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的实践与思考【摘要】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推进农村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其的重要内容。本文拟结合现有农村的金融资源,研究探索构建“农户、农金、担保、补偿、政府”五位一体的农村金融支农体系。并从对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必要性的认识出发,结合近年来张家口市的创新实践,从而研究和探索新型金融支农体系构建的有效途径,以期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有所启示。 【关键词】新型 金融支农体系 信用组合 风险补偿 金融生态 一、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关于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关系,耶鲁大学经济学家休帕特里克曾提出“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种模式,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
2、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性金融逐步取而代之。为了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我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我国目前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主要表现为制度外部强制供给,而忽视了对整个金融体系功能的调整。无论是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改革,还是农业保险以及农村信用担保机构的建立,都是政府主导下的金融供给在起决定作用。如果仍然延续这种发展模式,必然导致农村金融不缺机构缺服务、不缺政策缺产品,最终导致农户及农村中小企业的有效金融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因此,笔者认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应在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大环境下,整合现有农村金融资源,通过信贷支农模式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来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和农村
3、金融机构“放款难”两个难题。该体系是包括农村信用环境建设、支付环境改善、信贷产品创新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等内容在内的全方位、立体式金融支农新模式。这个体系需要以提高农户信用、增强贷款保障、加强政府支持为切入点,以丰富信贷支农产品和创新风险保障方式为重点,建立“农户、农金、担保、补偿、政府”五位一体的综合体系,进一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并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二、张家口市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的实践 近年来,张家口市通过有效地沟通协调和创新实践,对构建高效的金融支农体系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目前该市已初步形成了以信贷支农模式创新为中心、以资金安全保障为重点的新型金融支农体系,在改善农村金融发展的同时,有效支
4、持了农村经济发展。 (一)信贷产品创新破解涉农融资瓶颈 1.信用组合贷款。此种信贷创新的突出特点是将“征信”与行业协会相结合,通过协调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力量,将多方信用以一定的方式进行捆绑组合,使弱势企业实现信用增级,从而扩大信贷投放的一种模式。2008 年,张家口市在辖内开展了“信用联合体”试点工作,通过成立养殖协会,对加入协会的养殖户评定信用等级。并由个体养殖户以信用互保的方式组织起来成立一个特殊的经济组织“养殖信用联合体” 。目前,张家口市这种形式已取得较好效果,贷款逾期率为零,贷款回收率、利息收回率均达到 100%,并有效帮助农户实现了增收。 2.“担保商会+会员”贷款。此类贷款的创
5、新点在于担保商会,它将担保中心与行业协会的功能融合,利用行业协会的组织功能和自律功能将农村中小企业聚集起来,并出资建立担保基金,为入会企业贷款提供担保。 3.“信通卡”担保贷款。此类贷款的创新点在于农村信用社通过与财政部门合作,用承揽国家涉农直补资金发放业务的方式解决农户收入不固定、还款无保证的问题。农村信用社基于此开发了信通卡,财政涉农直补资金全部存入农户的信通卡账户,农户可以用此账户为担保,向信用社申请 1 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农户承诺同意农村信用社从该账户中扣收到期贷款本息。 4.可循环贷款。此类贷款的创新点在于解决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信贷审批权限少,贷款流程复杂,审批时间较长等问题。张
6、家口市的金融机构开发了很多可循环贷款品种,如农村信用社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按照“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发放贷款,提高了贷款效率;农业银行也针对县域中小企业周转性流动资金需求,开办了自助可循环贷款,使其信贷支农工作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有效提升。 (二)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保障涉农贷款安全 近年,张家口市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制定了县域特色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 ,并建立了特色农业贷款风险补充基金,并将此机制延伸到了县域中小企业领域。特色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主要用于对因特色农业贷款造成损失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适当补偿,对未发生贷款损失的按照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农户贷款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
7、目前,张家口市各县区均已建立了特色农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不仅有效对银行进行了风险补偿,还扩大了农户授信额度,方便了农户获得贷款。 (三) “信用培育行动”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近年来,张家口市在辖区广泛开展了以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目标的“信用培育行动” ,主要内容包括发挥征信系统作用,建立客户信用评价、信用培育建设联席会议制度两个机制,创建信用社区、信用乡镇、各类行业信用联合体等三类信用组织,培育信用企业、信用个体户、信用农户和信用金融单位四种市场信用交易主体,搭建政银合作、银企合作、银法合作、金融支付保障和企业财务制度建设等五个平台。通过培育信用、建设信用、壮大信用,有效推动了全市社会信用
8、体系建设,构筑了“信用高地、资金洼地” 。尤其是创新信用组合贷款以来,加大了对农村征信宣传和农户信用评级的力度,由于重视信用建设,张家口市也连续几年荣膺全省“金融生态市”称号,并成功入选中国第六批金融生态城市。 三、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存在的难点 (一)涉农信贷产品的创新动力不足 当前,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垄断地位与其他农村金融主体的不作为,使得农村资金供给主体单一, “卖方市场”特征明显,竞争的缺乏使得农村信贷产品创新的辅助服务功能受限,涉农信贷产品创新力度偏弱、供给单一。 (二)风险补偿基金存在部分缺陷 受地方财力限制、基金的行政性色彩过浓、缺乏科学考核、准入条件“嫌贫爱富”以及后
9、续资金注入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仍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信贷担保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方面,农村担保资源严重不足,表现在保证人担保能力有限、担保物范围狭窄、担保财产处分受限;另一方面,担保的社会服务不健全,表现在政府确权登记滞后、社会中介服务脱节、农业政策保险缺位等。 四、启示与建议 (一)必须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全面调度,高效推动 政府是构建新型金融支农体系的主导者,也是参与者。因此,地方政府应当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制定出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意见,充分发挥协调管理职能,加强政策引导和宣传推动。地方政府不但可以制定涉农金融的优惠政策,如提供利差补贴、税收优惠等,还可以直接出资支
10、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二)必须以信贷支农模式创新为突破,分类指导,突出特色 针对涉农金融机构缺位的特点,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补充农村资金供给;针对农牧业中小企业的特点,设计抵(质)押物直接授信的简式快速贷款,并开办自助可循环贷款;针对农业产业链的特点,设计封闭贷款管理制度下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信用组合,产业链中弱势环节企业需要金融支持时,由其上游或者下游环节中的信用强势企业通过提供担保或签订购销订单等方式为弱势企业提供信用保证。(三)必须以改善农村金融生态为保障,提高认识,常抓不懈 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既是实现经济与金融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结合当前广大农村地区创建信用村
11、镇活动,进一步完善农村中小企业、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贷款证使用制度,建立不良信用行为的联合打击制度,为信贷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支农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必须以发展农业保险为补充,联合发力,谋求双赢 以保险机制激活农村金融服务,是破解制约农村信贷发展瓶颈的一剂良药。应加快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推动农业保险立法,并积极推动建立“信贷+保险”的“银保互动”金融共生机制,辅之以保费补贴、税费减免、建立农业巨灾补充基金等政策扶持,从而构建一种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相互制约、共同发展的新型金融支农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慧琴.加大金融支农力度的主要路径选择N.金融时报,2010-05-31(8). 2 吴红军.构建“银保互动”的金融共生机制N.金融时报,2010-05-06(9). 3 黄忠新.农村信贷担保机制的缺陷及完善对策N.金融时报,2010-04-22(12). 4 乔瑞.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农村金融服务J.中国金融,2010(10). 作者简介:李项南(1976-) ,男,河北张家口人,中国人民银行张家口市中心支行,经济师,硕士,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编辑:唐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