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北京的拍卖行.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525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国时期北京的拍卖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国时期北京的拍卖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国时期北京的拍卖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民国时期北京的拍卖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民国时期北京的拍卖行时任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的季涛从 1990 年代中期就开始从事拍卖工作并获得注册拍卖师执业资格,1999 年还被聘为注册拍卖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组成员。目前任中国拍卖行业协会法律咨询与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拍卖术语标准化起草小组组长、中央财经大学拍卖研究中心研究员。难得的是他不但精于业务,还擅长写作,曾著有拍卖师主持理论与技巧 、 当代北京拍卖史话 、 拍卖师主持教程等书;参与编写中国收藏 20 年 、 中国收藏年鉴 、 中国拍卖二十年、国家拍卖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拍卖通论 、 拍卖经济学基础 、 拍卖基础教程 、 拍卖实务教程等。 光绪末年,北京出现了最早的拍卖行

2、,是在崇文门内大街路东的鲁麟洋行,经理是德国人。后来德国人回国,洋行卖给了中国两兄弟。当时东交民巷附近外侨比较集中,常将回国前不愿带走的衣物、家具、摆设之类送到鲁麟洋行出售。鲁麟洋行不愿占用过多资金收购,就采取择日当众拍卖的做法。洋行选一个口齿伶俐、手疾眼快的伙计当拍卖师,站在桌子上,一手持木槌、一手持木板,先用三言两语把这件物品作一介绍,围观的买主随口喊价,竞相抬高,抬到一定程度,没人再多出的时候,站在桌上的拍卖师,用木槌敲响木板,算是“拍板”成交。 法国人平德曾于 19 世纪末在北京开设了一家“平德拍卖洋行” ,专门主持王公大臣、高官显宦家藏的珍奇文物、古董字画的拍卖。其操作办法是:拍卖会

3、前 3 天,由拍卖行在卖主家中划出一块地方,将全部拍卖物品对外公开展示。与此同时,拍卖行在京城各种报纸上和街巷中大肆刊登、张挂关于拍卖的广告、招贴和传单,吸引买主前往看货。拍卖举行时,平德亲任主拍,将一件件拍品过手成交。通常,这家拍卖行都要向卖主提取约 20%的拍卖佣金。 当时拍卖行的经营方式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当场拍卖,几次卖不出去的由卖方取走;二是兼带委托寄售,这需要有较大的铺面陈列;三是以低价收购后自卖。 北洋军阀时代,政权更迭频繁,一些达官显宦下台后离京外走,临行前要将家具陈设,甚至古董书画出手。遇到这种机会,拍卖行常下户就地拍卖。有些古玩店趁机去买几件“俏货” ,叫做“装行的” ,也

4、确实能捡到便宜。卢沟桥事变后,二十九军宋哲元撤走,日伪官方将中南海内宋哲元所有的东西大拍卖,就有不少人买了便宜货。投机的拍卖行见到“下户拍卖”有吸引力,就借用某些破落世家的府第,以拍卖“祖传” 、“御赐”的珍贵文物和家藏的皮货细软为幌子,事先和这家主人谈好分成办法,然后到“挂货屋子”搜寻些假古董、字画之类,搭配上自己滞销的“卧货” ,到时候再找一些同行装成阔绰买主在拍卖现场抬价。北京的行里人管这种人叫做“搭架子”或“架秧子”的。他们把价钱抬到接近“底价” ,便不再多添,净等局外人的“秧子”递价,上面的拍卖师立刻“拍板” 。 在西长安街路北双塔寺西侧有个公易拍卖行。公易拍卖行最露脸的一次拍卖是在

5、 1925 年。冯玉祥把溥仪驱出皇宫后,该行拍卖过宫中的一些不易长期保存的物资。当时紫禁城改为故宫博物院,主要展出历史文物,但御膳房、缎库、太医院所存的山珍海味和各种调料以及绸、缎、绫、锦、各种中药材等物品都无法长期保存,只好在神武门外设立售品所,公开向社会出售。公易拍卖行抓住这个机会,与故宫售品所协商,将一些物品如绸、缎、绫、锦等,由公易拍卖行拍卖。此举不但让“公易”获了大利,也使其扬了名。从这以后,每当清朝王公大臣的后代将府邸出卖后,家里的家具什物都通过公易拍卖行代为拍卖。如洵贝勒府的后人将府邸卖给原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公易拍卖行将府内的家具什物拍卖了 10 多天。山东军阀张宗昌被韩复榘枪

6、毙后,他在西四北石老娘胡同宅子里的所有家具及他自己府内的物资都是“公易”拍卖的。公易拍卖行还接受“地方法院”委托,代“法院”执行拍卖债务人的动产和不动产。企业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公易拍卖行也拍卖债务人的破产财产。 北京另一家比较早的拍卖行是外国人开的马凯拍卖行,地点在崇文门内大街路东,现在的同仁医院对面。由于它迎门面对东交民巷老北京的使馆区,所以当时的各国驻华使馆、兵营以及在北京经商的外国人成了拍卖行的客户。拍卖的物品主要是外国人从海外带来的东西以及外国人家里淘汰的生活用品。此外,也有老北京跑街的、 “打鼓儿的” (收旧货的)在城内大户人家“大宅门”里收上来的传统国货,也有典当行的死

7、当物。拍卖行的执槌者是俄国人米兹金。 1945 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开始全面接收位于北京的敌伪物资产业,并成立了“清查接收处理敌伪物资团” ,对大批敌伪资产进行拍卖处理,以便充裕国库。据统计,当时拍卖的敌伪资产总值为 5 万亿元。遣返回国的日本侨民将“大袍” (和服) 、棉被、家具、收音机、留声机等贱价甩卖。但由于当时国民党官员腐败行为相当严重,各级机构对敌伪资产拍卖频做手脚,进行了形形色色的掠夺和贪污。在拍卖期间,以贬价、贬质、贬量,以及串通得标等舞弊方法,对拍卖物品实行变相窃取的现象比比皆是。海关是当时负责主持拍卖各种敌伪资产的经手者之一,但在拍卖中丑态百出。利用拍卖机会中饱私囊,堪称当时国民党政府的一大发明,这给旧北京拍卖业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