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关键摘要:商业银行的营业利润主要来源于存贷利率差,贷款是其主要的一项盈利业务,因此如何做好商业的贷款风险的控制是商业银行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成因以及控制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对策,以期望能力应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 贷款风险 控制 对策 1.引言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是获取利润,它的主要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其具有综合性服务的特殊属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下,商业银行业务日益多元化,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贷款业务占其全部资产的 80%左右,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主要业务,贷款风险的大小、质量的高低会在很大程
2、度上影响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因此,做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控制是商业银行重中之重。 2.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特点 贷款风险是指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银行信用的影响,从而导致银行的实际经营目标与预期目标的背离,给银行带来损失的可能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2.1 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占比高,质量差 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中有大量的贷款被企业贷走作为企业的资金使2用,并且有大部分流动资金被企业长期占用,并转换为企业的流动资金,还有一些银行的部分承兑汇票到期无法兑付从而被迫转换为企业的贷款,造成银行的信贷资产不仅占比高,且质量比较差。 2.2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有加大的趋势 商业银行
3、信贷风险有加大趋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有 70%以上的额度贷给了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的主要经营方向是传统产业和行业,这些产业的资金回笼的比较慢,所以信贷风险有加大的可能性。第二,商业银行的贷款对象不断趋同,商业银行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形势下,银行与银行之间的竞争不断加剧,所以将贷款不断向交通、能源、电力、电信等大行业集中,造成客户群体趋同,风险集聚,使不良贷款的可能性有加大的趋势。第三,伴随着金融开放和金融改革的深入,国有银行的改革也日益深入,商业银行应该向社会披露经营信息、直接进入资本市场、分业经营将日益淡化等等,这些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银行业务的灵活性,同时也加大
4、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2.3 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直接关系国家的金融安全 我国现有的银行体系正处于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逐步向外开放的过程中。虽然,近年来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由逐步缩小的趋势,但是商业银行仍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的风险直接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命脉和经济安全,因此,如果商业的贷款风险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我国的经济安全,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改革以来取得的成绩将一无所有。 33.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两大类: 3.1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外部成因 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经济政
5、策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经营风险。经济环境中的基础设施和意外事故也会加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但宏观环境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等是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重要原因。因为通货膨胀会直接影响市场的利率变化、经济周期会影响企业的周期性活动从而影响企业的还款能力。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直接决定其货币供应量、投资水平、外汇流动等,而这些都是银行贷款风险的致命因素。 从中观层面来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市场竞争、市场风险等。市场的变化莫测主要表现为:第一,金融产品的供求、价格、资源量等都是难以用现成的公式来计算的。第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利率和汇率等也是很难预测的。商业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中,其贷款
6、风险是避免不了的。这些都是银行无法选择的外部环境。除此之外,银行所面临的贷款风险还有来自内部的,因为银行必须面对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跨行业竞争等,这些竞争无论是有序的还是无序的都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成本,使其不确定性加大,破坏银行的稳健经营原则,进一步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 从微观层面来看,企业会在某种程度上转嫁风险给银行, 。企业是资金使用者,企业对于自己的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有充分的信息,自己4掌握完全信息,也就是所谓的私人信息。而签约的另一方对于资金的使用状况和现状,银行不会直接参与企业的资金运用,对于资金的运用情况不会直接地进行了解,无法对企业的信用质量和资金偿还情况做
7、出可靠的判断,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企业就会把自己所承担的风险转嫁给商业银行。 3.2 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内部成因 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落后导致其贷款风险增大,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内部成因也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有人员素质、设备故障、制度的规范程度等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其贷款水平,总而言之,落后的管理水平会让银行在防范贷款风险时处于被动状态。 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也会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优秀的战略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司治理机制完善的表现,完善的治理机制可以降低银行的贷款风险。例如,一个优秀的信贷人员可以更好地、更多地收集客户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规避不诚信客户的道德风险。相反,信用分
8、析能力弱的信贷员往往会将外部风险引入银行体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再如,银行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如果银行的内部人员不认真、不谨慎、勾结外部对银行系统进行诈骗这些都会加大银行的贷款风险。商业银行通过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可以减少此类风险的发生。 商业银行信用评级操作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大部分都进行了信用评级,但在具体操作中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偏重于对受信对象过去的还款能了评估往往忽视对其未来还款能力的评估。其次,缺5乏对现金流量指标的预测和应用。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的晴雨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其偿债能力,现在商业银行一般都忽视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应用。第三,缺乏对具体行业进行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应该
9、想国外的银行进行学习,他们普遍重视对行业的分析,将行业细分为工业企业和流通企业,掌握全面的数据与信息,以此来揭示特定行业的特定风险。 4.商业银行贷款风险控制对策 4.1 建立客户信贷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所谓贷款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就是商业银行为了实现贷款风险评价的目的,按照系统理论构建的一系列反映其贷款风险相关指标的系统结构。商业银行客户贷款风险分析的目的就是对客户的宏观环境、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方面进行研究。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客户信贷风险评价指标构建就是根据客户的环境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信贷质量来确定,还有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财务状况、项目发展能力、管理人员素质等方面来确定贷款风险的大
10、小。有学者认为客户贷款风险指标可以分为:企业偿债能力、企业盈利能力、运营指标、企业发展能力指标来综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4.2 科学管理、健全审批制度 建立“三查”审贷分离制度,所谓审贷分离分离制度就是将贷款过程实行审贷三分离制度。首先,建立分级审批。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业务量的大小、管理水平、贷款风险的高低,来确定各级机构的贷款审批权限,超过权限的必须报上级银行审批。其次,实行信贷委员会制度各级银行成立信贷委员会来专门负责该行的贷款审查,使信贷决策更加科学6化,信贷委员会的工作内容包括信贷、计划、稽查、处理法律纠纷等。 4.3 建立健全社会的信用保障体系 当前政府应做好社会信用方面的立法和修订工
11、作,明确失信行为及失信行为应该承担的责任、规范企业的信用行为、严格信用信息的发布恶化管理。政府应率先带头守信、加大全社会的信用教育力度,树立讲诚信的公德意识。 5.结语 做好商业银行贷款控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商业银行应从内部做好管理和贷款审批工作,政府应在全社会树立守信的社会公德意识,从而把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减少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1 2于红梅,李凯风.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分类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J.中国科技博览,2009.28 3韩文广.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09.19 4邢润林.试析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及防范J.中国外资(下半月) ,201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