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造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高地人才、智力的密集及利用程度已成为决定一个地方发展速度的重要先决性因素。就我市而言,素有“大学城”的美誉,拥有 11 所高等院校,20 余万在校师生,占保定城区人口的五分之一。如何发挥好高校优势,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关注。为此,我们组成联合调查组,围绕高校如何服务我市经济发展进行了调研。 一、驻保高校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日益凸显 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特别是近两年来,驻保高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成为推动我市科学决策的“智囊团” 。早在上世纪 70 年代,河北农业大学就以承担“河北太行山区开发研究
2、”项目为契机,在我市西部山区建设了一批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开创了山区开发建设的新模式,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此外,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河北金融学院等高校分别承担了打造“低碳保定” ,推进节能减排与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研究 、 加强文化强市建设研究 、 保定市“十二五”金融产业发展规划等一批重大课题研究,有力地服务了市委、市政府的科学决策。 (二)成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提升产业上助推。近两年来,驻保高校积极为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二是在技能培训上助推。河北农业大学在 2001 年就成立了科教兴农中心,配备了 30 名专
3、职推广员,每年投入 200 多万元,长期从事兴农、扶贫和技术骨干培养工作。三是在服务企业上助推。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分别与天威、乐凯等百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签署 160 余项技术合作协议。 (三)成为我市人才的“摇篮” 。据统计,近年来驻保高校就培养各类毕业生近 14 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近 8 万人,硕士研究生 6 千余人,博士生 346 人。每年有近万人留在保定工作,成为支撑我市三大主导产业及其它各个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四)成为我市名城效应的“放大者” 。每年新生入学和毕业生离校,特别是庞大的亲友团,把感受到、经历过的保定人文、历史、经济及社会发展现状等信息广泛向社会进行
4、传播,这无疑对提高保定的知名度起到了“扬声器”的作用。 二、驻保高校自身也得到较快发展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近年来,驻保高校在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高校自身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一)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目前驻保各高校本科专业达到 335 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 37 个,博士后流动站 15 个,博士授予一级点 8 个、二级点 69 个,硕士授予点 245 个。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一是生源持续增加。调查显示,仅 2008、2009 两年,驻保高校就招录新生近 10 万人,其中硕士研究生5741 名、博士生 213 名,较前三年分别增长了 3.3%、8.4%、2.6%。二是就业前景更
5、加广阔。近三年来,我市累计有 2533 家企业与驻保高校提前签订用人协议,吸收毕业生 1 万余人。较好的创业环境和毕业生就业率为驻保高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三)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增强。2007 年以来,驻保高校共承担“863”、 “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130 项,省级科研项目 629 项;申请专利 225 项,其中发明专利 160 项,获授权专利 65 项。(四)创新发展的理念明显增强。一是优化调整学科设置。去年以来,驻保高校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形势和需求,新增了新能源、汽车设计等专业 8 个,删减合并专业 2 个,培养了一批“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二是推进校企合
6、作。近两年来,驻保高校直接参与或服务的企业达到 409家,与重点企业共建了 20 多个研发机构,承担或合作项目 428 个,技术服务项目 241 个,面向企业开展技术培训 7 万余人次,获得企业科技服务经费高达 2629.5 万元。 三、制约高校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一是封闭办学,眼光向上。当前,尽管高校在开放度、外向度等方面较之以前有了很大提高,但多数高校仍只是重视与上级教育机关及各高校间的联系,轻视与地方政府、企业间的联系。学术研究多,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匹配课题研究少,满足上级需求多,与地方结合、对接少。二是只重研究,不重市场。据了解,我市高校每年都在科研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7、,但成果的实用性却不高。参研人员往往只重视成果在刊发上的转化,忽视成果的市场转化。三是学用不一,用学脱节。虽然我市每年都有近 4 万人的毕业生队伍,但其所学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率却不足 30%,相当一部分学生只重理论、不言实践,只重老套、不言创新。 四、加强政校、校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的路径选择 (一)建立政府启动机制,搭建高校与地方互动平台。建议成立政校合作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市政府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各高校校长担任,市财政、国土、规划、公安、发改、教育、人事、科技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负责综合协调和具体工作开展。当前主要应开展好四项工作:
8、开展定期互访活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开展定期研讨,重要决策征询制度。 (二)建立校企互动机制,搭建高校与企业合作平台。一是将校、企合作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项目推介。建议市政府每年组织驻保高校开展一次科研(专利)成果发布会,或开展科技服务周(月)活动,搭建向企业推广最新专利技术和科研成果,促进成果的推广和转化的平台。三是设立专项基金。有关部门要在校企合作项目梳理的基础上,对校企合作的项目提供一定数额的资助或补贴,以便于激发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三)建立技术推动机制,搭建高校智力引进平台。建议加大四个中心建设。一是可依托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人才、技术等优势,在我市北部建立医疗医药研发中心。整合高校医药科研资源,解决我市城区北部缺医少药的问题;二是利用华电人才技术优势,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争取在高新区建成多个国家级研发中心、检验中心和实验中心,用“保定标准”引领“保定制造” ;三是依托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软件科技园区,大力发展软件、动漫及相关产业,打造保定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四是依托保定学院、河北金融学院、保定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职业技术教育优势,创建大型职业教育培训中心。积极推进科技园与工业园的“双转移” 、 “双联姻” ,从而加快我市“又好又快发展,强市兴县富民”步伐。 (作者单位:保定鑫丰商贸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