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居民通胀感受异质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居民通胀感受对通胀预期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胀感受的异质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胀预期的异质性。因此,了解通胀感受的异质性对于理解通胀预期异质性及其形成机制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完善通胀预期的理论,也可以对货币政策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通胀感受 异质性 通胀预期 一、引言 在宏观经济模型做客观评价时,对模型中的理论变量经济学家一般都是采用统一机构公布的实际数据。但是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对这些变量的居民的知识和感知与官方统计数据及其隐含的概念有很大的差距。实际的差距就带来了重要的政策问题,通货膨胀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居民对实际通货膨胀率的感受与官方公布的
2、数据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为了评估宏观经济模型所提出的政策主张,就有必要理解居民是如何形成他们的经济变量的感受,以及这些感受是如何影响个人行为的。例如通货膨胀,我们就有必要去了解通胀感受的形成过程,以及通胀感受的异质性和通胀感受对通胀预期的影响,以及通胀感受的形成对居民的行为会产生的影响。因此,了解居民通胀感受的异质性对理解居民通胀预期的异质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通胀感受异质性的研究述评 国内对于通胀感受的研究有限,对通胀感受的异质性的研究更是空白。国内关于通胀感受的研究只有李红玲,戴国海(2008)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居民的通货膨胀感受的影响因素及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影响作了实证研究。他们的研究只
3、是证实哪些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将会对通胀感受和通胀预期产生影响,并没有关于通胀感受异质性的研究。 国外对于通胀感受的研究在最近几年甚为流行。主要研究领域是通胀感受的形成模型以及通胀感受与实际通胀率的偏差。如 Sarah M.Lein和 Thomas Maag(2008)的流行病学模型,主要就是涉及感受的形成过程,居民如何更新他们的通胀感受。Paolo Del Giovane 和 Roberto Sabbatini(2005)研究证实居民消费篮子的差异将导致通胀感受与实际通胀率之间的差异。后来研究者开始转向通胀感受对通胀预期的影响机制,逐渐认识到通胀感受异质性对通胀预期异质性的影响,因而开始转向研究
4、通胀感受的异质性。Christina Leung(2009)从人口统计学特征方面来研究居民的通胀感受的差异,研究证实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下的差异,将导致居民的通胀感受差异,如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的通胀感受存在差异,年龄越大,通胀感受越低。不同性别的居民的通胀感受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性的通胀感受一般要普遍低于女性的通胀感受。但是作者并没有给出相应的解释,只是从统计分析的角度阐述这一现象。还有 Sarah M.Lein 和 Thomas Maag(2008)的流行病学模型也可以解释异质性的来源,因为不同群体接触时间不同,导致群体更新信息的速度不同,产生不同的通胀感受。本文将从人口统计学特
5、征的角度进行分组,来逐一分析哪些因素影响了居民通胀感受的异质性。 三、通胀感受异质性的影响因素 居民通胀感受是指居民对过去一年的实际通胀率的判断和感知。这是一种实际的感知,并不是实际通货膨胀率,但是它可以影响居民的理念,当居民通胀感受与实际通胀率出现偏差的话,居民就会对政府公布的实际通胀率产生质疑,进而可能会影响政府的可信度,会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执行和实施。本文所指的通胀感受的异质性主要指通胀感受水平的异质性、通胀感受不确定性的异质性以及通胀感受对通胀预期的异质性。 (一)学历和收入 当经济主体学历越高,表明他对可能对经济情况或者通货膨胀了解更多,那么他在形成通胀感受的时候,就不会仅仅以自身
6、的通胀经历为根据,而会考虑多个角度的因素,这样个体最终形成的通胀感受将会更加接近于政府公布的实际通胀率。根据有关研究,学历和收入往往是呈正相关的关系,学历越高,收入可能就越高,而收入越高,则自身对于物价变动的感知就不会那么敏感,这样不同学历和收入的居民的通胀感受自然会出现差异。还有就是学历和收入的差异,自然会导致消费篮子的差异,不同收入的居民购买的主体将会不同,经历的物价将会不同。例如收入高的居民可能更注重高端消费品的消费,而高端消费品的价格在最近几年的增长趋势将为平和。这里的收入不仅仅指个人收入,也包括家庭总收入,因为家庭是一个单位,家庭成员的收入肯定放在一起消费支出,所以通胀感受不仅仅受个
7、人收入的影响,也受家庭总收入的影响。 (二)购物频率 居民的购买频率越高,则感知的通胀水平一般较高。根据前景理论(Kahneman 和 Tversky,1979) ,当个体经常接触一件事物时,就能够很容易回忆这件事物,自然而然对于其感受就会更加深刻。Helmut Stix(2005)研究证实,那些购买频率较高的消费品,其价格的上涨带来的感受要明显强烈于那些购买频率较低的消费品。Paolo Del Giovane和 Roberto Sabbatini(2005)研究证实,意大利的居民的通胀感受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同购买频率的消费品。那些购买频率较高的消费品的价格波动对感受的影响更大。例如,购
