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课程质量.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45899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如何提高课程质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程质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程质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程质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如何提高课程质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提高课程质量【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在推进现代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教育体系建立起到引领作用。关键在于高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创新体制和办出特色为重点,优化结构,强化内涵,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系统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此,职业教育工作者更应关注课程质量问题。 【关键词】 高职;课程质量;课程管理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急速膨胀的同时,质量上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如何在扩招的同时保证和提高质量成为一个严峻而现实的问题,是每个高职院校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 高职院校课程实践与研究,从原来集中在高职教育的定位与发展,类型与层次等宏观问题的探讨转向到对课程与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2、等微观问题的深度研究。 “课程”是提升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无论是专业建设还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都必须借助“课程”这一平台才能实现。A、课程质量的诟病 a、错误的价值观 狭隘于“理论,科学,知识”的价值观。高职院校普遍忽视职业教育的科研,现在的科研很大程度上仍然是重“科学,理论,知识” ,轻“技术,实践,技能”的现象。培养学生良好的技能比不上停留在理论和知识层面的论文,这种观念,是影响高职课程质量保证的思想障碍。高等职业院校就是教学应用型院校,所有的科研都应该是改进高职的教学质量为取向。 b、滞后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狭隘“教学”的课程观。 “大教学小课程”的观念已经潜移默化为一种“常识” ,狭

3、隘于“结果”的质量观。对质量的理解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控制理论中, “过程导致结果” 。课程质量,是通过持续不断改善与提高的过程而体现出的一种课程的品质。总之,质量是一种结果,是由过程细节决定的。 c、专业课程资源的匾乏。人力资源、教学资源和财力资源匾乏。 人力资源主要是“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数量和质量都不足,培养与引进由于缺乏实践导向的教师标准和政策,使教师的专业发展基本以学历为准绳,技术型人才的引进也因种种原因而进展缓慢。企业人员进入为学生传授技能受到多方面的限制而停留在纸面上。 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程标准、习题库、多媒体课件、教案、范例和课程网站等。:除了教材以外其它资源几乎没有,

4、且相对比较好的教材也匮乏。在教材编写和选用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审议制度,如主编的资格认定、优秀教材选用的范围和标准,造成个别教材的编写质量不高或选用教材的内容陈旧等。 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多年来一直未能达到 GDP 的 4%等因素,同时经费使用效益和效率不高,使高等职业教育经费问题日益凸现。 d、粗放无序的管理 缺乏课程设置的流程,原则与审议等相关制度,造成课程设置变成“压缩”或者“剪切”本科课程计划。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普遍具有“应付”而缺乏“创新”价值取向,疏于探索与课程性质匹配的各种教学模式,采纳灌输教学模式。 刻意回避多方评价。由于对课程评价的目的,方法和技术等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不深,导

5、致课程评价目的偏离,方法单一,技术粗糙。 B、如何提高高职课程质量 构建完善的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质量保证体系是指以保证和提高课程质量为目标、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导向,通过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在课程实践活动中,设立专门化组织,明确相关主体的职责,提供和优化课程资源,规范程序和过程,实施监控与评价等一系列课程管理活动。 a、正确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的建立 学校上级部门作为教育科研的领导者和示范者,应引导带动学校工作的开展,做好顶层设计,形成之上而下规律,传播和推动正确的教育思想、先进的高职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 理清正确的课程理念。我国推崇的是课程实施更注重“工学结合”

6、的教学模式,课程评价更重视能力本位评价模式。 教学从业人员要从“经验型”向“学习研究型”角色转化。所谓“学习研究型”指的是学习新的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技术技能,研究如何实施和更有效的实施教育教学。 最后是是经费与制度保证。思想观念的转变是痛苦和渐进的,加上人一般都固有的惰性,因此需要在制度和政策层面来保障教育科研的顺利进行。 b、认真设置课程 2012 年 12 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 ,其中明确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专业核心课程简介,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等,给课程设置提供了很好的实施依据和参照标准。 c、建设与完善课程资源 随着国家教育经费达到 GDP 的 4%,高职院校的财

7、力会得到补充,给课程资源建设提供了非常好的机遇。已从原来的精品课程建设与评选提升到了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与共享,包括教材、课程标准、习题库、多媒体课件、教案、范例和课程网站等。需要相关课程团队积极开展建设工作。 d、科学管理课程 一般高职院校没有“课程管理”的理念,管理的范畴过于狭隘。所以只有“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 ,没有“课程管理事故的认定与处理办法” 。二是因为还没有建立“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 ,把“课程管理”纳入保证范畴,缺乏对相应部门的课程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控的制度与体制。因此,把课程管理纳入课程质量保证体系覆盖范围,是保证课程管理质量乃至课程质量的关键。 建立并实施规范的课程管理制

8、度。规范化的课程管理制度建设需要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制定课程活动展开过程中每个环节相应的制度。明确管理的主体,权力的分配,管理的内容和途径以及对管理行为本身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问责制和首问负责制。因为高职院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日益多元化,包括院校领导、课程管理人员、教师、系部督导、还包括企业界的代表、学生代表等等,所以有必要使他们在责任机制的约束范围内行事,有章可循。同时必须明确违规行为以及必须承担的责任包括惩罚,以约束课程管理主体的行动。 培养组建专业化的课程管理队伍。目前,课程管理队伍结构还不太合理,整体素质还不高,力量相对薄弱,是制约课程管理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应当把管理人员的专业发展

9、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范畴,为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提供必要的经费、时间、机会等条件性支持,同时加强考核与管理,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发展。 e、合理实施课程 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性、生产性比较强的课程可以安排在校外完成,主要是企业生产顶岗实习;专业性一般的课程安排在校内完成,如校中厂或校内实训基地。 企业生产顶岗、厂中校(企业实训基地) 。是完全真实的职业情境,学生以企业职员或学徒身份的身份参与生产并能。因此难度再大也要下决心突破,这至少也是教育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大力提倡推行的原因之一。 校内实训基地。什模拟的职业情境,学生以学习者身份参与工作过程。真实程度不如企业

10、中的学习情境,可视为进入上述两个阶段前的过渡或准备。但假如设计得当,同样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给学生传授技能最佳的人员是:“双师素质”的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已经有很多可行的实施方案,关键在于院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是做实、做透、做事还是做虚、做面、做秀。 f、科学合理评价课程 分为二个层次,一是对课程设置整体是否科学、合理进行评价,二是对一门课程的实施进行评价。 高职课程评价的首要问题是采用符合高职教育性质与特点的课程评价标准,课程以能力为本位,课程评价尤其是对专业课就更应以能力本位的标准来进行。 注重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覆盖相关多种能力要素,而不是针对个别能力分别孤立进行的评价。同时还要与职业资格或职业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C、结束语 本文列出的课程质量控制要点只是作者主观观点,而课程质量控制体系的覆盖范围广,涉及的要素多,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加以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 2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4 作者简介:黄飞(1965)男,广西宾阳人,理学士,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通信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