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安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项目整体策划报告 5大秦寺位于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 20 公里的终南山北麓,是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距今已有 1300 余年历史。大秦寺法王塔内遗存有景教泥塑和古代叙利亚外文刻字多处,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佛学大词典中提到唐代景教寺院大秦寺也称为波斯寺、景寺。景教是基督教的分支之一,唐贞观九年(635 年) ,景教信徒阿罗本持经像至我国传道。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 年) 下诏于长安义宁坊建大秦寺。其后诸帝亦于各州兴建景教寺院。初时,误以为该教布教中心为波斯,故称波斯寺;后知其根源地为大秦(古罗马帝国),故于玄宗天宝四年(745
2、 年) 改称大秦寺。建中二年(781 年),德宗于长安大秦寺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其上记载景教于我国之传播情形。德宗贞元初年,波斯僧景净至长安,住于大秦寺,并与般若三藏于寺内译出六波罗蜜经。至武宗毁佛,大秦寺亦遭其厄,后改建为崇圣佛寺。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 年)于大秦寺掘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颂,此系研究唐代景教史实之唯一资料。以现存大秦寺塔为核心的宗教文化景区,占地约 236 亩,开发以大唐胜景、景教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旅游景区,打造文化旅游、婚礼庆典、娱乐参与为一体的休闲文化圣地,将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给游客以深切的历史体验。一、文化源流大秦寺景区项目位于环山公路以南
3、,现有的大秦寺塔的基址上。拥有较好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宗教文化底蕴。大秦寺塔的建立,源于西方景教文化的流入,在盛唐时期得到肯定,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合发展,并深得民间信仰,于是基督文化在中国快速的传播。以大秦寺塔为核心,深入解析景教文化的流入和盛唐文化的融合,主要以宗教信仰、历史渊源、文化发展三个部分为中心展开。二、功能分区依照对宗教文化的深入理解,我们将园区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域,这三大功能区域分别是:1、宗教信仰板块:包含西方文化入口、洗礼景观、婚礼殿堂、丝路驿站、基督教教堂等。2、历史渊源板块:即包含东方入口、世外桃源、大唐胜景、僧侣禅院、丝路文化等。3、文化发展板块:即以大秦寺塔为核心的中西文化
4、融汇发展轴线,包含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城、镇国大法祖殿等。以上的板块分区旨在以历史性的宗教文化为核心,融入现代人的娱乐活动理念,形成以西方浪漫婚礼为典型的文化旅游产业。三、规划结构一心三轴的宗教文化景观。一心即以大秦寺塔为核心。三轴即东西方入口景观轴线和以大秦寺塔为核心的主轴线。三大产业即由此规划带动的:旅游观光产业、商业服务产业和生态农业产业。四、分项目设计1、主轴景观入口以牌坊为标志性景观,经过阙形灯塔引入代表丝绸之路起源的景观柱,意在反映丝绸之路作为中西文化见证的历史地位。随之映入眼帘的景教文化碑(天下第一碑),碑上记述了景教入华的一段秘史和传教事迹,歌颂了唐太宗等六朝皇
5、帝对该教礼遇和崇信。碑左右以水景作为主景碑的烘托,水景中立有代表经文类的文化柱及赞颂类的宣传柱。法流十道:以关内道伟轴线,其他九道已记载在册的只有五道,故十道以五道的形式结合水景雕塑反映当时唐代的地域文化。国富元休:以五代皇帝像为依托的浮雕墙,旨在介绍当年的帝王盛世,景教繁荣。寺满百城:着重烘托景教在唐代的盛行,传播范围之广,影响之大,以树阵穿插各色塔形雕塑,以两者相结合的手法来阐释。家殷景福:以可穿越的三重祈福门的形式来体现景教作为当时流传已久的教派为百姓祈福的传教信仰的体现。镇国大法祖殿:承载着祈福祭祀之功能,殿后以“十字”形绿化为地景景观,旨在体现基督教的信仰“十字架” ,尾声便是大秦寺塔,这是基督教在中国发展的传播见证,以中国的形式发扬借鉴的过程记录。2、西方入口:是以西方园林景观设计形式为依据,以几何形式划分区域;以基督教文化仪式,包括:洗礼、坚振礼、圣餐礼、忏悔礼、婚礼这几种形式贯穿始终。3、东方入口:以唐代的历史文化为设计依据,反映当时的国强盛世。4、东西文化交汇点:是以丝绸之路为主题内容的广场设计,意在反映由于丝绸之路的开通,使中西文化得以交流、互融,“景教” 正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大秦寺总平面图大秦寺鸟瞰图:东方轴线鸟瞰图:西方轴线鸟瞰图:景教轴线鸟瞰图:64 楼 大秦寺基督教大秦寺广法大教堂大秦寺镇国大法祖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