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研究摘 要:本文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负担基础养老金及预期寿命与实际寿命的差异,使得新农保具有代际间再分配效应,政府提供保费补贴使得新农保具有代内再分配效应;缴费年限、缴费水平、寿命、性别对新农保再分配效应有显著影响;职保转入新农保所预期得到的利益净流入将远低于直接参保新农保的净流入水平。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再分配效应;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3)07-0053-06 DOI:10.3969/j.issn.1003-903
2、1.2013.07.13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 (即国发200932 号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 )正式在全国铺展开。新农保是一项旨在突破性解决农村老龄化问题的基本制度,其出台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一项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新农保必须具有一定的再分配效应以保障参保人的基本利益。特别对于经济条件较为拮据的部分农村居民,新农保应通过发挥其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功能,对社会贫富差距进行调节。 许多学者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研究。侯慧丽(2011)利用国家统计局 2009 年城市住户调查数据,从代际、性别
3、、地区、收入、部门等不同方面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1。王晓军、康博威(2009)利用统计模拟和精算方法,对不同就业、不同收入水平、不同性别、不同缴费年限以及不同寿命人群因养老保险制度安排产生的收入再分配进行测算和分析2。目前对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再分配效应的研究非常少。王翠琴、薛惠元(2009)通过构建精算模型对缴费补贴、寿命、缴费年限、投资收益率等因素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3。本文使用净转入额和净转入率对新农保再分配效应进行评估。同时,考虑到新农保的非常明显的社会福利特征,对年满 60 周岁的人的平均余命不采用 139 的计发月计算,而采用 2010
4、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建立简易生命表进行估计,分别测算了新农保代际间及代内再分配效应。此外,本文还考虑了从其他养老保险制度转入新农保的情况,并对影响再分配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二、模型构建 (一)模型假设 根据国发200932 号文件中相关政策规定(见表 1) ,本文做出如下假设: 1.新农保于 2009 年实施试点,本文以 2009 年基础测算年份,即假设所有参保人都在 2009 年参保。 2.新农保规定个人账户中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因此,无论参保人是否存活到年满 60 周岁,其个人缴费部分的利益都不会受到损害,也不存在再分配问题,本文只考虑参保人能够存活到年满 60 周岁的情形。 3
5、.新农保出台时年满 60 周岁以上的老人只可享受每月固定的基础养老金,不存在任何保费支出,而形成利益的完全净流入,其再分配效应只与寿命有关,本文对这部分群体不做深入讨论。 4.假设地方政府给付的基础养老金根据每年的物价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整。 5.新农保保费在每年年初缴纳,养老金则在年满 60 周岁后的每年年初领取。 6.参保人在 2009 年决定自己的缴费额度,缴费额度每年按照工资增长率进行调整,且参保途中不存在退保、转出新农保的情形。 7.为简化模型的设定情形,不考虑缴费不满 15 年补足缴费的情形。即在 2009 年年满 45 周岁的人参加新农保也同样采取每年缴费的形式,并不另外补充缴足
6、 15 年保费。 8.本文假设一旦参保人符合领取养老金的标准,其个人账户养老金按照当时的计发标准领取养老金直至死亡,不考虑期间可能出现的政府对养老金计发标准的调整。 (二)新农保再分配效应模型 新农保具有显著福利性质的养老保障制度,从国发200932 号文件中可以明显看到中央政策在向西部地区倾斜。同时,新农保关于基础养老金的设定及个人缴费部分可继承的规定决定了其具有利益净流入的特性,存在明显收入再分配的特征。 在新农保中,由于存在基础养老金、政府保费补贴及实际生存年限可能大于预定年限的情况,导致参保人享有利益净流入。用公式表示为benefit=Q+B+L。其中 benefit 表示净转移额的现
7、值,Q 表示基础养老金的收益现值,B 表示政府保费补贴的收益现值,L 表示生存年限大于预定年限导致的收益现值。 1.基础养老金收益 根据新农保规定,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中央政府规定的基础养老金标准,则基础养老金给付标准为 Q=Q0(1) 其中,Q0 为新农保实施当年的基础养老金标准,以年为单位,为660 元;f 为地方政府根据原标准的一定比例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的调整系数;a、b 分别为参保年龄和退休年龄,a 取值范围是 1659 岁,b为 60 岁;e60 表示参保人年满 60 岁的人的平均余命,e60表示的整数部分,即参保人在年满e60周岁后领取了最后一次养老金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死亡
