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新空间.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052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发经济”新空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银发经济”新空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银发经济”新空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银发经济”新空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银发经济”新空间.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银发经济”新空间随着“空巢化”现象的凸显,居家养老模式正在受到社会变迁的强烈冲击。面对巨大的老年市场和诸多政策红利的释放,养老机构将如何在“银色浪潮”中顺势而为? 今年 7 月 1 日,国家最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开始实施,这意味着“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将会得到更好的体现。 随着国内老龄人口的激增以及新一代生活方式的改变,维系中国几千年的“养儿防老”模式已经显得力不从心。当“以房养老”仍在襁褓中时,城镇化进程的加速、 “421”家庭结构的形成已使得“空巢化”现象凸显,家庭养老的几千年传统正在受到社会变迁的强烈冲击,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也成为主要养老模式。那么,谁将占领这个“银发

2、经济”新空间? 养老模式逐个数 据了解,2013 年中国 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 2 亿,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使“银色浪潮”的趋势日益明显,养老难成为一个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对于机构养老这一模式,国务院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 年) 显示,到 2015 年,全国要实现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 30 张。尽管机构养老被认为是未来的趋势,但在当前其所占比重却是最小的,多数老人还是会选择家庭及社区居家养老。 家庭养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养儿防老”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家庭养老成为最主要的养老方

3、式。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年轻人双职工、加班、出差等压力导致老人在家并没有得到妥善的照顾,而且家庭养老本身也缺乏及时的医疗保健服务。 “事业人士”与“孝顺子女”两种角色的冲突和博弈,在一定程度上对以血缘为依托的家庭养老模式产生了排斥。 社区居家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是兼顾家庭和社会的养老模式,其基本做法是:在城市各个社区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中心,老人仍然居住在自己家里,享受服务中心提供的营养、医疗护理以及心理咨询,并由服务中心派出经过训练的养老护理员,按约定时间到老人家中提供家务服务以及亲情服务(如陪护老人、倾听老人诉说等) 。可以说, “社区居家养老是一个无围墙的养老院” 。 机构养老。机构养老

4、由各地政府和民间资本兴建的各类养老院构成。虽然这一养老模式在我国目前发展还不够成熟,但机构养老以市场和服务为导向,摆脱了传统政府和社区投资能力不足的困局,经营灵活自由,能够迎合高端养老市场的需求。 成长的烦恼 推广困难重重 一方面, “百善孝为先” 、 “四世同堂”等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难以步入“社会养老” ;另一方面,养老机构的推广目前看来仍困难重重。 一是养老机构的中低端经营与违规运营导致服务供应不足,一些养老机构床位低于规定要求,存在多位老人合住一居室的现象。场地设施、环境卫生、医疗保健服务都达不到基本要求,老人群体生活状况甚忧。 二是服务项目单一,难以提供高层次服务。相对美国、德国、日本

5、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机构服务项目,我国目前提供的服务内容还很不丰富,主要集中在住和吃的物质保障,而康复、娱乐、继续教育和社交等精神享受没有得到满足,高层次的人性化关怀较缺失。 三是养老专业人才缺乏。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大多是“5060”下岗人员、农村妇女或外来打工者,他们没受过专业的服务培训,工作稳定性也不高,而且机构养老的管理人员和义工团队相当缺乏。 软服务是短板 据了解,机构养老的产品和服务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 满足生理所需的设施和满足精神所需的服务。根据养老机构的定位不同,基础生活设施的层次也不一。低端的养老机构主要提供一般的住宿膳食及基本的医疗和娱乐设施;中高端的养老机构除了提供舒适的住

6、宿环境,还有营养均衡的膳食、配套的医疗室和医师,以及形式多样的康乐设施,比如音乐室、游泳池、书报室、教室等。 目前,老人所需的精神服务是养老机构的短板。由于受市场导向的影响,养老机构根据收费提供相应的服务水平,收费较低的养老机构提供标准化服务,而不重视老人的价值开发;收费较高的养老机构则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注重老人人生二次价值的再度开发。这也是机构养老模式需要同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协同发展的原因。 养老机构如何顺势而为 面对诸多政策红利的释放以及自身存在的成长困境,养老机构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开始思考将养老市场向“福利性与产业化并举”的方向转变。 丰富养老产品的开发。养老的适度产业化重

7、点在于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比如,养老机构可以在全国各大城市,通过连锁经营模式发展老年人特色用品专卖店,包括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和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 。在饮食方面,除了保健品,低糖、低盐、低脂等属于老年人所需的特殊食品,也具有相当可观的前景。 事实上,目前我国市面上适合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比较少,养老机构开发老年产业链的空间还很大,比如医疗服务、家庭服务、保险服务、养老地产服务、旅游服务甚至老年大学再教育服务等。近日,江苏省欲将旅游休闲逐步纳入养老福利,这将使得“旅游养老”热潮逐渐转变为“银发经济” 。 创新养老服务体系。服务是

8、机构养老相较于家庭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的竞争优势所在。首先是服务设施的创新,要突破传统的养老机构主要设施集中在住宿膳食和日常活动场所的局限,为老人量身定做一些康乐设施。其次是服务理念创新,入住的每位老人都应纳入护理视线中,时刻关注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根据老人的实际需求提供个性化护理。最后是服务方式的创新,建议提供 24 小时专业人员的护理服务,根据医生建议照顾生病老人,按照老人的个人意愿或规定的食谱提供膳食服务。多来源储备养老人才。建设专业的人才队伍对养老机构的发展十分重要,在今后的养老人才培养上可以考虑三个方面:一是专业的养老服务人员,他们应该是养老机构的固定人才,需要重点培养,不仅要为他们

9、提供继续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更要使其提高综合素质。二是专业化的社工人才,社工的建设应该走专业化、职业化道路,加强对相关人才的认定考核工作,让社工持证上岗。三是志愿者队伍,养老机构要加强对志愿者服务人员的宣传和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考虑设立慈善基金会,以帮助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表彰优秀的志愿者。同时,还可以广泛建立高校青年公益团队,让人数庞大的学生团体拥有固定的为老年人提供志愿服务的平台。 随着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居家养老的“空洞”与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 “异地养老” 、 “互助养老” 、 “企业养老” 、 “公寓养老”等新形态层出不穷。日本一些在地方财团法人支持下建立的私人投资性质的养老院,以

10、灵活的运作方式为不同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多种服务。如高龄者公寓Stela 定期举办各种讲座,开展长、中、短期各种不同内容的教育活动,比如技艺类(茶道、书画、插花、烹饪等) 、保健类(医药常识、营养、保健等) 、科技类(电脑、科技讲座、生活资讯等) ,以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并体现他们的自我价值。 根据中国老龄委提供的数据,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每 100 位老人需要5 张养老床位计算,全国共需养老床位 800 万张,而目前仅能供应 266 万张。巨大的市场缺口以及国家出台的鼓励支持政策,给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本提供了进入养老产业的机会,机构养老正在成为占领“银发经济”新空间的中坚力量。 (作者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外国语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