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389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基于就业的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究摘要由于学生就业心态和自身素质等原因,我国高职物流人才培养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高职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课程设置、学院培养人才的方式和教材选择方面尚存在问题,应加快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完善实践与实训教学内容,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供需结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7-0145-03 一、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存在供需结构性矛盾 现代物流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2、。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使其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物流人才需求也快速增加。 目前,我国物流学科体系已初具规模,学科专业设置渐趋完善,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物流专业人才。就福建省来说,目前福州大学、华大、集美等本科院校均设有本科物流专业,设置物流专业的高职高专、中职等院校则更多。但这些院校设置的物流专业大多是粗放型的,在精细化、专业化方面还存在不足:大部分院校的物流专业设置与研究方向非常相似,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在物流人才培养的“质”和“量”上,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不能满足经济增长与物流业发展的需要。突出表现在:一方面,企业与社会大量缺乏物流高级人才;另一方面,拥有物流专

3、业背景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并不很乐观。要解决这一矛盾,首先要对社会物流行业发展和物流人才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构建合理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出符合市场需要、具有独特技能和优势的物流管理人才。 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和建设,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了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而带来对物流人才巨大需求。从福建省物流交易网上的人才招聘情况来看,物流人才也是供不应求。如宏捷物流集团是典型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每年都要招聘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苏宁电器是连锁经营企业,其物流是自营的,每个配送中心都急需物流人员。虽然物流企业每年都在各高校招聘应届毕业生,但他们很多主要还是靠

4、自己培养物流专业人才,毕业生进公司后,先经物流专家专门培训后方可上岗。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的就业近几年表现较好,但也应看到,学校的物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物流企业需要既懂物流实际操作,又了解物流行业基本知识和情况,最好具有物流行业工作经验的人才。 二、物流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1.就业心态不好。一些毕业生仍将自己定位在国家干部这一陈旧观念上,追求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待遇,而企业对大学生并不买账,他们更注重的是其工作能力。如福耀玻璃所招的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必须至少下工厂基层锻炼三个月,这吓跑了一部分求职大学生。 2.综合素质不高。大部分物流专业的学生

5、知识面较狭窄,自我学习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较差。此外,大学生有一定理论功底,但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不足,就业后不能马上适应企事业工作的实际需要。 3.缺乏诚信。多数物流企业反映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诚信,合同期间觉得太累、太苦、没前途就单方面跳槽;不能静心工作,给企业带来很大困扰,也给应届大学生的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4.职业技能不足。高校对大学生职业技能训练不成体系,力度也不够,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素质(如吃苦耐劳、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团队精神、应变能力等)的培养。现有课程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与社会需求和行业发展相脱节,导致毕业生无法适应相关行业工作;毕业生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胜任工作,有的

6、甚至还不如参加过短期培训的社会就业人员。这种状况最终造成很多毕业生捧着毕业书证却找不到工作。 (二)学校原因 高职院校教育与就业脱节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模式。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缺乏特点,尤其是缺乏专科人才应有的比较强的操作和实践能力,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其在人才市场上没有竞争优势。校内实训基地缺乏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难以保证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三、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情况调查 (一)专业课程设置方面 因为大二的学生学过了大部分的专业课,大三的学生学过了所有的专业课,所以选择对大二和大三学生的调查问卷加以分析。 大二与大三学生对专业课设置的意

7、见基本类同,普遍认为最实用的三门专业课的依次为:仓储配送管理(22.3%) 、物流成本管理(11.7%)和运输管理(10.6%) ;物流信息技术应用、采购管理和国际物流与货代实务以 9.6%的比例并列第四位;营销管理实务系统和物流设施与设备并列第五位;其他专业课的比例相差不大。 学生希望增设的专业课包括:集装箱运输管理实务、供应链管理、报关报检、货代、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企业运作实践等。 三、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措施 (一)加快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 1.完善教学大纲,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培养方案中关于培养目标的要求,精心设计课程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剔除陈旧、重复的教学内容,补充更新

