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326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及优势镇平县是河南省首批以玉雕产业为基础的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打造高品位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玉文化产业,是该县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镇平县来说,发展玉文化产业的背景条件是什么?独特的优势又是什么?这是必须首先解决的基础问题。 玉文化背景 玉是中国文化的象征。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晚年完成并发表了两篇玉文化研究杰作,指出全世界有三个地方以玉器工艺闻名,中国最为源远流长。玉器是中国独特的艺术品,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或象征。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从世界文化多样性着眼,强调东方文化的核心载体是玉。 玉器制作的历史有力印证了两位专家的观点:早在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

2、,中国玉业就已经萌芽与建立。玉器记录了人类生活和社会的变迁。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玉器的佩带代表着人们的社会地位。从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玉的文化随之日益丰富新石器时代的玉龙、玉璧,商周的玉刀、玉戈,春秋的剑饰、带钩,汉代的瑞兽,唐宋的花乌发簪,及元明清的大件玉雕,特别是清代,雕琢艺术可以说达到了中国玉雕史的巅峰。 中国文明史表明,玉器制品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玉的文化是中国的一种特殊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因此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并期待借玉彰显和提升自身高洁

3、之品位。玉的功能属性。玉作为矿物质的一种,其价值大大高出于石,关键在于其自身存在的四种本质美感:一是质美:质地致密坚实;二是色美:色彩晶莹剔透:三是音美:叩之音色清脆:四是触美:触之手感温润。 正因为玉具有上述四种本质美,所以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评价玉是“石之美,有五德” 。 由于玉的稀有珍贵及其本身的独特美感,玉的珍贵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崇尚,并且赋予了它多种功能。各类玉器集中反映了劳动生产、典章制度、社会道德、信仰习俗、观念意识、艺术风格等多种文化特征。玉既是物质产品,也是精神产品,玉器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玉的使用价值逐渐式微,而其

4、文化价值、审美价值日益凸显。事实上,从殷商时代开始,玉器的社会功能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商代青铜工具在制玉工艺中的应用,使琢玉技术显著提高,殷商玉器与原始社会玉器有了明显变化,殷墟妇好墓出土的 755 件玉器中,仅装饰性玉器就超过半数,多于礼器、仪仗、工具、杂类的总和,说明这时的玉器已转为赏玩之用,大多属工艺品。可以说,作为玉器基本价值之一方面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从商代开始已发生较大变化,此后逐渐取代其使用价值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玉的文化特征。玉的文化特征有很多方面,然而其最主要的有三个:玉具有政治属性玉的宗教用途、以玉为玺的权信功能和封建官员佩玉的品级规定,使玉具有了政治文化的典型特征。 玉还

5、具有内在的道德特性五经通义礼说,玉有五德:温润而泽,有似于智;锐而不害,有似于仁;抑而不挠,有似于义;有瑕于内,必见于外,有似于信;垂之如坠,有似于礼。孔子提出“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并系统化地论述了玉的“十一德” 。后来,管子论玉有“九德” ,荀子论玉有“七德” ,刘向论玉有“六美” 。到了汉代,许慎从玉的色泽、纹理、质地、硬度、韧性等五个方面归纳出玉的“五德” ;“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角思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尊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絮之方也。 ” 对玉的道德特性的认识和赋予,把玉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起来,标志着玉器人格化的形成,从而使玉成为君子

6、的化身和代表,所以礼记玉藻云:“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与玉比德焉” 。玉器本身被赋予的伦理道德内涵,使其在设计制作中更加追求符合文化要求的审美价值。 玉具有更为显著的审美属性玉以其颜色的美、光泽的美和质地的美,被作为生活的装饰或实用器物。玉的稀有或美丽,玉的灵性、品性和物性,以及其丰富的内涵,使其在使用价值之外,附带着极高的审美价值。 作为随身装饰品的玉器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发现,如出土的耳部饰品块。殷商时代,作为发饰、头饰、颈饰和腰饰的配饰玉已经常见:战国时代更是出现了由许多玉器组成的“组佩”:秦汉时代,佩玉成为普遍的风尚:汉代以后,特别是明清两代,装饰玉的种类和形式日益增多

