段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是不存在任何问题的,未来十年左右还是一个市
3、场发展期,然后才会进入到像欧美一样的饱和期。 就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来看,美国超过了 800 辆,德国、日本、法国也都达 600 辆左右,韩国也是突飞猛进,接近了 400 辆。再看中国,即使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发达城市也就 100 多辆,不足 200辆,而整个中国的平均水平还处于 100 辆以下。 尽管前景很好,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目前正处于“微增长”时代。外资品牌之间的竞争大幕已经展开,而我们的自主品牌则连续三年出现市场份额下滑,合资品牌占了 70%市场份额。 在新的竞争格局中,德系和美系增长明显,而且正在全国各地快速扩张。韩系和法系一开始做得不怎么样,现在开始崛起,把最新的技术
4、、产品拿过来,发展非常快。日系虽然因有一些政治原因在缩水,但是很有可能东山再起,形势不容忽视。 两个例子,大众和通用。本来两家基地都设在上海,但是现在都在全国范围进行布局,而且速度很快,通用走在前面,大众紧跟着在后面。这仅仅是举两个例子,基本上其他国际大品牌在国内在做同样的事,到处攻城略地,产能规划非常大。 他们为何要这么做?很简单,就是瞄准以后十年继续增长的中国市场,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品牌市场份额。 零部件独特机会 面对外资咄咄逼人的态势,中国的汽车工业或者说中国自主品牌该3如何面对呢?或许答案有很多种。 但我认为,应该被唤醒的沉睡雄狮是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回头看中国十年的零部件发展,都是以
5、 20%至 40%以上的速度在发展,且占GDP 的份额也在上涨。因此,中国的零部件有望成为世界零部件生产制造中心,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外的市场都迫切需要从中国进口零部件。首先,国内巨大的整车配套市场需要强大零部件的产能支持;其次,随着国外品牌的汽车在中国本土化以及技术渗透渐进,使得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可以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可以有这种技术的输入。再次,合资品牌所做的合资自主,定位就是低价位,那这样的汽车正是需要大量的中国零部件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零部件产品。 纵观国际市场,市场已经饱和,但是竞争更加残酷,他们更希望从中国进口大量优质、低价的零部件产品,所以每个大公司在中国都有巨大的采购
6、部门,就是买不到低价高质的东西,如果能够买得到的话,可以帮助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竞争。 掌握优质低价的零部件资源,已经成为世界上以及国内外各大汽车公司胜负的关键。因此,有可能产生低价值、高质量的中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必将会成为全世界整车企业追逐的对象。 第二,零部件的品牌概念不重要。首先,零部件可以说是“英雄不问出处” ,零部件随着整车配套进入流通市场的,品牌效应并不那么重要。如果技术、质量过关,就可能成为奥迪、奔驰、宝马这些国际知名品牌的供应商。其次,在技术和质量相差不大的前提下,价格是零部件产品4决定性要素,凭借着我们国内强大的劳动力和价格优势,中国零部件是完全可以赢得世界范围内成功。 第三
7、,零部件占据了巨大的利润空间。从整个汽车的价值链、产业链的分布来看,汽车零部件占 50%左右,主机厂占 20%,流通环节占15%。零部件有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是系统的总成部分,他们的利润空间最大,为什么?核心的技术和价值都在那里。汽车整车的制造是系统的集成,常见的 VVT、ESP 都是核心技术,因此价值贡献也巨大。 对比零部件领域的中国第一万向与世界第一博世的差距。首先,就产品来看,万向的产品一般是在减震器、悬架、万向节等低技术难度、低附加值区域,博世则多集中在汽油机电控系统、车载多媒体、汽车电子等高附加值、高难度领域。 其次,就 2010 年与 2011 年的销售数据来看。万向
8、分别是 661 亿元人民币和 835 元亿人民币,博世的则为 345 亿美元和 397 美元。从销售对比来看,两家发展形势都很好,但是博世是美元为单位,万向是人民币为单位,差距是很大的。 自主零部件危局 有数据显示,在当前中国的零部件市场格局中,外国品牌约占 50%,但利润却是整个市场的 70%,可能现实情况比这个还要严重。尽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对我们发展非常好,希望得到低价高质的东西,但是我们并不能提供,我国的零部件状况并不乐观。 第一,我们零部件企业本身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为大部分的企5业是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他们看不到未来风险。行业现状是“小富即安” ,能给宝马、奔驰供货就可以了
