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财政.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1682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财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财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财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财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财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地方政府行为与土地财政摘要:近年来, “土地财政”问题在我国愈发严重,逐渐引起学者们的重视,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和地方政府的晋升激励,但是与此相关的研究杂乱无章,致使其具体成因和带来的社会影响仍无定论,本文整理和介绍了现有的土地财政和地方政府行为的文献,希望能为今后相关学者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政府行为;土地财政;文献综述 一、 引言 “土地财政”问题基本是一个专属于中国的问题,目前国外系统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在目前的中国, “土地财政”现象十分突出,但是从研究结果来看,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证,看起来都比较杂乱,学者们的各种方法的研究结论也经常相悖。 我在这里整理和介绍国内“

2、土地财政”的相关文献,尽量准确完整的介绍各种研究的方法和结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各项研究的优缺点也进行了分析和评述,希望能为今后更加深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帮助。 二、关于土地财政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对“土地财政”概念的界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所有权和管理权获取收益进行的财政收支活动和利益分配关系(程瑶,2009) ,这个定义囊括了土地相关收入的收与支两个方面。但是由于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土地所获取的相关收入基本都作为预算外的收入方式存在,所以其的支出方式并不固定,不仅仅是用在土地相关事务方面,所以对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讲“土地财政”主要强调政府依靠土地出让获取财政收入和相关税收收入,

3、对于支出方面基本忽略。 三、 土地财政的成因分析 目前国内普遍的认识就是 1994 年的财税体制改革是造成今天土地财政问题的根源之一,分税制改革导致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不匹配,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不得不实施土地财政(周业安,2000) 。而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土地财政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政府行为。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央的放权和分权制改革,地方政府逐渐成为一个经济利益相对独立的主体,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仍然是一个政治高度集权的国家。对地方政府的政治考核激励主要有两种,一是以 GDP为主的政绩考核机制,二是(基于民意调查基础上的)官员任免制度(王永钦等,2007) 。晋升激励使得地方政府官员有着非常强的

4、政治动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周黎安将其称之为“晋升锦标赛” 。在“晋升锦标赛”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获得晋升的方式通常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发展经济促进 GDP 以获取更多的税收收入;第二种方式是增加非正式的资金收入,在解决财政困境的同时也可以通过贿赂上级来增加自己的晋升机会。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官员换届制,地方政府的目标相对于社会的目标更加短期化,其更加会注重短期内能在经济增长上获得效果的工作,所以地方政府采取第一种方式的动力不强。而预算外的资金基本都有地方政府掌控,灵活性较大。再加上不管是对于政绩考核还是民意调查,中央政府和当地民众都是处于信息劣势,这就造成了地方政府不遗余力片面追求经济数量

5、的高增长,并不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吴群、李永乐,2010) 。 由于地方经济增长的源泉在非农产业,财政收入来源主要是第二、三产业,所以片面的依赖 GDP 作为政绩考核指标促使政府实行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陈钊,陆铭 2004) 。 土地管理法规定,只有地方政府有权将农业用地征收、开发和出让,并且在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征收农业用地的补偿费用成本要远远低于其收益。被征用土地收益收益的分配格局是地方政府占 20%30%,企业占 40%50%,村级组织占 25%30%,农民占 5%10%(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经济调查总队,2005) 。于是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收大量农业用地,这些土地

6、一部分通过农地非农流转以“招、拍、挂”的方式在土地二级市场出让,一部分作为砝码,用来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借此扩大税基增加收入。并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迅速增长的建筑业、房地产业等营业税收入全部属于地方。地方政府在此过程中实现了财政收入与地方经济双增长(周飞舟,2010) ,为自己在晋升锦标赛中取的领先增加砝码。 四、 土地财政的影响 (一)正面影响 “土地财政”也从提高地方政府积极性、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加、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杜雪君、吴次芳等,2009)三个方面推动着经济增长,并且“土地财政”带来了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拉动是显著为正的(张军等,2007) ,也在一

7、定程度上助推了地方政府发展第二、三产业的积极性,扩大了税基,促进了税收增长(曹广忠、袁飞、陶然,2007) 。 (二)负面影响 张双长、李稻葵认为“土地财政”推高了房价,地方政府具有推动房价上升的内在激励,房价越高地方政府的效用就越大,中国式的土地财政必然推动房价持续上涨,从而降低居民个人的效用引起社会的不满。但是,这两者的关系类似于“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非常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再一点土地财政会造成耕地的大量流失,而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依赖土地财政的经济增长模式将不可持续, “土地财政”模式使经济增长方式过度依赖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内需的作用被进一步弱化,固化了消费疲弱的经济格

8、局。 另外,在征地和招商引资过程中容易产生政府官员腐败(王永钦、陆铭等,2007) ,土地财政的出现降低了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积极性,造成了改革的拖延。 五、小结 从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土地财政”在我国具有相当的贬义色彩,笔者认为“土地财政”本身并没有错,其仅仅是经济发展阶段所采取的一种必然的方式,问题来自于经济发展对其的过度依赖,我们的最终目标并不是要彻底消灭“土地财政” ,而是使其步入健康的轨道上来。目前我国学者对“土地财政”问题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财政体制、政府行为和金融体制等方面,但是由于目前相关数据取得有一定难度,所以大部分研究基本局限于规范性分析,缺乏数据的佐证。另外,对于土地财政的研

9、究仅仅是从财政体制、政府行为、金融体制等一些局部进行的,缺乏将“土地财政”放在整个中国市场改革的大环境下进行的相关分析。对此,希望今后能出现更多相关的研究。 (作者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双、李稻葵。 “二次房改”的财政基础分析基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视角J。财政研究,2010, (1) 。 2王永钦、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J。经济研究,2007, (1) 。 3周飞舟。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6, (6) 。 4周飞舟。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 (3) 。 5张晏、龚六堂。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与中国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 ,2005, (10) 。 6周业安。县乡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对策J。管理世界,2005. 7吴一平。财政分权腐败与治理J。经济学(季刊) ,2008, (3) 。8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 (7) 。 9陈志勇、陈莉莉。 “土地财政”缘由与出路J。财政研究,2010, (1) 。 10朱秋霞。中国土地财政制度改革研究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11葛孚义。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