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业新闻市场报道探析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业生产者参与市场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农业新闻中的市场报道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农业新闻中的市场报道,主要是指在农产品离开生产地、走向市场,到最终走上消费者餐桌这一系列环节中所产生的报道。这一系列环节中,包括加工、宣传、销售等多个环节,涵盖了农产品“实现惊险一跳”的全过程。 但在此类题材新闻的报道中,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简单化、模式化报道倾向,且不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出市场的变化和趋势,因而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者做出相应调整、提示政府转变或增加相应职能。 本文以我国西部重庆日报农村版中关注农产品滞销专栏为例,分析西部农产品市场化报道的不足
2、,并探讨如何更好地从市场经济角度报道农业新闻。 一、农业新闻市场报道出现的背景 (一)宏观的转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正在逐步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现代经济与传统经济并存的二元经济转向现代一元经济,二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农产品作为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产品,也逐步进入市场化经济大潮中。1999 年,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农村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全面放开农产品收购市场;2001 年,我国加入 WTO,农产品市场成为首批开放的市场之一,农业生产受到更大市场的影响。 (二)微观的不足 但在市场化经济大潮中,却出现了农业生产者对市场的不适应。这种不适应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者观念的落后。
3、中国实行小农经济已有数千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是实行计划经济,而真正开始建市场经济体制仅有 30 多年时间。目前,不少生产者,尤其是单家独户从事生产的农民,头脑中还残存着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思想,在面对市场时“两眼一抹黑” ,在市场化的经济大潮中难免“呛水” 。 二是生产者行为的不适应。市场经济“风云莫测” ,需要生产者更好地把握各种信息、提高应对市场的能力,这涉及利用新的科技手段、新的经营体制来从事生产。而目前单家独户的生产方式,以及部分业主对市场信息的把握不足,也导致生产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 二、农业新闻市场报道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基于市场化视野、反映农产品销售的新闻在“三农”报道中所占份
4、额越来越重。这类报道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农业生产的结构、质量,也能较客观地反映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期望,因而对生产者、对消费者、对负责“保证城市农产品供应、确保农民增收”的政府部门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信息来源。 2011 年 11 月, 重庆日报农村版对农产品市场进行关注的基础上,特设了关注农产品滞销专栏;2012 年,该专栏全年共刊发 62 条稿件。毋庸置疑,这些稿件都帮助生产者呼吁买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卖难;同样的,作为一个新专栏,其存在的问题在当前我国西部农业新闻市场报道中具有代表性。 以下以 2012 年该专栏刊发情况为例,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报道平面化 报道平面化,主要是指报道
5、仅局限于发布农产品“卖难”信息,而没有对农产品“卖难”表象之下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如 2012 年 2 月 10 日第九版合川太和镇 1200 吨胡萝卜盼买家 ,主要是写该镇小河村种植的 600 亩胡萝卜滞销。文章生动地描写了村里胡萝卜滞销的情景、农民焦急的神态,详细地计算了若滞销农民将承受的经济损失,但对为何出现滞销、建议采取哪些手段进行销售,则完全没有提及。 不可否认,在此类题材稿件中,报道卖难的信息是极为重要的方面,但这只能对一时一地的农民有所帮助;而若能深挖出其中的缘由,则可以为其它地区农业生产者的发展提供前车之鉴,从而扩大关心的受众范围,新闻的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报道
6、模式化 在关注农产品滞销专栏开栏三个月后,平面化的报道有所减少,栏目稿件开始有意识地对“卖难 ,原因进行剖析,但由于采写者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又进入另一个误区:模式化。即提出的原因都具有普遍性,放之四海皆准,却对造成这一现象的个体性差异关照不足。 如 2012 年 8 月 30 日 9 版的销路不畅 5 万斤梨子盼买家 ,讲述了綦江区赶水镇新炉村种梨大户张绍文种植的黄花梨卖不动。文中简单总结的原因有三点:交通不畅、信息闭塞、供大于求而这三条也是山区农产品滞销的普遍性经验,是此类题材分析原因时屡用不爽的“万金油” 。 但此文发表后,笔者因其它机会与张绍文聊天,发现他虽苦干,但付出与收获远不成正比
