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在寂寞处与世界共成一天朱良志,1955 年生,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美学与中国艺术观念的相关研究,深入挖掘传统美学的思想资源和内在脉络,并将之延伸到对艺术观念的探寻之中。著有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 真水无香等著作。 中国艺术是如何在静止的艺术形式中展现流荡的生命的? 人物 PORTRAIT = P 朱良志 = Z P:中国艺术不是一个静止的世界,而是静中求动,这在书法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以书法为例,中国艺术是如何在静止的艺术形式中展现流荡的生命的? Z:早期中国书法讲究书势。从东汉的蔡邕开始,书势成为书法中的重要问题。受到周易的影响,中国书法讲究气、动静、起伏,由此
2、构成一种动感。因此有人说, 周易的“阴阳之谓道”可谓中国书法的根本。也有人认为,中国书法如兵法,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其中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它通过线条、章法之间的组合而形成彼此映带、呼应的关系,这种内在的动感呈现为书法的内在流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书法不是静止之物,就像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所说的, “狡兔暴骇,将奔未驰” ,像一只狡猾的兔子被惊吓到了,正处于即将要跑还未跑之时,书法正是要把这种瞬间的张力显示出来。 2北宋以后,中国书法越来越疲倦于表面上的形式变化,开始不屑于表现阴阳互动和彼此映带的关系,因为很多东西实际上并没有这种映带。从黄庭坚开始,永字八法被破除、被超越了,中国书法不再是节
3、奏上、纯形式上的美感,而呈现为一种寂寥、萧瑟、脱略外在关系的艺术形式,通过表面静寂不动的东西来展现内在的活力。黄庭坚说, “书法当观韵” ,这已经不是一种表面上的韵意,而是富含着内在的味道。 P: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艺术时常体现对技术主义的拒斥,承载的是以无秩序为秩序的自然世界。然而现代生活本身就是一个精密而庞大的秩序体系。那么,在这种以道禅哲学为根基的意义世界被打破之后,我们欣赏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点在哪里? Z:自中唐以后,中国艺术呈现出越来越生命化、哲学化的发展倾向,与人的生命存在紧密相联。在当下,这种艺术精神的确有所削弱,但它依然存在。它融化在我们的血液里,凝固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构成中国人
4、之为中国人的东西,可以说,它是我们民族的胎记。 中国人对石头的赏玩就体现了这种文化血脉的延续。石头所表现出的趣味性,并不是人对某种物的欣赏,而是这个物表现为与人的生命相关的东西。比如,石头被视为一个本然的、去雕琢的、脱略形似、超越美丑、知识、分别的东西,石头成了人的整个生命的呈现。所以,中国人对石头的赏玩构成了中国人对天工趣味的态度。正如老子说的,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 P:中国画有一种萧寒和寂寞的画境,希望实现一种水不流、花不开的艺术境界。这与现代人的寂寞感形成一种鲜明的对照。如何理解“在3永恒寂寥的世界中,才会有真正的生机鼓吹”? Z:人都有寂寞的时候,想与人交流,需要人理解,发
5、现自己与世界的接续断裂了,被置于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境地,我们称之为寂寞,这是人的情感性流露。在艺术中出现的寂寞与这种寂寞有关,又有所区别。 中国艺术中所呈现的寂寞、寂寥的境界,是荡去所谓色相的外表,斩断人的外在因缘,使人从联系性的表象世界走出来,进入到一种我称之为“水不流、花不开”的非情感性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绿叶、涟漪或者碧波荡漾,没有物的外在存在形式,而是把人引向表面存在背后的世界,它让你体会,在世界的本然状态中有一种寂静,一种内在的真实。我们现在所见的世界,满眼都是绿色、香味,但这些东西都是暂时的、变化的,是变化中的一个过程,但并非世界最真实的东西。我们要从知识、欲望、情感的