8、;为合适的贴现率。 2.政府保费补贴收益 由于新农保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集体和政府的补贴也能增加缴费总额,这部分可以用式(2)表示。B=(A+S) (2) 其中,A 为政府发放的补贴,S 为集体补助的数额,r 为个人账户养老金投资收益率。 3.生存年限的收益 新农保规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月计发标准为个人账户总额除以 139,即以 139 个月(11.58 年)为该制度设定的年满 60 周岁人的平均余命的标准,用 m 表示。新农保养老金为终身支付,即使被保险人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全部被支付完,政府也将按照原计发的养老金数额继续向被保险人给付养老金,直至被保险人死亡。因
9、此,如果被保险人寿命大于 71.58年,得到额外的收益可以用下式(3)表示。 L=(3) 其中,P 表示每月领取养老金数额,m同样表示的整数部分即 11。 按照新农保的规定,以 X 为缴费标准,g 为平均工资增长率,则个人缴费形成的养老金总额为: X(1+g)b-a-k(1+r)k(4) 加上政府保费补贴部分,参保人年满 60 周岁时个人账户总金额为 X(1+g)b-a-k(1+r)k+(A+S) (1+r)k(5) 因此,参保人符合领取养老金标准后,其每年领取的养老金为 P=X(1+g)b-a-k(1+r)k+(A+S) (1+r)k12139(6) 综上所述,新农保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可表示为
10、 benefit=Q0+(A+S)+ (7) 式(7)为净转移额的计算公式。如果用相对值转移率来表示,则为净转移额与保费支出的现值的比值。在新农保制度中,参保人的支出仅为个人缴费部分,则转移率公式为 Rbenefit=(8) (三)数据来源及设定 1.政府根据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其调整基础养老金的标准。经计算,从 1990 年至 2009 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年增长率为4.62%,则 f=4.62%。 2.新农保的指导意见要求个人账户储存额目前按照一年期存款利率计算收益。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自 1990 年到 2009 年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平均数,r=4.325%。 3.2009 年的
11、政府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至少 30 元,A=30。 4.政府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实行集体补助。但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还不发达,集体补助实施难度较大,故 S=0。 5.假设贴现率与一年期存款利率相等,N=r=4.325%。 6.如文中无特别说明,则年缴费额 X=500 元。 7.由于 GDP 的增长特征与收入相似,这里假设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一致。根据世界银行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12 年出版的China 2030指出,19952010 年中国 GDP 每年平均增速为9.9%,20112015 年将降为 8.6%,20162020 年为 7.0%,20212025年为
12、 5.9,20262030 年则只有 5.0%的年均增速。经过计算,6.5%为2009 年至 2030 年的年均 GDP 增速,则本文中 g=6.5%。 8.为探究新农保实施当年我国农村居民 60 周岁的平均余命,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关于乡村死亡率的数据制作简易生命表,计算过程如下: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到的全国分年龄、性别的死亡人口状况(乡村)中各年龄组的死亡率 mx 计算得到各年龄组的死亡概率 qx,其中qx=2mx/(2+mx) 。 假设期初总共有 10 万人(l0) ,各年龄组死亡人数 dx=lxqx,生存人数 lx+1=lx-dx。 计算各年龄组生存人年数
13、Lx=,总生存人年数 Tx=Lx+Lx+1+Lx+2+L 则平均余命为 ex=Tx/lx,测算结果如表 2 所示。 三、新农保再分配效应的测算 新农保具有鲜明的福利性质,对于任何参保人其净收益都大于零。新农保再分配效应表现为代际间再分配及代内再分配。由于人们实际平均余命大于制度设计使用的平均余命,即 e60m,且退休后基础养老金部分由政府全额承担,存在代际间的财富转移以支付年老者的养老金。政府保费补贴则是代内转移支付,是当期劳动者财富的二次分配。参保人个人缴费部分由于可继承、可转出,不存在再分配效应。 (一)代际间再分配效应 新农保代际间再分配体现为每月养老金按照 139 的计发系数将个人账户
