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推进现代职业教育衔接中若干问题的思考曾宪文简历: 曾宪文,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1956 年 12 月出生,工学硕士学位,研究员,中共党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宣传与信息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冶金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全国冶金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库专家,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认证专家团专家,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 曾宪文同志 1982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力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88 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曾宪文同志先後在东北电力学院,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工作,历任东北电力学院建工系副主任
2、,硕士研究生导师,东北电力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後勤集团总经理等职,2005 年 6 月任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先後主持完成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就业服务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理论与实践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吉林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发展战略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职业教育专项重点课题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和教育部高教司课题中国特色高教管理模式研究 。著有彰显个性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案例研究等著作。 2曾宪文同志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享有很高的声誉,对高职教育理论和实践进行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中高职教育
3、衔接是职教体系建设中的基础工作,既有打通技能型人才培养通道的作用,也是实现面向大众的教育培养目标的最佳途径。中高职教育担负着孩子成人、成才的双重使命,因此精神成人的教育应贯彻始终,技能成才的任务应落实因材施教的主题。 目前,职业教育有两个起点,即初中起点的中职教育和高中起点的高职教育,这两个起点的培养目标是有区别的。衔接主要针对初中起点的中职教育如何与高中起点的高职教育建立既有区别又协调一致的职业教育的统一体。一分为二我们可以看到因培养层次不同而展现的差异,合二为一我们又会看到二者从内容到本质的协调一致性。 针对中高职衔接的现状与对策思考如下: 思考一:要充分认识政府在中高职衔接中的关键作用
4、当前,中高职衔接普遍存在如下问题:1、学历嫁接,文凭逐利。就目前的中高职学生入学制度、中高职生源落实、就业现实以及老百姓的人才观而言,学历成了中高职衔接的利益纽带。通过中高职衔接,高职院校解决了部分生源枯竭问题,专科学历成了中职学校招生的噱头,专科文凭增添了学生就业选择的砝码。利益成为中高职院校衔接的直接动力,而中高职衔接内在的本质因素被忽略;2、中高职教育缺乏统一领导,各自为战,难成合力,虚假衔接。在政府层面,中高职院校分属不同的教育职能部门管理,以某省为例:高职院校归口普通高等教育部门管理,中职学校归口职业教育部门管理,人为割裂了中高职教育的同一性和统3一性。教育职能部门不同,政策不同,思
5、路不同,那么中高职衔接中的核心:专业衔接、课程衔接、技能衔接、培养目标衔接以及教学计划衔接都成为空谈。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发挥政府教育职能部门不可替代的主导作用。首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中高职衔接的宪法框架,而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是政府教育职能部门必须担负的职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不仅使职业教育在纵向上形成层次递进的学历衔接体系,而且必须在横向上与普通教育体系形成人才培养衔接的立交桥,打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藩篱,使学生享受最充分的成长、成才空间;其次,中高职衔接的具体内容需要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统一筹划,专业名称的衔接、课程体系的衔接、课程内容的衔接、人才培养规格的衔接、教学计划的衔接。这
6、些具体内容衔接需要标准,只有在统一的标准下,中高职才能形成内在的一致性,高效、通畅的衔接才有可能;第三,改革招生制度。现行的招生制度主要是为普通教育服务的。普通教育何时以及如何向职业教育分流,职业教育依据什么标准建立入学测试体系,需要教育职能部门加以研究并尽快出台政策。 思考二:中高职衔接实践中的课程不能衔接或不能有效衔接的困局亟待破解 我国的中高职衔接的实践始于上个世纪 80 年代,在未建成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情况下,一些省市先後开展了中高职衔接的实验。由于大多实践中高职衔接是中职和高职院校的非政府主导的自主衔接,因此,课程体系以及课程内容衔接成为了中高职衔接先行者考虑的主要内4容。现在
7、的中高衔接主要有两种模式,即“分段贯通式”和“一体贯通式” 。 “分段贯通式”所谓的分段贯通式,是指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独立开展教学,学生毕业後经选拔合格後进入高职业院校继续学习。 分段贯通式中高职衔接主要有对口升学、自主招生和高考招生,其中对口升学是主要形式。对口升学是指完成三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通过“3+x”招生考试,到专业对口的高等职业学院学习二至三年,最後取得高等职业教育文凭。对口升学是最符合中高职衔接内涵要求的。但无论那种形式,都存在课程不能衔接或不能有效衔接的巨大弊端,从而导致中高职层次递进培养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一体贯通式”一般指高职院校直接招收初中毕业生入学,学制五年,在
8、课程、教学等方面统筹安排、整体设计,毕业时取得专科文凭。由于是在一所学校完成中高职学业,所以课程衔接不成问题。但“一体贯通式”在中高职衔接实践中不占主流,在学规模小,对破解课程衔接困局不起主要作用,同时“一体贯通式”模式是否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柑障有待商榷。 思考三:中高职课程衔接不仅要重视知识技能衔接,更要重视职业素质的培养 课程是否有效衔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中高职衔接深度和广度的标尺,课程衔接作为中高职衔接实践的抓手和最终实现手段,表明了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实现的关键。对此问题,广大职教第一线教师和研究者做了广泛研究。统计表明,大多数研究者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衔接,对于职业素质以及如何培养职业素质未加以应有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