7、,制作更加精致。除配饰玉外,陈设玉、赏赐玉、把玩玉等玉器制品各式各样,更加丰繁。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相得益彰,其审美价值伴随着人们对其的崇尚愈益凸显。 产业分析 国内玉石品种状况。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量极广,据山海经记载,我国产玉的地点就有 200 多处。全国现已发现各种玉石 121 种。其中:软玉、硬玉和蛋白石高档玉 9 种;其他中低档玉 112 种,包括石英岩质玉 15 种、蛇纹石质玉 18 种、独山玉等其他玉 39 种、印章石 17 种、彩石 23 种。 玉雕行业大都采用工艺名和矿物名相结合,颜色、质地和地域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将玉石分为 7

8、 大类。在这些玉石品种中,新疆和田玉、河南独山玉、湖北的绿松石和辽宁的岫玉,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玉” 。 国内玉文化产业市场状况。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玉石、翡翠加工及消费国。从 2001 年以来,我国玉石产业以超过 15%的年增长率快速增长,出口增幅更是连续几年超过 20%。珠宝、玉石及其相关产业从业人员也从当初的 2 万人发展到现在的近 300 万人。产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国内珠宝消费市场的迅速成长,并且市场潜力巨大。珠宝首饰正成为继房屋、汽车之后,中国老百姓第三大消费对象。据有关统计数字显示,2006 年,我国珠宝首饰销量额达 1500 亿元人民币,2007 突破 1700 亿元,2010 年

9、,我国珠宝年销售额超过 2000 亿元。在珠宝消费中,翡翠玉石每年销售额约 400 亿元人民币。 总体来看,我国珠宝玉石首饰产业的特征是: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增长速度快。 经济增长收入增加带来的收藏热。玉器作为一种价格昂贵的消费品,既具有彰显持有人文化品位的美学价值,又具有显著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这些价值都是超越了实用价值的,是属于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高层次的消费品。而这些消费品的价值的实现则依赖于坚实的经济基础。正因为此,在古代玉器制品只能是贵族阶层的专用品。随着时光的推移,社会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的发展,玉器已经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较为普及的大众消费品,这与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密不可

10、分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迅速恢复并快速发展。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经济更是飞速增长,2012 年 GDP 总量接近 52 万亿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经预测:到 2016 年,中国经济总量将占世界经济总量的 18%,而美国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将滑落至 17.7%。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2012 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达到 3908 美元,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超过 1260 美元。按照国外经济学家的观点,人均收入超过 1000 美元,就是居民消费由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的重要拐点。 与此相对应,中国逐步步入奢侈品消费大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黄金珠宝玉器的价格

11、快速上涨,远远高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翡翠的价格近年来年均涨幅 30%左右,2011 年一年之内翻一番。黄龙玉自2004 年问世以来,短短 7 年间,从每斤几角钱飞涨到了万元以上。前几年还不为公众所知的小玉种碧玺,近五年来价格突然涨了至少 8 倍。过去一直不温不火的泰山玉,2010 年下半年半年之内,价格飞涨达 10 倍之多。近 10 年来和田玉石的涨幅更是惊人地超过一万倍,而同时期国际黄金价格仅上涨了 235%。青海昆仑玉于是如此,价格一路高涨,特别是被确定为 2008 年奥运“金镶玉奖牌用玉后,更是一夜暴涨。十年来,昆仑玉价格上涨近万倍。 玉器价格的飞速上涨,既与国内经济增长的大趋势相吻合,又

12、与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一批新富阶层投资路径狭窄相关联,还与人民收入增加后追求高层次的精神消费需求相一致。玉器所具有的身份象征、欣赏功能和收藏功能,在这一大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喜爱,价格快速上涨就成为必然之势。 因此,大力发展玉文化产业,适应社会消费趋势,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是大势所趋。 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 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悠久的玉雕历史,有着兴盛的玉雕产业。 悠久的玉雕历史。南阳是独山玉的产地,镇平县的玉雕工艺源远流长。考古表明,镇平玉雕生产始自新石器时期。镇平冢上寺出土 3 件玉斧属新石器时代文物,灰土坡文化遗址出土的玉斧、玉铲等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