8、买频率较大的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将会给消费者带来较大的通胀感受冲击,相反的是,其价格的下降也会带来消费者的通胀感受的整体下降。Fritsch(2009)研究发现,在欧元转换之前,那些购买频率较高的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对居民的通胀感受的影响是显著的,而那些购买频率较低的消费品对居民的通胀感受的影响则不显著。但是在欧元转换之后,不仅仅那些高购买频率的消费品对居民的通胀感受产生显著性影响,连低购买频率的消费品对通胀感受也能产生显著性影响。Ranyard(2008)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消费者的购买经验对通胀感受的形成的影响是重大的。 (三)性别 到目前为止,对于性别是如何对通胀感受产生影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
9、,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性别肯定能对通胀感受产生显著性影响。已有研究(Michael F.Bryan 和 Guhan Venkatu,2001)证实男性的通胀感受要明显低于女性,即使排除一些购买频率等等因素,其结果是男性的通胀感受仍然要低于女性。其可能的原因是:一、男女之间承担的购买行为不对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女性一般负责家庭的购买行为,负责家庭的日常开支,而男性则购买一些私人用品,接触到的通胀显然较少,而且接触到的通胀水平也较低。二、主要是性格的差异,有句话,说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男性更注重理性分析问题,而女性更注重以自身的经历去形成某些问题的看法。 (四)信息集 这个因素,我们可以
10、以居民接触的信息量来判断居民通胀感受的差异。 因为居民在形成通胀感受的时候不仅仅以自身经历为依据,还会综合各方面的信息。一般信息的接触就是泛指新闻的媒体报道。新闻对通胀感受的影响可以用羊群效应来解释,当大量的媒体报道通货膨胀的信息时,居民不可能能够独善其身,肯定会受到信息的影响,形成新的通胀感受。同样媒体也是杂音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需要居民从中进行选择和处理。Lamla 和 Lein(2009)研究了欧元转换之后,欧洲媒体报道的类型,结果表明,即使在温和的通胀,甚至通胀紧缩的背景下,媒体报道的内容仍然是实际通胀率是上升的,从而推动了居民通胀感受的上涨。 (五)年龄 年龄也是影响居民通胀感
11、受异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主要是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所经历的生活不同或者说其生活特征不同。年轻时,面临着成家和创业的压力,而且自身的收入有限,通胀感受相对较高。随着年龄的变大,家庭稳定,事业稳定,收入增加,通胀感受相对平和一点。到年老时,居民的生活消费低,而且经历了太多通胀时期,对通胀的感受也会更加理性。 (六)家庭资金投资 国外的研究很少涉及居民的理财方式对通胀感受的影响。因为资金的投资方向不同,导致居民的收益不同。假如居民投资负增长的或者增长幅度低于 CPI 的金融产品,这对于居民来说是一种净资产的损失,导致个体的通胀感受更加强烈;反之,如果居民投资于高增长的金融产品,居民就会认为这是一种
12、净收益,根据前景理论,那么居民的通胀感受就会温和一点。 (七)经济管理的工作 这个因素主要是考察居民的金融知识,甚至通货膨胀的知识能否对居民的通胀感受产生影响。因为当居民对金融知识或者对通货膨胀的知识比较了解,居民在形成通胀感受的时候就会更多的联想到与 CPI 组成相关的消费品。同时,从事经济管理之类的工作,居民有更多的机会接触通胀相关的信息。 (八)一次性支出的类型 当居民面对一个意外的,而且是巨大支出时,居民往往会感知特别深刻, 感知可能会出现偏差,会出现过度的反应。当居民面对一个有预备的巨大支 出时并不会出现较高的感受。因为当居民通过外界了解到这些信息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自然不会对这种
13、支出惊讶。 以上只是部分关于居民通胀感受异质性的影响因素,还有其他的因素,例如居民在报告通胀感受的时候,是否知道政府公布的 CPI,还有居民的总资产是否会影响通胀感受等等。 参考文献 1 李红玲,戴国海.居民通货膨胀感受及预期形成机制研究J.金融纵横,2008(6):22-27. 2 陈宝泉,李春玉,陈新钱.CPI 涨幅与居民实际感受偏差问题研究J.金融纵论,2007(4):4-6. 3 肖争艳,唐寿宁,石冬.中国通货膨胀预期异质性研究J.金融研究,2005(9):51-62. 4 Sarah M.Lein and Thomas Maag.The Fornation of Inflation perceptions-Some Empirical Facts for Eueopean CuntriesR.Zurich:Swiss Economic Institute,2008. 5 Bryan,Michael F. and Venkalu, Guhan.The demographics of inflation opinion surveys.Economic Commentary,Federal Reserve Bank of Cleveland. 作者简介:李永杰(1987-) ,汉族,安徽六安人,浙江财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商业银行经营与风险管理。 (编辑:龙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