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清尘 微力大义.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1148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爱清尘  微力大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大爱清尘  微力大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大爱清尘  微力大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大爱清尘  微力大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大爱清尘  微力大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爱清尘 微力大义两年中,他们在艰难中起步,在艰难中成长,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的宗旨,呼吁全社会关心和帮助着尘肺病农民工这个特殊的群体,让他们重燃生命的希望,重拾生活的尊严。 2013 年 6 月 20 日,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大爱清尘基金,在北京举行以“我们在一起”为主题的两周年慈善会,感恩所有捐助和支持过大爱清尘的爱心人士。 大爱清尘基金,成立于 2011 年 6 月 15 日,由著名记者王克勤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共同发起 “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 ,是专项救治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缺失救助与关心的中国患尘肺病农民的公益基金。基金由新浪网、腾讯网、搜狐公益、支付宝

2、公益、天涯公益等机构核心支持,2012 年 3 月,经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批准成为独立基金。 从报道到救援 作为一名从业 20 多年的新闻记者,王克勤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就接触过尘肺病人,几年前张海超 “开胸验肺”事件和甘肃古浪县 124位农民工集体患尘肺病事件,让尘肺病再次进入他的视野。 2009 年 12 月,甘肃当地媒体记者火兴才打来电话,说甘肃省古浪县有一百多个农民工集体患上尘肺病,已有数人死亡,其他人的情况也很糟糕。农民工求助媒体,期望王克勤所供职的中国经济时报能给予关注。经过中国经济时报和当地媒体的调查,2010 年 1 月 20 日,甘肃“尘肺村”调查发表。但是,尘肺病村民的

3、境况并没有因此得到多少改善,而病情恶化死亡的消息不断传来。王克勤认为,此事仅靠一家媒体推动舆论声势,其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给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其他媒体的同仁打电话求助,期望大家一起来关注报道此事。为促成更大规模的舆论,他还写了推荐信给央视焦点访谈栏目。 尽管如此,他依然感觉对于一件拯救这么多人的事情而言,这样的力量还很不够。于是,他想到当时刚刚兴起的更强大的社会动员平台微博。2010 年 12 月 20 日,他在自己的新浪微博上连续发出内容相似的三条微博进行呼吁:“甘肃 124 名尘肺病农民工,面临死亡威胁,5 年死 8 人,现 5 人危重,估计难过年关,渴望媒体及社会各界给

4、予帮助。 ” 这条微博得到网友高度关注,转发达 2598 次,微博随即产生了连锁反应:第二天,即有人与农民代表联系,为其赠送手机;有人帮助农民代表开通了微博。第三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采访报道便播出来了,接着其他的媒体也开始跟进。许多网友热切地在微博上与他进行交流。其中,有一个名叫“北京厨子”的网友确认这一事实后,提出想去甘肃古浪组织对这个群体的救援。 微博,成了救援尘肺病农民的最大平台。 2010 年 12 月底, “大爱清尘”最早一批志愿者“北京厨子” 、记者火兴才及兰州老令等众多网友到达古浪,通过微博呼吁,更多的网友也紧随前往。一场“拯救 124 位古浪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启幕。 之后

5、,他们的访问、微博报道成为了当时的微博热点。此时,已有数家媒体全面介入采访。很快,古浪尘肺病变成了舆论热点。 “北京厨子”等志愿者开始通过网络筹款,并组织患者到北戴河医院进行洗肺救治。 在媒体的强大舆论压力下,甘肃省社保厅在接受焦点访谈采访时,表态要启动 600 万元进行紧急救助。2011 年春节后,甘肃省政府正式决定由政府筹集专项基金 1108 万元,接收古浪全体尘肺病农民的救治工作。 参与甘肃古浪救援的志愿者很多,有一位是来自四川的志愿者邓江湖,春节后,他接到四川乐山尘肺病患者的求助信息,于是开始着手救治工作。为了帮助这个群体救援,记者火兴才联合兰州老令、释定融等网友前往四川进行志愿服务。

6、于是对四川乐山的尘肺病人的救援工作在2011 年 2 月中旬正式启动,到 3 月 15 日,仅仅一个月筹集善款 25 万多元。 从公民个体救援到 项目化组织化救援 王克勤说,随着公民个体自发救援的进行,公民个体救援的缺陷与困境开始影响到救援工作的进展。在现行制度框架下表现为:第一,个体志愿者身份不合法,在政治上一直存在着不安全因素。第二,公民个人公开筹款存在的法律问题更为突出:法律上不具有合法性,会被认定非法集资或欺诈等;个人账户缺乏公信。第三,资金管理缺少监督体系。如四川乐山最初指定向尘肺病农民刘光枢个人银行帐号进行捐款,当款项达到 1 万多元时,刘坚称此款是属于大家捐给其个人治病的,不提供

7、给群体实施救治;而志愿者开设账户同样会给志愿者个人带来风险。 基于以上种种原因,他便产生了发起成立规范的救援组织的想法,这是“大爱清尘”项目的最初思想来源。 正当王克勤苦苦探索推动路径之际,搜狐公益的朋友找到了他,并联络了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于是,由王克勤团队与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联合发起,搜狐公益、腾讯网等媒体全力支持的“大爱清尘寻找救助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于 2011 年 6 月 15 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大爱清尘成立两年来,本着“能救一个是一个,能帮一点是一点”的宗旨,依靠分布各地的志愿者为尘肺农民工提供帮助。按照获得患者信息、志愿者探访核实、筛选符合救治条件的患者、安排患者入院、志愿