9、,就满足了,不愿意进行技术管理的投资,不愿意向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第二,技术落后。汽车的核心技术在零部件,国外零部件公司都拥有非常强大的专业研发团队,而国内零部件企业的所有资源几乎都花在生产与销售环节,自己没有太强的技术人员。 中国整车厂如果缺乏发动机等相关方面的技术,可以找到专业的汽车设计咨询公司。可是零部件行业没有专业的技术设计咨询公司,国内都没有,国外也找不到。因此,我们买不到,也就缺乏了技术来源。 与内功匮乏相比,外围的政策环境同样不容乐观。 首先,政府层面一直强调对整车厂企业支持,对一些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采取放弃,甚至是抛弃的态度。 其次,整车厂不待见。很多整车厂的零部件采购多来
10、自于博世,比如发动机管理系统,我国很多零部件企业都放弃了这一部分的研发,这是核心技术。中国零部件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常被整车厂放弃,不认可国产零部件的技术和质量,不愿意冒这个质量风险,反而去采购国外昂贵的东西,降低了零部件企业的研发动力。 最后,外资零部件企业在技术领域对国内企业进行打压。一旦中国的零部件公司能生产相对应的产品,外资产品价格马上降下来,使其没有生存空间。同时,为防止核心技术流入中国,在中国仅仅是生产,而不设技术研发基地,怕人员变动将技术带走。 政府扶持与协同创新 6我们应该如何去做?提几点想法。 第一,需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一个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
11、生的重要支撑,中国的汽车产业坚决不能放弃,即使整车厂做不好,我们也要突破。要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要打造真正的汽车强国,中国政府应该将关注的重点从整车企业转向零部件企业。 第二,重点扶植,协同创新。可以将核心的汽车零部件研发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重点扶植有创新、基础好、管理水平高的零部件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产学研结合,建立社会资源投资零部件企业的渠道。 从政府层面来讲,可以由政府挑头,促进零部件企业的资源整合,建立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的战略联盟关系。政策上面要求整车厂多采用自主品牌的零部件产品,加强零部件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如果我们国家挑头组建中国自己的零部件龙头企业,建一个中国的博世,完全是可以
12、做得到的,因为我们的财力足以支撑。 那么,整车厂如何能够跟零部件企业协同创新? 首先,整车厂不应该只是关心零部件供应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关心零部件的技术和质量,阻止零部件行业降价成风的坏习惯,让其进入良性的发展环节;其次,零部件企业要有足够的利润空间,让他们有自身发展的能力。 我认为中国零部件公司必须要首先自我救赎,重点是改变传统观念,改变“重制造、轻技术” , “重销售、轻研发”的观念,要积极地去投资技术。现在很多的零部件企业都有这个能力,大家都赚了很多的钱,应7该招揽一些高技术的人才,加强与有技术实力的外国企业的合作,学习技术,整合高水平的资源,把自己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给提上去。 只有中国
13、的零部件企业完成了自我救赎,才会大有作为,才能凭借低价高质的优势把中国汽车零部件推向世界。中国汽车零部件技术的提升将极大地推动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中国零部件的崛起将从根本上改变国内自主品牌整车企业的困境。 (此为许敏在 2013 第五届中汽车蓝皮书论坛的讲话,ABR 见习记者潘明军整理,有删节) 零部件救赎关键数据 1 从整个汽车的价值链、产业链的分布来看,汽车零部件占 50%左右,主机厂占 20%,流通环节占 15%。零部件有一级、二级、三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是系统的总成部分,他们的利润空间最大,为什么?核心的技术和价值都在那里。 2 自 2011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世界第一之后,近两年市
14、场表现基本上是在 1900 万辆至 1950 万辆左右的范围内波动,增长率小于5%,20%、30%的高增长率已经成为过去,预示着我国汽车工业现在已经进入微增长时代。 3 就 2010 年与 2011 年的销售数据来看。万向分别是 661 亿元人民币和 835 亿元人民币,博世的则为 345 亿美元和 397 亿美元。从销售对比来看,两家发展形势都很好,但是博世是美元为单位,万向是人民币为单位,差距是很大的。 4 就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千人保有量来看,美国超过了 800 辆,德国、日本、法国也都达 600 辆左右,韩国也是突飞猛进,接近了 400 辆。8再看中国,即使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发达城市也就 100 多辆,不足200 辆,而整个中国的平均水平还处于 100 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