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摘要:长久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一直存在,但区域差异的不断扩大则是在改革开放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已引起政府部门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思考和研究。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不仅会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同时也关系着我国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如何有效健康地缩小区域经济的差异,以及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意义深远而重大。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异 原因 测度 对策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 区域差异是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的产生有着客观的原因,以下从自然环境、政策体制、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本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然环境 作为人类的生存和生活的基础,自然环境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着人类的生产活动,因而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地理结构、气候、水资源等环境复杂多样,各区域差异较大。地处江河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平原的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条件良好、水资源丰富及土壤肥沃,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保障;而处于高原山地及荒漠严寒地带的中西部地区,脆弱的自然环境,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 (二)政策体制 2国家政策体制对我国区域差异有着直接的、十分密切的影响。从1980 年以来,为提高效率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由平衡发展战略转向非平稳发展的战略。由此以来,因为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位置有着优势,工商业基础好,资本的边际效率相对较高,因此国家为了总体经济效益及整体经济发
3、展速度,经济发展重心开始向东部大幅度地倾斜。而相比之下,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中西部地区改革步伐缓慢。 (三)产业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最早获得开放政策和市场机制的受益者,东部地区吸引大规模港台华侨和外商投资,产业结构呈现出发展速度快、市场占有率高、经济效益高、投资回报率高的特点;然而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仍以投资回报率低、风险大、经济效益低的重机电及家电及农业等为主的制造工业为主。 (四)人力资本 在现如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长远而深刻。自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靠其高收益率及政策的优势,吸引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全国形成了大规模的自发性劳
4、动力区际流动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大量人力资源包括大部分熟练的技术工人和文化科学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流向东部地区,这种人才“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对东西部经济差异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二、区域经济差异的测度 区域经济差异可分为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相对差异是区域经济指标之间的比例,反映了不同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绝对差异3是区域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偏离距离,反映的是不同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量上的等级水平差异。在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中,学者们所采用的指标中,多以人均国民收入、人均社会总产值、人均 GNP、人均 GDP、人均城镇居民总收入、人均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消费水平、人均非农业人口消费水平以及人均
5、农业人口消费水平。在区域经济的差异研究法方面,主要是采用测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极差、标准差) 。采用不同的指标,选取不同的时间跨度、计算方法和地域单元,会得出不同的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问题研究的结论。北大的杨开忠教授是在对研究该问题的学者中首个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差异进行剖析的。在他的博士论文中,变差系数首次被用于计算 1952-1985 年间人均国民收人的相对差异,得出各省级区域之间的差异大致呈倒“U“型变动;东中西三个大经济带的变化大致上呈递增趋势,东北、华东、华北、西南、西北、中南六大区域的差异大致呈现“S”型;而总的趋势则是顺“U”型变化。 三、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思路 (一)要素
6、投入论 生产要素的流动可以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优化经济结构,它是进行物质生产所必需的一切来源。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现代技术、科学、信息、管理等进入生产过程,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吸引外区域的人才、资本等要素对于中西部来说特别重要。石书德等在分析内生增长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认为创业活动和知识流动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如何使人力资本得到足够的回报和获得充足的劳动要素,对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变得十分重要。在对中4西部地区进行投资时,应重点关注教育等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领域。 (二)政策调控论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从内地指向的传统均衡发展战略、沿海指向的不平衡发展战略、
7、新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均带有浓厚的政策色彩,多数研究者们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策调控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将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魏后凯认为国家在政策投入和资源分配上要调控好老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之间的关系,同时建议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采取相关优惠政策来改善中西部产业配套和投资环境条件。林毅夫等建议在制定缩小地区差距的社会经济政策时,要以提高落后地区市场发展和机会的能力为目标,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公众提供在不同阶段、基本的具有最终大致均等的、不同标准的公
8、共服务和公共物品,包括结果大体相等、全体公民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均等,同时尊重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权,对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具有重要意义。逐步地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医疗、养老和教育等公共服务体系;改革户籍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推进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建立并完善覆盖农村的公共财政体制等措施是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的途径。 (四)空间一体化 一体化学派认为,空间分割、封锁、差别待遇是制约优化空间分工、5发挥地区优势的关键,平等待遇、消除分割、按照分工要求来调整地区结构,是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过程,也是消除区域经济差异的关键所在。该学派的倡导者和代表杨开
9、忠认为,空间一体化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特殊政策,因为它可以发挥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统一大市场的规模优势,提出应建立统一的制度、交通基础设施和统一的市场,最终达到实现统一的专业化分工的城市体系的目标。 四、结束语 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不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逐步发展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及其内容逐渐丰富和完善,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的实际经济发展问题的解决更加具有科学性和操作性。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可以尝试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原由和构成进行分解,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竟争的框架下来模拟和研究区域经济差异,期待会有更多的更先进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曲鲁宁.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及其发展态势分析J.北方经济,2008 2李冀,严汉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演进趋势分析J.经济问题,2010 3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 64罗浩.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与不平衡发展的动态演变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 5金相郁.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格式实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 6尹伟华.张焕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的短期性与长期性分J.技术经济.2007 7马拴友.于红霞.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