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富春山居图 导演孙健君说,他非常迷茫初夏的中国电影市场热闹非凡, 致青春 、 中国合伙人等中等成本电影叫好又叫座,正当人们开始高呼中国电影的“中片时代”正在到来的时候,投资近两亿元的富春山居图却以一种另类的形象闯入了观众的视野。 坐拥刘德华、林志玲、佟大为等一线明星, 富春山居图的演员阵容不可谓不豪华,在迪拜七星级酒店、A380 客机、西湖山水间来回穿梭的镜头也不可谓不炫目,但逻辑不清、剪辑混乱、植入广告太多等硬伤却引发了难以计数的恶评。不过与此同时,这部“零好评”的“里程碑式烂片”在一片叫骂声中却票房一路走高,成为电影市场上一场无法绕开的奇观。 面对潮水般的恶评,该片导演孙健君先生倒是显得淡
2、定,他在微博上说, “欢迎观众开心吐槽” 。当人物记者问到“影片恶评如潮但票房却一路走高,是否做了负面营销”时,孙健君打断了提问:“你觉得呢?这个想法太幼稚了。 ” 人物 PORTRAIT = P 孙健君 = S P:很少看到其他电影制片公司的老板亲自上阵,投资人、制片人、编剧、导演,全都自己干,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S:因为我个人的出身和别的老板不一样,我实实在在是一个学艺术出身、做艺术出身的人。我过去的学习背景和工作经历一直都在第一线,从来就没有中断过。纪录片、形象宣传片、大型晚会,我全都自己执导过。其实我在公司里面担负的第一责任是首席创意官。 P:但是导演电影和导演大型晚会毕竟不一样。你觉
3、得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S:导演任何一种产品都需要四个方面的经验积累。第一是文学,第二是视觉,第三是声音,第四是驾驭人的能力。我觉得最难导的是晚会,比电影难,三四千个演员,很考验人。这种历练大大有助于我执导电影。但是电影可能要比任何其他的艺术形式更综合,对文学的要求很高,这次吐槽最多的也是我文学方面的问题,比如情节太破碎、剪辑凌乱等等,这方面确实是有问题。 P:据说这部电影完成融资的时候还没有剧本,你是如何说服投资方的? S:我们的主要投资方是中影集团和我自己,中影集团跟我合作了近20 年,看到我怎么做事怎么做人,我跟它合作的所有项目它都没亏过钱。我虽然没有剧本,但是我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商业计划书
4、,对于这个计划书他们不单单认同,而且信任我能够做成,就这么简单。 P:富春山居图投资 1.6 亿人民币,这毕竟是你的导演处女作,你为什么敢花这么多钱? S:第一个原因,小片风险更大。我做过专门的调研,中大投资的电影盈利的比例是 80%左右,小成本电影远远比这个低。第二个原因,我个人不擅长拍小片,我过去 20 年拍的都是大东西。我一贯认为大比小容易做,资金多,更容易得到各界的支持,影响力也大。这是我一贯的人生轨迹。我不建议所有人都去模仿。第三个原因是中国电影缺大片。 P:中国电影真缺大片吗?前些年所谓的中国式大片很多,后来观众并不买账,最近比较火的多是中等成本的片子。 S:我这人就是哪壶不开提哪
5、壶。最近的中国大片确实少了,但依然很缺。不是不缺,而是青黄不接。古装戏、武侠片、主旋律片,观众看腻了。按好莱坞模式拍,也不行,我拍这部片子一开始找了一个美国导演,他做了一套预算,拍个开场 15 分钟,2000 万美金出去了。我一看,对不起,拜拜,没那么多钱。那怎么拍?只能走另类路线。 P:另类路线具体怎么理解? S:我采取的方式就是用各种视觉奇观,制造各种极端心理体验。说白了就是多下猛料,料不但要猛,而且要多。观众觉得不适应,也很正常,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反过来说,假如我把它做得很通顺,全片无吐槽点,好评如潮,但是没票房,怎么办?我这毕竟是商业片,这么搞,以后再拍电影没人敢投了。 P:你是片子
6、被猛烈吐槽,所以顺着观众的评价做事后解释,还是制片过程中有意识地走这种所谓的另类路线? S:绝对是有意识做的,不是事后辩解。长达 3 年的过程中我所有的同事没有一个人赞同我的思路,说肯定要被观众骂,但是我不后悔。反正我牢牢把握住一点,守旧肯定没出路。 P:有观众统计林志玲出现了 24 种造型,这是所谓视觉奇观的一部分吗? S:没错。这个观众看得真认真。我就是用这种奇招、新招、怪招,给观众带来特别多的视觉体验。肯定是刺激了很多观众,所以他才会有强烈的反应。就像你刚开始喝白酒连连叫苦,喝多了也许还喜欢上了,以后饭局没白酒就不去了。 P:你给这部电影打多少分? S:整体上打分没法打,因为这是四五千人
7、次协同完成的产品,很难给一个概括性的分数。但是要从具体方面来说的话,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声音非常好,达到国际标准。3D 效果也是经过好莱坞技术鉴定认可的。摄影也相当不错。4 个演员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的,尤其是林志玲的表现应该是她所有影片里演得最好的。 P:那你不满意的是什么? S:不太满意的地方很多,比如整体结构上有问题,观众看不懂。因为剪片子的时候删掉了一个小时的文戏,补拍了 20 多分钟的武戏,接成这样一个跳跃感很强的东西。 P:这部片子里面广告植入的频率似乎太高了,干扰了正常的叙事。 S:广告植入确实有,帮助我们分摊一部分成本,全世界的电影都是这么做的。如果我不这么做,怎么能把成本控制到这么
8、低呢?好莱坞的人评估说我这部片子做出了 6000 万美元投资的效果,但其实只花了 2000万美元。话说回来,有些内容观众觉得是广告,其实不是,是为了满足人们观赏奇观的欲望。比如迪拜的七星级酒店、A380 客机,这绝对不是广告,别说拿人家钱,人家允许我拍就是烧高香了。 P:片中似乎有很多部经典影片的影子,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混搭在一起,很山寨,也很凌乱。 S:我从来没有刻意地模仿任何一部影片,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没有刻意地模仿谁,所以才导致这个片子中的视觉元素特别特别多。我们的创意毕竟有限,有其他影片的影子也是难免的。从这个角度来讲,观众说它是一部混搭片,也没错。 P:恶评如潮的同时票房一路走高,对于这种奇怪的反差你怎么看? S:我非常迷茫,这两天我接到很多导演和制片人的电话,他们也在为这个现象迷茫。观众骂得这么狠,为什么还是一波接一波地去看?反倒是一些好评如潮的电影,为什么票房反倒不行?这我真的不知道。这真是个奇怪的谜,需要大家一起好好思考。 P:你真这样认为吗?有人认为你们是在有意识地做负面营销,把片子炒热。 S:你觉得呢?这个想法太幼稚了。 P:难道不可能吗?请你回应一下。 S:我觉得这是一个特别幼稚的想法。难道有人愿意自己黑自己的电影吗?这不可能成为一种营销模式,我本人和公司和团队不可能这么做,这是自杀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