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民营银行能否撼动国有银行蠢蠢欲动的民企 2013 年,注定是中国金融改革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刚刚完成了贷款利率的彻底市场化,又紧接着迎来了期盼已久的上海自由贸易区;前脚才肯定和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后脚又将发放民营银行的牌照7月 5 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 ,自此为民营银行的设立打开了闸门。此后,李克强总理“继续推进金融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和央行行长周小川“支持民间资本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引导其立足小微金融的市场定位”的表态更释放了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 与此同时,酝酿了近两个
2、月的上海外滩金融试验区实施细则也最终落地,其中最为外界关注的便是如期而至的民营银行申报潮。据记者了解,已有多家民营企业申请在外滩设立民营银行,包括上海复星集团、上海均瑶集团控股的吉祥航空和红豆集团等,其中红豆集团筹备的“苏南银行”早在 8 月 15 日就率先通过了工商总局名称预核准。 9 月 12 日, “苏宁银行”和“华瑞银行”通过了工商总局名称预核准,正式拉开了民营银行申报大潮。除了上海,中秋节前后,全国各地传出的欲申报民营银行的民企已不下 20 家。如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召集数十家民企发起的“中关村银行” 、深圳香江集团牵头筹建的“广东香江银行” 、12 家温州商会欲抱团组建的“温商银行”
3、、重庆青年商会想要筹建的“青年渝商银行” 、湖北凯乐科技欲打造的“荆州银行”此外,卖电器的美的、卖车的力帆、卖肉制品的雨润、卖衣服的报喜鸟等等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还有许多民营上市公司通过参股银行曲线介入这一市场,如新湖中宝、浙江广厦、雅戈尔、哈高科等。 概念股怒放 名称通过预核准只是开设民营银行的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后续申报工作和具体的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试点民营银行监督管理办法(讨论稿) ,今年 10 月前,各地方征集民营银行发起人并完成相关协议的签署,敲定募股方案,工商注册登记的预核准工作也同步进行。今年 11 月至明年 1 月,在温州、北京和深圳等地选择性地批准 13 家民营银
4、行,进行股东资格审核和验资工作。明年 3 月前,全国第一家新民营银行将会核准开业。 在经营范围上, 办法规定,民营银行应该以信贷业务为主,以服务“三农”和社区银行的形式合法经营,且原则上不在行政辖区外设立分支机构。这意味着,民营银行与国内城商行类似,刚开始会施行区域管理。 借此东风,民营银行概念股迅速接过了此前上海自贸区概念股的炒作接力棒。其中,最为外界看好的“苏宁银行”母公司苏宁云商在中秋节前后 9 个交易日内拉出 4 个涨停,累计涨幅超过 60%。9 月 23 日晚间公告称拟与广州市其他民营企业尝试联合设立民营银行的金发科技,在24 日开盘后即锁死在涨停价。就连中秋节前刚刚完成整体上市的美
5、的集团也在 9 月 23 日开盘后大涨 9.38% 试水民营为哪般 我们为何要试水民营银行呢?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记者,从宏观层面看,尽管这些年我国整个银行业非国资比例、混合型的还有民营的资本比例在不断提高,但 90%以上的银行,真正对它形成控制的还是国有资本,其背后是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可见中国的银行业受到政府影响较大,容易在内部管理上形成一种行政化的运营方式,在市场化竞争大潮下,这显然不利于我国银行业提升竞争意识和服务水平。一旦引入民营银行这条“鲶鱼” ,将会打破国有大银行的垄断局面,迫使其不得不进行更大力度的去行政化的股权结构改革,防止政府干预银行经营决策和人事任免,银行内部运行
6、机制就会向商业化、市场化这一正确的方向上发展,进而改善整个金融生态,完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提高融资效率。 从微观上看,引入民营银行则有望缓解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和“三农”面临的融资约束,搞活实体经济。另一方面也能抑制地下金融活动的生存空间,有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 国有银行难撼动 不过鉴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办法对民营银行的限定,短期内民营银行对国有银行的冲击恐怕更多还是心理上的。 中央财大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尽管监管层对民资开办银行释放出强烈的支持信号,但从我国金融体系所有制整体结构上看,不大可能允许大批量民资准入,而且试点只有 2、3 家,还被限定在指定区域内经营,因此短期内
7、民营银行很难对国有商业银行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 华东师大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认为,更重要的是,民企能筹集到的自有资本规模也远比不上国有银行。一旦成为银行,就要受到严格的金融监管,受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 8%的硬指标约束。未来民营银行的规模不要说挑战国有五大行,就算对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冲击也十分有限,这些股份制银行动辄数万亿元的资产总额就足以令预备筹建民营银行的民营资本望而生畏。真正可能受到较大挑战的应该还是各地的城商行、农商行和农信社,其针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的小贷业务很可能被民营银行瓜分。 “话说回来,从实际占有率上看,现在已经不再是国有五大行一统天下的时代了,许多地方的城商
8、行已经引入了大量民资,不少民营企业早就曲线进入这个市场了。大家不用对将来民营银行的盈利空间有过高的期望,更不用对国有银行的未来过于悲观。 ”黄泽民说道, “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很流行的观点,认为利率逐渐市场化了,存贷差会越来越小,而且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冲击越来越大,现在又要把民营银行放进来,国有银行的好日子可能已经到头了。实际上我做过调查,中国的利差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并不是最高的,只是中上水平。即使将来完全放开存款利率,市场利率也不是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方面,政府还是会制订一个基准利率。比如美联储要制订再贴现利率来引导市场利率走向,否则都是银行自己说了算,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就会失效,这是行政