6、对象中超脱出来,进入到这个非知识、非情感、非欲望的世界,也就是画境中的寂寞世界。实际上,这个世界中间什么也没有,也就是“山非山,水非水,花非花,鸟非鸟”的真实状况。与其说它在形式上构成了一个世界,倒不如说它让你忘记了一个世界;与其说它构成了一个物的存在,不如说构成了一个非物的存在。我们看柳宗元的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他不是在讲一个老翁在夜晚钓鱼的故事,实际上与此毫无关系,柳宗元是把这个意境悬搁成了一个世界,在这个近乎灭绝的世界中来展现真性的乍现。P:中国画境也有孤独之说,它与寂寥之境是否一致?是如何打通孤4独、真实、生命之间的关联的? Z:中国画境中的孤独
7、与寂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寂寞表达的是要脱离世界的表象,切断我们对这个感官世界的欲望和情感,而走向世界的纵深之处。孤独则更侧重于表现人的独立,不为外在事物所限制的生命尊严。 以八大山人为例,他口齿不清,且一生生活窘迫,这使他对人的存在之道有独特的理解。他通过艺术创作把孤独与独立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八大山人的孤独是一种对现世的感受,但他由自己生活的孤独而上升到整个人类存在的孤独,并把这种孤独感强化为独立不羁的精神,不肯为外在世界所牵绕、所羁绊。八大山人的很多作品中都表现了这种独立的生命尊严。他的孤鸟图里一枝枯枝从左侧倾斜而出,一只独眼小鸟,单脚站立在这枝枯枝的最尖处,带着倔强的眼神,伴随着凝定的
8、平静。曹丕曾说, “人生居天壤间,忽若飞鸟栖枯枝。 ”这不是在说人很可怜,而是一种对独立不羁的人格、人的本然状态的生命体验。 P:传统的中国美学不只是一种审美活动,而且是一种富含价值意义体系的生活方式。您认为,在技术主义盛行的情况下,中国美学是只能停留在审美层次,还是仍然有可能进入整个生命体验? Z:当代社会接受了西方化、物质化,这是非常明确的。在这方面我们损失了很多,不排除很大一部分人已经没有办法接触这样一个传统艺术世界了。但从整体来讲,中国传统的艺术世界仍然没有泯灭,仍然存在于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而且还是社会主流。 首先,我绝不认为当下的中国与古代完全割裂了,过去的东西还存5在,我们仍然处
9、于一个延续性的历史进程。虽然其间有一些割断,但并不彻底。我觉得这与人种、地域等都有关系,这种精神是凝固在我们的生命当中的。虽然如今我们面对着太多的西方元素,但这个社会的本质还是中国传统的内在文明:以汉字为基础,推崇自然本性,重视内在体验。它不是宗教性的,但又具有一种神圣感。它虽然不是一个严密的知识系统,但又有深邃的智慧内涵。从总体来讲,中国的艺术还是以表现中国的意涵为主,西方的元素只是嫁接到了中国文化当中。你看 20 世纪自徐悲鸿以来的美术界所呈现出来的作品还是中国的感觉。林风眠在法国待了那么长的时间,但他的作品还是中国的东西,那种意境、品质,以及对物人关系的理解,都是中国风味。又比如,曾梵志
10、画的是我们已经丢了的东西,但他身上的中国气息非常浓。我觉得这就是文化胎记的体现。 P:在朱光潜先生对审美态度的三重区分之上,您提出了第四种审美的态度生命的态度,这是否意味着,在以理性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社会中,中国传统的美学精神预示了另一种生活方式的可能? Z:朱光潜先生谈审美态度时,说人们对古松可以有三种态度:一是科学的态度,对古松进行科学的考察;二是功利的态度,就是打量这棵古松有什么用;三是审美的态度,把古松当作欣赏的对象。但我感觉到,在中国美学中还有另外一种态度:我既不是欣赏古松的美,也不是对它进行科学或功利的考虑,我来是与它构成一个完整的世界,人和古松共成一天,人与世界共同构成一个生命的境界,而不只是停留于外在的审美。这是中国美学中非常重要的东西,主要功能不在于实用和审美,而6是要安顿人心。中国美学讲境界的构造,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要创造一个人与世界共成一天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抒发自己的存在。这几乎构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思路。 在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不仅是简单的外在概念的堆积,而且是生活本身的展开。它不只是一种可能,而且是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体会到的当下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