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沧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4097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1.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沧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2018年沧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2018年沧州本级一般公共预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亲,该文档总共1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1 - 2018 年沧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 - 2 - - 3 - 第一部分 2018 年财政经济形势 1 财政经济形势 2017 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在市委正确领导和 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狠抓重点,破解难点,打造亮点,较好完成了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全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 2018 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做好全年财政经济工作,既 面临严峻挑战,又面临重大机遇。一方面,受 国家减税降费力度加大

2、、 大气污染治理 等不利因素 影响,部分行业尤其是传统行业面临一定困难 ;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低位运行,炼化企业生产规模长期徘徊,“一油独大” 的产业结构,造成对 石油开采和加工业的依赖性较重, 税收收入稳定增长的基础不稳固。 从支出看,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民生政策提标扩面等财政刚性支出需求大幅增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但 更要看到另一方面, 中央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 支持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 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推出 落 实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等政策措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沧州沿海、港口

3、、区位、交通、土地等- 4 - 综合优势突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不断积累 。 综合分析我市财经形势, 2018 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增长 7.5%。这是 立足于我市协同发展等重大机遇和独特区位优势,立足于加快 建设 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目标, 本着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既实事求是、又积极稳妥,既贯彻稳中求进的工作 总基调,又体现 高质量发展的原则, 统筹考虑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满足社会发展与民生 刚性支出的需求。 - 5 - 2 预算管理主要政策及保障措施 一、编制 2018 年预算的总体要求 国务院印发 2018 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通知 ,总体要求是 :收入预算

4、要实事求是 ,积极稳妥 ,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充分考虑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等因素影响。支出预算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力支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重点领域改革,特别是支持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注重财政支出绩效,坚持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效益优先,努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强资金统筹,强化项目审核,全面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突出 财政资金公共性和普惠性,按照量力而行的原则合理确定财政支出标准,严格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于市场 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竞争性领域,财政资金原则上不再安排, 加强跨年度预算平衡,防范化解财政风险,积极稳妥化解累积的地方债务风险,有效防范

5、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坚持遏制隐性债务增量。 省委省政府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出要求: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合理划分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研究省对市县财政激励约束办法,有效调动市县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积极性。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围绕促进高质量发展和保障民生优化支持结构,加大预算信息公 开力度,逐步使绩效预算管理覆盖所有财政资金。改进财政投入方式,规范 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 6 - 目管理,着力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完善水资源税征收方式,开征环保税。 二、 2018 年预算管理保障措施 (一 )着力推进依法理财。 结合贯彻预算法、新预算法实施条例等各项规定,提升我市预算管理的法制化

6、水平,依法行使行政决策权和财政管理权。进一步强化预算约束,严格按法定时限下达资金,按规定用途拨付和使用财政资金,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重点关注扶贫、养老、科技等财政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依法加强税费征管 ,创新税源管控模式,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偷逃骗税行为,切实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二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强化贫困县涉农资金统筹使用,瞄准特殊贫困人口精准帮扶,提高资金精准度,推动可持续稳固脱贫攻坚。不断加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低保医疗保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补助标准, 振兴中医药事业,做好重大

7、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 进一步做好军队退役人员政策落实保障工作,研究建立长效机制,增强民生政策的可持续性;大力推进教育发展,重在义务教育 经费保障机制, 推动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培育基层“文化干细胞”,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围绕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做好资金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三 )着力落实积极财政政策。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以供给- 7 - 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认真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积极优化财政政策,创新资金使用方式,集中财力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促进新动能加快成长。 在“争”上下功夫,继续开展争取项目资金试点活动,密切关注国家政策方向,精

8、准谋划承接平台和抓手, 争取上级在转移支付、债券额度、改革试点等方面加大 对我市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认真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支持“三区同建”,开展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化经营、坑塘治理、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探索建立涉农资金统筹长效机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 (四 )着力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认真贯彻加快建立现代化财政制度要求,优化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机制,巩固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成果,改进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强化绩效结果应用,抓好市县绩效改革对标工作,推动改革全面落地。深化地

9、方财政体制改革,根据中央、省改革部署,逐步理顺市以下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密切关注中央税制改革动向,全面落实各项改革部署,着力完善地方财政收入体系;进一步总结完善水资源税改革试点经验,全面开征环境保护税,做好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准备。 (五 )有效防控财政运行风险。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严格政府债务限额管理,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规范运用新型融资模式,严禁违法违规融资担保,严禁以政府投资基金、 PPP、政府购买服务等名义变相举债,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 8 - 制,督促高风险地区做好债务风险化解相关工作,逐步 降低债务风险。密切关注基层财经运行,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加强收

10、入、支出、库款状况监控分析,及时识别、预警、处置风险,保障各级财政平稳健康运行。 (六 )切实维护财经纪律。 加强对重大政策落实及重点资金使用情况的绩效监督,对巡视、审计和监督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落实,健全长效机制,规范理财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对违规违纪行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进一步加强预算公开,严格落实公开要求,主动接受人大和社会监督,提高财政政策资金使用管理透明度 ,使 财政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 - 9 - 3 2018 年预算安排指导思想和基 本原则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 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 建设创新驱动经济强市、生态宜居美丽沧州目标, 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重

11、大机遇,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创业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 ; 大力推进“三区同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支持生态环境建设,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新财政支持政策,健全跨年度滚动预算编制机制;坚持依法理财,推进绩效评价结果应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三大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遵循原则: (一)依法编制预 算。全面落实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严格预算收支范围,全面盘活财政存量资金 ,加大资金统筹力度 ,强化预算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推进预算公开,按照法定程序完善预算编制流程,切实提高预算编制的规范性。

12、(二)深化财政改革。 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改革部署,突出财政资金公共性和普惠性,严格控制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对于市场 能够有效配置资源的竞争性领域,财政资金原则上不再安排,确保高质量发展。 (三)突出重点。坚持有保有压, 按照“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保还债、保重点”原则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重点保障 市委 、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 足额安排偿债资金 ,着力支持 脱贫攻- 10 - 坚、污染防治、 乡村振兴战略(三区同建)、港口建设和“十八项”民生工程 等重点工作。 (四)绩效导向。强化绩效理念、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推进全过程绩效预算管理,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政府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加快建立绩效导向的预算分配制度,确保支出绩效明显提高 。 (五)厉行节约。认真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国务院“约法三章”和勤俭节约各项规定,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 严肃财经纪律,强化预算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销售管理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