9、力量决定的。另一方面,银行同业公会也会出面协调利率。美国有上万家民营银行,也没出现过不同银行利率相差很大的情况,就是为了防止各家银行为了争夺市场而过度竞争乃至恶性竞争。银行可以吸收公众存款,是极其特殊的行业,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就算赔本赚吆喝政府也可以不管。 ” 黄泽民认为,之所以那么多民企想涉足银行业,就是因为过去几年缺乏足够竞争的中国银行业的钱太好赚了,复合增长率超过 30%,根本没觉得金融危机对中国银行业有什么冲击。但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今后不管是国有银行还是民营银行,经营水平的高低会对业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各银行盈利能力的差异也会越来越显著。所以民营银行开闸后,对国有银行的第一轮冲击可能并
10、非体现在业绩上,而是人才上。因为金融业是个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行业,原来卖衣服卖家电的企业都来开银行,首先遇到的就是人才短板,所以优秀金融人才将会更加抢手。 民营银行怎么搞 可见,想要和家大业大的国有银行抗衡,民营银行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 其中大型互联网企业被认为是民营银行最好的开办者,因为互联网金融所依赖的大数据可以成为民营银行进行资信审核的天然资源。除了阿里和腾讯这两家互联网巨头,已先行一步的苏宁云商也备受期待。连平认为,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未来银行零售业务的占比将会大幅度提高,如果苏宁能够将零售业务的经验引入到银行当中,发挥出自己的特色,对银行业拓展零售业务也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中国银行监事
11、梅兴保指出,民营银行应有自己特色,避免与国有银行产生同质化竞争。 “大银行通过并购吃掉民营银行在操作上不太方便,而民营银行怕被挤掉,所以在业务上要与商业银行差异化竞争” ,他表示,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就是要为该地区的中小企业服务。 此外,坚持了 17 年的中国银行界“奇葩”民生银行在与国有银行竞争中的成功经验也值得后来者借鉴。其最大成功秘诀在于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尤其是近 4 年来,民生银行不但把对公领域的新增贷款几乎全部投向民营企业,而且通过贷款结构调整,把很多到期收回的国有企业贷款也投向了民营企业。 “民生银行=做民营企业的银行”已成为市场共识,并在资本市场受到了史玉柱等不少投资界大亨的热捧。
12、在是否要对民营银行的经营范围和资本规模进行限定的问题上,舆论有不同观点。黄泽民认为,民营银行刚开始时,经验和规模都很有限,先实行区域管理有其合理性,但长期看,不应该对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太多的行政性限制。因为银行运作需要一个大数据系统,规模太小的话,运作成本就会很高,从而缺乏竞争力。假如银行发展顺风顺水,规模不断增长,完全可以从城商行的规模发展成全国性银行。当年的浦发银行、兴业银行等都是这么发展过来的。尤其是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开办的银行,不应该也不可能被局限在某一区域发展。 背景资料:民营银行风险何在 1.权力寻租/徇私舞弊 在民营银行准入过程中,由于审批权掌握在某些部门手中,往往会导致权力寻
13、租现象,并促使一些不具备开办条件的银行产生,从而埋下金融隐患。在银行运作过程中,监管部门也可能因为收受贿赂而徇私舞弊,坐视风险不断积聚,最终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崩溃。 2.过度金融 大量新生民营银行的涌入将使得金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可能形成金融过度(over-banking)现象。加上许多民营资本缺乏金融业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可能导致民营银行经营困难甚至倒闭,反而引发金融动荡。 3.道德风险 在开放民营银行时如果没有建立起规范的市场准入机制,将可能导致金融投机盛行,许多民营银行到处坑蒙拐骗,最后逃之夭夭,导致金融危机发生。以俄罗斯 1991 年前后失败的金融改革为代表。 4.内部控制 由于
14、民营银行的资本来自民间,由民间自发组建,其在股权安排上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股权过于集中,造成少数人控制银行;二是股权过于分散,股东人数太多,彼此又相互冲突,造成事实上的经理人控制,这两种情况都会造成内部人控制问题。 5. 大股东圈钱 研究结果表明,民营银行最大的问题是关联交易,民企决定筹建银行的重要动机就是希望为企业搭建便利的融资平台。一旦关联企业出现问题,贷款无法偿还,民营银行就会面临巨大风险。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当年的金融动荡都源于此。 存款保险制度亟待落实我们有些改革事业长期以来走不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监管困局,金融改革尤甚。然而金融业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却是激活中国经济,引爆改革红利
15、的必经之路。如何在鼓励民资进入银行业和控制民营银行风险的平衡木上走稳走顺,真是件需要极高监管智慧的难事。 目前看来,政府必须要做好的事情有三。一是设定严格规范的市场准入门槛,决不能光有钱就能做银行,必须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筛选出真正诚信的、有能力的(专业) 、有实力的(资金) 、能为投资者和贷款人提供特色服务的企业来开展民营银行业务。 二是严守日常监管底线。负债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全的监管机制为前提。民营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其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更强烈,其从事高风险运作和金融创新的冲动也就更强烈。如果没有健全的监管机制对其进行有效监管,民营银行很容易因风险问题而陷入失败。 最后也是最迫切的,在民营银行真正启航之前,务必要把存款保险制度落实。因为眼下这种由国家信用背书的存款担保机制使得国有银行实际上不存在倒闭风险,理论上存在的存款风险也是由全体纳税人埋单的。这种机制不公平、不合理、更无效率。存款保险制度是银行破产制度实施先行条件,也是银行市场化退出机制的关键一步。只有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才能让新生的民营银行实现真正的“风险自担” ,从而保护存款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