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问题与解决思路一、当前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审计委托滞后和临时集中交办,不利于整体审计计划科学合理安排 经济责任审计计划制定程序,一般是每年先由经济责任审计领导机构(即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以下简称联席会议)的成员单位分别提出下一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建议,经联席会议办公室研究提出计划草案,报请本级政府行政首长审定后,由组织部门向审计机关出具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审计机关依据委托书将审计项目纳入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并依法组织实施。由于计划酝酿环节多、过程长,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往往滞后
2、于审计机关整体审计项目计划下达时间,同时由于审计对象的不确定性,也造成部分任务安排的临时性或集中性,特别是在换届时,时间刚性,任务集中,有时不得不暂停正在进行的计划性工作,完成交办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如果与业务上级安排的时间性较强的审计项目相冲突,就会给审计力量协调带来一定难度,影响了审计部门工作全盘安排的计划性。 (二)先离或先任后审,不利于维护审计制度的严肃性 现有制度规定: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应当依法接受审计监督。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需要,可以在领导干部任职期间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领导干部不再担任所任职务时进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鉴于干部调整工作的敏感性,组织部门大多是在干
3、部已离职,或到达新的领导岗位后,才安排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即“先离或先任后审” 。这样做容易造成:第一,法制严肃性降低,社会威信提不高。经济责任审计不仅仅是组织部门、审计部门和离任者三方面的事,一定程度上是社会非常关注的政治性工作, “先离或先任后审”容易给人造成“走过场”、 “马后炮”的感觉,影响了工作的严肃性。第二,易使干部降低责任意识,产生侥幸心理,推诿扯皮:反正是生米已成熟饭,审与不审已不影响本人的调动和升迁。审计审出了问题,前任已不在原岗位,无法执行审计结论;而接任者又推给前任,拒不执行审计决定,造成新官不理旧账,审计部门反而进退两难。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同一问题会在同一单位屡
4、查屡犯。第三,审计结果难以充分利用,隐性风险易给组织部门造成被动,影响党的形象。由于干部调动或者升迁命令已经下达,审出了一般性问题,也不好改动任职决定,只好权当没问题;而审计一旦审出了重大问题,造成干部任用的失误,会使党政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陷入被动,影响组织威信。这与“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加强干部考核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相违背,给审计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制度覆盖面有缺口,轮审周期比较长,不利于对审计对象的公平及时有效监督 中央两办制度规定,经济责任审计范围是指对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因其所任职务,依法对本地区、本部门(系统) 、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义务
5、。而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时,有的从制度上留下了审计缺口,一般要求在领导干部任期内,原则上应安排一次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任职时间较长的,重点审计近一任期年度,重大问题可以追溯其他年度,并对特殊审计对象予以免审,如:对任职的单位已经撤并一年以上的、已经离开任职岗位一年以上的、已被提拔使用可能影响审计公正进行的领导干部不再安排经济责任审计。同时,目前大多数情况下,经济责任审计是在干部离任或转任时进行,有的领导干部任期长达十几、二十年,任期中从未审计过。这样一方面易使当事人在麻痹中放任违法违纪违规行为,积累较多问题得不到及时制止和纠正,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另一方面使审计工作量加大,审
6、计风险也随之进一步增大。此外,制度覆盖面的缺口,也对干部监督有失公平,使个别特殊领导干部脱离审计监督。 (四)审计结果运用和公告制度尚待完善,不利于审计在干部管理监督中的作用有效发挥 两办规定虽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情况通报、审计整改以及责任追究等结果运用制度,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根据干部管理监督的相关要求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将其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但目前由于各地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和运用程度不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
7、告制度尚在起步探索阶段,审计结果不公开、不透明、随意性大、运用缺乏标准,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责任审计与领导干部任用脱节的问题,不利于将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使审计结果在干部管理监督中的作用难以充分有效发挥。 二、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审计计划管理,促进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与审计机关整体审计计划统筹安排 改进审计项目计划安排方式,建立审计对象信息共享平台,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及时沟通情况,严格落实两办规定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委托程序,在每年年底前就应确定下一年审计对象,组织部门经济责任审计委托书应在领导干部届满、辞职、退休前或有职务变动的意向性考察期间下达,委托的审计对象数量应与审计力
8、量相匹配,审计机关也要根据组织部门的要求优先把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列入审计计划,使经济责任审计计划与审计机关整体审计计划有效衔接,并保证足够的审计力量对每一个项目审深审透;结合当地党委政府的实际,建立健全审计对象分类审计办法,根据干部管理监督工作的实际需要,从全局和长远考虑,规划好五年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好当年的具体审计工作,减少临时调整和集中交办,力争做到对审计对象至少在其每一届任期内轮审一遍。 (二)不断加大任中审计比重,促进降低审计风险 采取审计对象分类管理、突出重点、任期轮审等有效方法,不断加大任中审计比重,将“先审后离(任) ”作为经济责任审计发展的目标去努力实现。在现阶段条件还不成熟
9、的情况下,暂不排除“先离或先任后审” ,应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审计的时机和方式。对拟升迁或拟调任重要领导岗位的,应坚持“先审后离或后任” ,增强干部的责任感,也使其能够积极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审出了问题,也能及时下结论和处理,避免给社会上造成“走过场”的感觉,更重要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干部使用的重大失误,提高组织威信;对离岗、离职、退休或免职又不再安排新的领导岗位的,因其社会影响不大,为了使干部所在的原单位能尽快地开展正常工作,视情况可以采取“先离或先任后审” ,等将来干部监管机制完备了,条件成熟了,再全面推行“先审后离” ,使法规规定和实践完全统一起来。 (三)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实现对审
10、计对象全覆盖的公平有效监督 应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的严肃性和强制性,尽量减少制度覆盖缺口,不留盲点,达到用制度约束人,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杜绝审计对象侥幸和特殊化心理,体现干部管理监督的公平有效性。加强审计与干部管理监督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对象数据库及相关数据库,不断提高审计效能和信息化水平。同时,将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等其它专项审计相结合,合理配置资源,缩短轮审周期,从制度上进一步明确任中审计周期的最长年限和任职条件,如:每 3 年或 5 年必须审计 1 次,未经审计不得任用等,真正实现经济责任审计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四)上下统一建立专职机构,强化运行机制
11、,充实审计力量,奠定经济责任审计深化发展和质量提高的基础 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最高层次的领导机构是由国家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经济责任审计领导机构各不相同,且未建立健全。有的是联席会议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一般在审计机关,但具体审计业务由审计机关各业务部门分担实施,而有的审计机关专门成立了经济责任审计局,组织机构保障力度相对较强。应上下统一建立经济责任审计专职机构,选配与审计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审计人员,充实审计力量,强化联席会议运行机制,从机构、人员、设施等方面予以保障。 (五)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和
12、公告制度,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力度,有效发挥审计监督和社会监督的合力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效果和价值最终体现在审计结果实际运用上,运用的关键是要把审计监督与组织监督、纪检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为确保运用效果,应当建立和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和公告制度,健全严肃的保障督促机制,明确相关部门运用审计结果和反馈运用情况的具体责任,要求其充分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加大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运用力度,及时向联席会议办公室反馈审计结果运用情况。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将审计结果报告及整改检查报告作为考核评价、选拔任用、奖励惩处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记入干部人事档案和廉政档案,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干部任前公示的内容,让群众更全面、更具体地了解拟任用的干部情况,尤其是经济上的问题,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地位,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管理监督、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积极作用。同时,应逐步探索和推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运用情况应一并向社会公开,成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的重要依据,进一步促进社会民主和法制的建设。 (作者单位:陕西省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