13、文化晚期文物,镇平安国城遗址龙山文化层发现大量玉器,其中用独山玉磨制的墨绿色“圭形带穿玉铲”为夏王朝时期制品。 夏朝时镇平已有玉雕生产,秦汉时南阳(镇平)玉器制品已有很大影响。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提到“宛珠之簮” ,反映出秦时南阳产的玉珠已成为装饰物。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就有了当时玉石雕刻盛况的记录。宋元时期,玉雕工艺由北京、苏州等地传入,镇平玉雕业逐渐繁盛起来,玉雕产品已辗转出售到海外。到明朝时,镇平玉雕进入繁盛时期,石佛寺的玉雕产品已成为皇家贡品。清朝末年,镇平玉雕已开始小批量生产;至民国时期,从业者已有 500 多人,镇平玉雕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历史上就有“南阳产玉,镇平出雕”的

14、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镇平玉雕产业不断发展,加工规模、产品质量和销售实现较大突破,工艺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后,镇平县依托人才、技术优势,抢抓机遇,政策引导,倾力扶持,使玉雕产业迅速发展成为支撑和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富民产业。 其次,兴盛的玉雕产业。镇平县是国内最大的玉器加工基地。目前,镇平县玉雕加工遍布全县 11 个乡镇(办) ,100 多个行政村,其中玉雕加工专业村 50 个,大小加工企业达 4000 多家,形成了 20 多个各具特色、规模不等的块状加工销售带。 镇平县是国内最大的玉器贸易基地。镇平县既是玉器加工基地,又是玉器贸易基地。该县在县城最先建起了南阳第一家也是南阳规模最大的“

15、玉雕大世界” ;在玉雕重镇石佛寺镇建成了贺庄摆件市场、榆树庄玉镯市场、翠玉玛瑙精品市场、玉雕湾市场等 4 大玉雕专业市场。全县共有玉雕专业市场 10 个,检测中心 3 个,各类经营门店摊位 2 万多个,从而使该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镇平县的玉雕产品不仅销到国内各省市区,同时还销往美、日、德、东南亚等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成交额达 8 亿多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县玉雕产业年生产产值 100 亿元,年销售额 150 亿,财政收入2000 万元,年均创增加值 30 亿元。 镇平县拥有国内最多的玉雕加工营销人才。镇平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生产加工基地之一,

16、玉雕产业已成为该县的重要支柱产业。目前全县从业人员 20 多万人,占全国玉雕人才的一半左右。其中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的“民间艺术大师”1 人,国家级大师 3 人,省玉雕大师19 人,高级工艺师 50 人,玉雕工艺师 1200 人以及各类玉雕专业技术人才 5000 多人。仅 2011 年,全县共培训初、中、高级人才共 1200 余人。新增中国玉石雕刻大师 6 人,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 1 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19 人,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13 人,省高级工艺师 18 人,是玉雕专业人才获得职称荣誉最多的一年。镇平县的玉雕加工营销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不仅在大陆,而且在港澳台地区,乃至东南亚不

17、少国家的玉雕加工零售业,都可以见到镇平人的身影。 镇平县玉雕与文化产业的初步融合。把特色文化注入特色产业,通过嫁接融合,提升特色经济的内涵,是玉雕产业的特点。近年来,镇平县围绕玉文化产业做文章,创建了全国第一家“玉文化”博物馆,召开了全国“玉文化”研讨会,连续承办了九届中国南阳国际玉雕节暨玉文化博览会,组织了全省玉雕精品展评会等活动,为该县玉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经过长期的传承、积累和县委县政府的扶持,镇平玉雕产业在全国的地位和影响日益提升,玉雕重镇石佛寺镇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产品加工销售集散地。镇平玉雕可以说是三分天下有其一。1995 年镇平县被国家农业部、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 。2006 年,被命名为“中国珠宝玉器首饰行业特色产业基地”和“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2008 年 6 月,镇平玉雕工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该年 12 月,镇平县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 。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镇平县发展玉文化产业既顺应了当今国民消费心理需求由物质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提升的大趋势,又具有得天独厚的独特优势。因此,应当强化文化内涵的产业融入,注重玉雕产业与玉文化资源的相互融合,注重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相互融合,打造品牌,提升档次,做大做强该县的玉文化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