14、总额发放完毕后,由政府负担的对参保人的养老金的发放责任。同时政府还要承担所有参保人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则代际间再分配效应为 benefit 代际=Q+L。 将上文参数输入进行计算,得到代际间再分配效应结果如下: 可以看到,各年龄段的净转移额均为正数,转移率均大于 1,说明新农保存在代际间再分配,利益为完全净流入,并且代际间再分配的利益流入已经超过参保人缴纳保费的现值。随参保年龄增加,净转移额减小,转移率增加。 (二)代内再分配效应 代内再分配效应完全由政府提供的保费补贴实现,即对参保人每人每年不少于 30 元的保费补贴是由当期劳动者向当期参保人进行的财富再分配,即 benefit 代内=B。由
15、于参数取值 i=r,上式简化为 benefit 代内=(b-a)A。可以看到代内再分配效应同样全部为正数,与参保年限呈线性相关。代内再分配效应最大为 16 岁参保新农保的被保险人,为 1320元的净转移额。最低是在 2009 年年满 59 岁的参保人,为 30 元。代内与代际间总效应如表 4 所示。 四、新农保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因素 (一)缴费年限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由表 4 看到,虽然各年龄段参保人净转移额现值都为正数,但具体数值各不相同。随着缴费年限的增加,即参保年龄越小,净转移额增加。如表 5 所示,净转移额随着缴费年限的增加,其绝对数值在扩大。这里边际净转移额表示增加一年缴费所能增加的净
16、转移额的数值。例如,20岁的参保人如果增加一年缴费年限,即从 19 岁开始参保,预期可以增加855.23 元的利益净流入。虽然边际净转移额随着参保年限增加而减少,但其相对转移率却随着参保年龄增加而增加。59 岁参保的人的转移率最高,为 32.74%,而 16 岁参保则最低,为 1.25%。边际转移率为增加一年缴费年限所增加的转移率。表 5 中所有边际转移率都为负值,这是由于随着参保年限的增加,个人保费所占比重增加,转移率下降,但转移率下降的趋势在减小。 (二)缴费水平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由于新农保参保人经济收入及负担能力不一样,新农保规定了年缴费 100 元500 元共 5 个档次的缴费标准,
17、同时允许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缴费标准。为比较不同缴费标准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这里分别取 100、500、1000、2000 进行讨论。 可以看到,净转移额随缴费额度增加而增加。例如当年缴费 100 元时,20 岁的参保人预期净转移额为 31151.1 元,当年缴费为 2000 元时,净转移额将超过 7 万元。这一特性是新农保对缴费较多者的鼓励,体现“多缴多得”的制度设计思想。但与前文一样,缴费增加将降低转移率。特别是当缴费较高,同时参保年限较长时,转移率将低于 1。 (三)寿命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寿命对于再分配效应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基础养老金和超过预定寿命的养老金。用 W 表示寿命的最
18、高限,则修正前文式(1)和式(3)分别为 当参保人年满 60 周岁时,其转移额为 benefit=Q+B。当参保人年满72 周岁时,转移额变为 benefit=Q+B+L,这里对一个 20 岁参保的人为例,其利益净流入如图 1 所示。 从图 1 可以看到,随着参保人寿命的延长,其净转移额呈上升趋势。由于个人缴费部分可继承,则这部分一直归属个人所有。即使未存活至预期年限,也不会出现个人利益的流出。但由于 72 岁是作为净转移额计算的转折点,寿命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在 72 周岁出现明显的转折。72 岁之前,净转移额来源仅有基础养老金和政府保费补贴,年满 72 周岁后,代际间进行了再分配,并随着年龄
19、增长而增加,提高了净转移额。 (四)性别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 由于男女性预期寿命不一致,导致新农保中男性和女性净转移额与转移率的差异。从表 2 看到,60 岁女性的平均余命为 21.93,高于男性的 18.85。女性寿命更长,其预期得到的再分配利益会更多(见表 7) 。 由上表可见,在不考虑男女缴费能力差异的情况下,由预期寿命长短导致的再分配效应比较明显。女性净转移额均高于相同参保年龄男性的净转移额。 如果考虑到男女缴费能力的差异,新农保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差异会缩小。一般而言,男性的平均工资水平高于女性的平均水平,其缴费能力也将高于女性,因此,在“多缴多得”的制度设计下,男性由于高缴费会抵消一部分
20、因女性寿命较长而产生的净转移额的差异。据19952005 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显示,2003 年城镇单位女性就业人员的年收入是男性就业人员的 81.9%。假设男女性缴费标准与年收入直接相关,女性交纳保费标准为男性保费标准的 81.9%。这里假设女性2009 年缴费标准仍为 500 元,男性为 500/81.9%=610.5 元,则新农保再分配效应如表 8 所示。 由表 8 可知,如果考虑到性别对保费缴纳水平的影响,差额净转移额缩小了。仍以 16 岁参保为例,收入水平对缴费能力的影响导致差异净转移额从 8699.27 元下降到 6179.95 元。但工资差异对净转移率的影响是有限的,仍小于预期的平均余命差异对净转移率的影响。因此,相同参保年限的女性参保人将比男性参保人预期得到更多的利益净流入。此外,随着参保年限增加,净转移额的差异增加,但其差额转移率却在降低。 (五)跨制度转接对再分配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