7、。除了基础设施落后外,张绍文个人的思想观念落后是主要原因:担心上门收购的水果批发商“赚了大头” ,因此宁可自己肩挑背磨挑到临近的乡场上卖,市场范围小,因而供大于求;用效率较低的老方法种植、销售,没有时间接触外界信息,使他的品种、贮藏方式落后外界至少 10 年,进一步加剧了销售难度。 根据了解到的情况,笔者将辛苦与“卖难”有意作对比,深刻剖析了张绍文“卖难”背后的故事及原因,写成每天都盼着苦尽甘来一文,发表于重庆日报城区版和农村版,不仅获报社当日好新闻,还被三农网、大渝网等多家媒体转载。 (三)报道视野较狭窄 随着交通的便捷、信息的发达,尤其是在加入 WTO 后,生产者面临的市场已由过去的一乡一
8、县,扩大为全国乃至全球。因此,农产品卖难受外界的影响更大,需要在采写时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 以 2012 年 8 月 24 日盲目扩种青蒿价格大幅下跌为例,介绍了酉阳头年青蒿价格高企、农民盲目扩种后,当年青蒿却大面积遭遇“卖难”的情况。文章将青蒿卖难归结为盲目扩张,供大于求导致销售发愁。可以肯定的是,作者确实是找到了青蒿卖难的一个原因。但如果多查找相关资料不难发现,供大于求背后还有国际市场的左右:过去药商到酉阳等地收购青蒿,是为了提炼青蒿素这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2011年,有不少四川、湖北等制药企业加入生产青蒿素的大军中,抬高了青蒿的收购价。而青蒿素的提炼价格高企,国内外的制药厂开始积极研发人
9、工合成青蒿素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蒿素的预期价格,造成2012 年青蒿价格的猛跌。 三、提升农业新闻市报道质量的措施 在信息化浪潮席卷世界、改变生活的今天,作为传统的纸质媒体,要在市场中赢得受众青睐、站稳脚跟,必须充分发挥自己所长。与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相比,纸质媒体的时效性较慢,但却可以给受众提供更权威、更有深度、更耐读的新闻。因此,提升农业新闻中市场报道的质量,有助于以“三农”为主要报道对象的媒体赢得市场,而这也对撰写此类题材的记者、通讯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通过学习提升理论水平 理论来源于实践,为人们提供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从更高层次上指导人们的实践。虽然是写作市场报道,但仍要
10、增强政治理论素质,加强对马列主义科学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的学习,使新闻具有正确的立场。同时,作为农业新闻市场报道的撰写者,还必须掌握基本的经济学知识、辩论法知识,才能在看到一个现象时,透过现象了解本质,写出有深度、质量较高的稿件。 (二)深入基层抓“活鱼” 农业新闻中的市场报道,服务对象是“三农” 、是广阔的基层。因此,要获得一手的鲜活材料,必须腿勤、脑勤、手勤,沉到农村基层去采访,了解他们在销售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最深层次的原因,从而避免报道中的平面化、模式化趋向,为受众奉献出鲜活而具有深度的市场化报道,为更多的生产者提供借鉴。 (三)要有全局意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现在的市场已不再
11、局限于一乡一县,而生产者不仅受当地市场影响,还可能受千里之外的国外市场的影响。因此,在写作时,要注意把握宏观背景,关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可能对本地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才可能理清事件的来龙去脉,为生产者提供更权威、更有预见性的信息,为政府部门把握局势、从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提供更有效的决策参考。 (四)可采用对比式写作 “随时捕捉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反差现象,就能找到新闻的切入点。”将农产品“畅销”典型与“卖难”典型放在一起,会形成强烈反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不仅是一种稿件编排的方式,也可以成为提升报道质量的有效手段。2012 年 9 月 11 日 9 版刊登的梁平仁贤镇:去年供大于求莲藕无人要,今年提前上市价高不愁销的稿件,就是利用 2011年与 2012 年种植者在营销策略上的不同选择,出现了不同的销售结果,使得“无人要”与“不愁销”形成强烈对比。这样的稿件不仅因鲜活而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也给关心、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以启发。 四、小结 农业新闻中的市场报道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但所刊发的许多稿件并不尽如人意。从重庆日报农村版特设专栏关注农产品滞销所刊发的 62 条稿件来看,农业新闻中的市场报道普遍存在着报道视野较狭窄、报道平面化、报道模式化等问题。面对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记者应当通过学习提升理论水平、树立全局意识、深入基层抓“活鱼” 、采用对比式写作,以此提高报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