8、者入院探视、治疗完成患者出院的流程,对尘肺患者进行救治。除关注尘肺农民工治疗事宜外,还尽量协助他们解决生活问题,以及帮助贫困尘肺农民工子女免于失学。 “托孤母亲”杨能芬 在“大爱清尘”2 周年慈善会现场,请来了一位不幸的尘肺病患者,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她遇到了“大爱清尘” 。 杨能芬,一位来自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的农民。丈夫因尘肺病去世,自己患尘肺期,还有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去年 10 月中旬, “大爱清尘”发起人王克勤到四川探访入院患者,当时在医院治疗的杨能芬听说后,找到王克勤,请求“大爱清尘”救救她,并希望通过媒体寻找可以抚养她的两个未成年孩子的好心人。11 月, “大爱清尘”将病情危重的杨能

9、芬纳入紧急救治,为她发起网络求助,共募集善款近 10 万元。在四川、贵州当地媒体陆续报道后, “托孤母亲”杨能芬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12月 22 日和 23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连续两天报道了杨能芬的故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后,当地政府启动临时医疗救助措施,对杨能芬一家进行救助。 “杨能芬是大爱清尘成立两年来,介入并成功发动社会力量救助的典型案例。 ”王克勤说。 “杨能芬仅仅是诸多尘肺患者中的一个。现在她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救助,生活有所好转,但还有更多的尘肺农民工被遗忘在社会的角落。因此, “大爱清尘”绝不应止步于个体的救助,而是希望通过我们的持续呼吁,推动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和救援

10、办法,从源头上解决尘肺病人的医疗和生活救助问题。 ” 全社会共同关注 基于诸多社会因素, “大爱清尘”项目启动两年来进行得一直很不容易,但王克勤及其志愿者团队始终顽强地坚持着。两名专职带薪志愿者,在北京租着一间不到 100m2 的工作场所,每个月合计支出不到 1.5 万,这就是“大爱清尘”项目所有的办公经费。 可喜的是,两年来, “大爱清尘”在全国已拥有湖南、甘肃、四川、重庆、陕西、广东、安徽、贵州等 18 个工作区站,2200 多名志愿者义务为这个项目工作。基金得到了来自广大社会公众、爱心企业的捐助,截至 2013 年 6 月 15 日, “大爱清尘”已筹集善款 880 余万元,累计救治患者

11、 702 人,发放制氧机 231 台,助学 262 人,发放爱心包裹 1000 多个。 2012 年, “大爱清尘”基金共启动了中央财政专项、老牛基金、沁和能源等五个专项救治,并在云南水富、四川峨边开创了和地方政府协作模式;还积极寻求与陕西狮子会等公益组织或企业合作,发起尘肺患者子女阳光助学、尘肺患者家庭生活救助等行动,建立起系统的救治体系,形成“救命、助学、助困、救心”的完整系统。 今年 6 月, “大爱清尘”发起首个“世界呼吸日”活动,将每年 6 月15 日确定为“世界呼吸日” ,活动得到社会知名人士和众多网友的积极参与。作为微公益的代表项目之一, “大爱清尘”创办了“两报一刊一网四微”

12、,实现了立体传播;通过持续的预防宣传,实现了尘肺病较大范围的社会知晓。 在“大爱清尘”两周年慈善会现场, “1 元钱挽救生命 5 小时”网络捐款平台启动。按照尘肺患者做一次洗肺手术大致所需费用, “大爱清尘”确定了每人不超过 1 万元人民币的救治标准。尘肺病虽然不能根治,但通过治疗,可以缓解症状。根据大量探访资料估算,1 万元的救助可以挽救尘肺病患者 35 年的生命。基于此, “大爱清尘”提出了“1 元钱挽救生命 5 小时”的概念,意在以“微小的个人代价换取对弱势群体生命的救助” ,让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用捐赠 1 元钱的绵薄之力,参与挽救尘肺病人生命的行动。 此外, “大爱清尘”还通过成立农

13、民工尘肺问题研究中心、举办研讨会、寻找全国两会代表提交尘肺患者救助的提案等行动,持续推动建立全面的企业、政府监管部门履责机制,参与推进从地方到国家层面的尘肺病相关制度之建设,争取从根源上消除尘肺之痛。 在慈善会开场致辞中,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胡广华秘书长表示:“大爱清尘是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众多项目中最出色,最出彩的一个。 ”“我的家乡在湖北农村,如果不是高考离开农村,我也会来城市打工,也许也会得尘肺病,所以关注尘肺病农民工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 王克勤则动情地感慨道:“两年来我们经历过很多,但我们坚持下来了。我们聚合了大量有爱心的人,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奉献人力物力财力心力,越来越多的人在关注大爱清尘和尘肺病农民工。从前,尘肺农民工无人问津, 大爱清尘启航以来,给他们带去自由呼吸的可能、尘肺群体的广泛认知、还有政策的改变。 ” “我最大的期望是,中国能像欧美国家解决 19 世纪尘肺病问题那样,由国家整体接盘 600 万尘肺病农民工的救治和生活保障问题,让生活在底层的尘肺病农民兄弟活下去。我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 编辑 海 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