8、学科前沿知识成果。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新的教学大纲不仅保证了教学的基本规范,同时使近年来学校开展课程建设、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及时得到巩固。 2.整合优化课程体系,建设精品课程。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统一安排基础实践教学环节,努力实现夯实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基本技能、提高基本素质的培养目标。通过实施精品战略,促进主干课程的建设与当前的工学结合的高职物流专业教学模式相结合。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物流管理课程已于 2009 年获得学院精品课程立项,并经验收通过;仓储管理实务课程也在 2010 年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已经验收通过;采购管理实务课程

9、于 2011 年申请院级精品课程立项,其他如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物流成本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建设也正在往精品课程的方向前进。 (二)加快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积极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校园网教学等;在实践中,教师针对职业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如在操作实训时精讲多练;在理论教学时,注重最新信息的传输和思维引导。具体措施如下: 1.导入任务教学法。引入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现有的专业课程进行改革。针对某一问题或某一任务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讨论,并要求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为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可采取

10、奖励措施,由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或对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或提出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独到的见解,都会给整个小组加奖励分,并且经常公布小组得分排行榜,从而激励学生的团队合作积极性。 2.以赛促学促教。物流专业每年有两大赛项:一个是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大赛。学生不仅能够将平常所学的理论知识最大化地应用到实训与比赛中,并且通过实训与比赛来验证所学到的知识,加强学生对物流业的核心环节储配作业不同知识点、技能点的掌握;通过这类技能的实训与比赛展示学生在组织管理、专业团队协作、现场问题的分析与处理、工作效率、质量与成本控制、安全及文明生产等方面的职业素养。另一个是物流管理沙盘大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物流服务

11、质量的持续改进能力、运输与配送管理能力、仓储与库存管理能力、客户服务与订单处理管理能力、财务管理与物流成本控制能力等;同时还可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方式及整体运营的全局观、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战略分析规划能力与决策能力。在辅导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带队出去比赛也加强了校际交流,扩大了视野。3.完善教学设施,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应加强教学软硬件建设,改进教学手段,特别注意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音像视听教学、模拟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应充分利用较成熟专业(如电子商务)相关电子设施,现在已购买的物流软件和硬件在提高学生物流综合实践能力方面会发挥较大作用,并适

12、当增添物流专业相关软硬件,在图书馆中增加物流专业方面的图书资源。 (三)完善实践与实训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高等职业教育要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训、实习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应注重“走出去,请进来” ,校企合作,校企互动,在合作和互动中寻找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机会和突破口。 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完善实习机制,落实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基本原则;强化专业知识和能力学习,培养学生敬专业精神;体认教学实习内涵;拓展公共关系,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实习、实训既提供单项技能训练,也提供综合技术实践训练,如基本技能训练、高新技术训练、初步的项目训练等。在教学

13、中不断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建立有利于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新模式。其中,实验室、实训基地尽可能与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保持一致,形成全真或仿真的职业环境。 1.加强校内实训室建设。目前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已拥有模拟实验室 2 个:(1)物流软件实训室,拥有第三方物流软件、国际货代软件、运输管理软件、ERP 供应链软件。 (2)仓储配送实训室,该实训室软硬件配合使用,模拟仓储配送的实践情境。 物流管理专业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是:坚持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与多类型的物流企业合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并根据企业对客户、内部

14、职工培训的自身需要,校企共同建设培养基地;引入企业最新设备并建立更新机制,更好地为实践教学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确立组织保障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 正在完善仓储配送实训室的建设和筹划建设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技术研发中心,预期达到以下效果:在现有设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专业设备进行增设和改造,从而形成一个设施设备齐全、功能完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软硬件配套的物流管理专业实践体系,满足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和科研开发的需要。 2.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目前物流专业已与企业合作建立了一批校外实训基地,如邦利德校外实训基地、福州邦利德配送有限公司、福建大汇冷藏物流服份有限公司、福建荣泰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宏捷物流有限

15、公司、福州超音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实习过程中,学院及时和公司沟通,了解公司对学生实习情况的反馈情况。公司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实践能力也非常满意,一些毕业生被这些单位直接聘用。这证明学院制订的教学计划以及课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今后,要继续与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沟通,继续派学生顶岗实习。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同时要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3.加强实践教学规章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学科规章制度,使专业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借鉴其他专业已有的学科规章制度,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行为规范、毕业应达到的技能要求等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书面教材。 (责任编辑:牟洪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