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现代社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作用摘要:企业要想更好地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及时准确地抓住发展机遇,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及经济效益,就必须要提高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认识程度,全面了解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基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 关键词:现代社会 人力资源开发 作用 一、人力资源开发必须要以人为本 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把人的智慧、知识、经验、技能、创造性、积极性当作一种资源,加以发掘、培养、发展和利用的一系列活动。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满足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所具备的特点是:能够给企业带来价值,稀有的或独特的、不为竞争
2、对手所模仿及不可替代性。作为资源中最重要的人的要素,企业是否具备有价值的、独特的和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则体现在企业内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上。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发展,则需要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使企业的人力资源能得到最大效度的发挥,这是一个企业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是“以人文本” ,即,要尊重人,正确的认识人的价值,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活动提高人的才能,增强人的活力或积极性。因为人的潜能是十分巨大的,企业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使企业能够健康快速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企业的人力资源的开2发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借助于教育培训、激发鼓励、科学管理等
3、手段,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做到人尽其才,从而实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目标。人力资源开发不但强调对个人活力的激发,而且还要建立团队合作的氛围,提倡团队的合作精神,增强彼此间的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使结构优化、种类齐全的人才群体成为企业现实生产力的源泉,以实现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整体水平的提高,来推动企业的全面发展。 在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同时要努力构造、创建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展现一个企业的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风貌,能够把员工的思想情感、命运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连,从而与企业同甘苦,
4、共命运。要满足员工的自然需求,注意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对员工的身体与心理的影响,制订出一种人人受到重视、受到尊重的有利于员工身心健康的人性化的劳动制度,使员工能够自觉自愿、身心愉快、充满激情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创造性的奉献。 二、正确认识并做好培训工作 企业要想更好地应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及时准确地抓住发展机遇,提高竞争优势,就要以投资的观点来开发和培养人才,为企业所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正确认识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为职工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培训,使职工与企业共同成长,提高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培训的内容应做到普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相结合,根据企业的需要对受训者进行特殊培训,广
5、泛吸引和招募高素质的3人才,通过给予优厚的薪酬待遇留住特殊人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掌握员工各自的特点、优势和特长,让员工各尽其能,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满足自身发展,为其发挥优势创造条件,并鼓励他们向更高的职业生涯迈进。总之,正确地认识并做好培训工作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企业不断创新、保持活力的源泉。 三、人力资源开发要融入心理学知识 积极的思想能够使人做出正确的行为活动,推动人的健康发展,主动地、自觉地承担起相应的工作责任和社会义务,为自己畅想的未来努力打拼奋斗;消极的思想则会阻碍人的发展进步,使人找不到生活、工作的意义,只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一生。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
6、力也在逐步增大。因此,在开发人力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融入心理学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对于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心理学知识来说,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了解他人的想法、判断他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利用心理学的知识来激励他人,帮助他人缓解内心中的各种压力,使员工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竞争和压力。人力资源开发部门要全面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以及所面对的各种压力,加强薪酬管理,在尊重人格、注重员工自身需要的基础上,赋予更多的人文关怀,调节员工的情绪,激发员工内心深处的干劲和潜能,让员工以愉悦的心情来投入工作,使企业处处充满生机和活力。 总之,要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和管理好人力资源,并做好培训工作,让员工为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提高竞争优势,不断发展壮大。 4参考文献 1马海鹰.浅谈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意义J.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2王钢,姜海宏,邢启.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 3秦秀娟,刘国忠.国企呼唤创新求变的人力资源管理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4刘俊.人力资源管理在电力企业发展中所起作用及强化方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