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中生有骗到百万惠民资金2013 年 6 月 17 日,宿州市工商局宿城分局原局长赵青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宿州市中级法院于二审宣判,以赵青犯滥用职权罪,判处有期徒刑 9 个月;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 3 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3 年零 5 个月。 无中生有,套取国家资金百余万 赵青的犯罪始于 2008 年年底,时任宿州市工商局宿城分局局长的他接到一份上级部门下发的文件,通知要求全省各级工商部门统计上报2000 年以来临时聘用人员的情况,发放解聘专项补助金。几天后,赵青找到分局人教股股长吴永和(已判刑) ,安排他抓紧统计“2000 年以来的临时解聘人员数字” 。吴惊奇地说:“临时工 1999
2、年都解聘了,之后就不准再聘了,现在哪还有 2000 年后的解聘临时工可报?”赵青说:“你从两会(消协会、个协会)人员中上报吧,尽量多报数字,省局能多拨资金。这事一定要注意保密。 ”吴永和顿时理解了赵青的意图,明知“两会”聘用人员不符合补助条件,还是一下子“统计出”2000 年以来的解聘人员 31 人!统计名单报上后,上级部门下拨的解聘临时人员补助金123 万多元 2009 年初便打到了宿城分局的账户。看到 123 万多元的“解聘补贴”连核查都没有核查就套取到账,赵青非常高兴。 滥用职权,补贴资金送人肥己 接下来怎样处置这笔巨资,赵青动起了脑筋。他又把吴永和、财务科长王某和会计张某(另案处理)叫
3、到一起分工:吴永和负责 “资料审核” ,王某负责补偿金发放,其他事宜由办公室和财务室共同负责。按照文件规定,解聘临时人员享受解聘补助,最起码的两个条件是:一是有与工商用人单位签订的聘用合同书或协议书,二是要有用人单位工资关系的证明材料。在搜集个人资料的过程中,不少有关系的人向吴永和咨询,想吃这块面包。吴永和感到事情难办,就向赵青汇报:“按文件规定没有符合标准的,资料没有办法搜集。 ”赵青说,聘用合同没有,工资单也不一定都有,材料把关就不要把那么严了,只要有个身份证明和所里证明就可以了。于是,吴永和、王某等人开始按照赵青的授意为“解聘临时人员” 办“补助金手续”:吴永和负责写申请书,财务人员张某
4、负责造工资单,赵青审查签批。就这样,他们“完善”了袁某等 11 名“解聘人员”补助金申请审批的手续。当然,这些人都各自有些背景和关系,其中也有赵青个人的关系,但他们都不是工商系统的临时解聘人员,跟工商系统没有丝毫联系。因为这 11 人都是关系户,所以他决定,按最高年限补贴标准执行。于是,分局为这 11 人发放了“补助金”约 28.6万元。123 万余元补助金发出去不到 30 万,剩下的他准备留作分局的“机动资金” 。 2009 年 9 月的一天,宿州市工商局电话通知宿城分局,年底前把未发放完的资金如数上交市局。赵青得到消息顿时急了,岂能让煮熟的鸭子飞了?于是,他当即把吴永和、王某等叫到自己办公
5、室,和他们商量用什么办法把这笔资金预留下来不上交?吴永和、王某回答,只有增加上册人数才行。于是,吴永和等人故伎重演,很快造出这 13 人的申请书、工资单交给赵青签批。 在解聘补助金刚开始办理时,赵青曾接到宿州市工商局人教科科长周某的电话,说他同学的亲戚任某在南关菜市场干过临时工,身份证复印件已经给了吴永和,申办解聘补助金的事让他关照。赵青立即给吴永和等人安排,帮任某“完善”了手续,并把 2.5 万多元“补助金”送给了周某。周某领到这笔补助金后,对任某是否当过临时聘用市场管理员产生了怀疑并进行了核查,显然,任某的“解聘临时人员”身份是假的。他打电话告诉了赵青,并将补助金退给了他。 欲盖弥彰,最终
6、难逃法律惩罚 2010 年 6 月,宿州市工商局监察室接到群众举报,开始对宿城分局在办理临时人员解聘补助金中的违法违纪问题展开调查。赵青慌了,他听到了纪检监察部门即将到分局调查的风声,感到周某退回的那 2.5 万多元是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于是,他立刻把祁县工商所所长赵某召到自己办公室,把 2.5 万多元递给他说:“这是杨某的补助金,你拿回去交给杨某,一定让他把收条的时间写成 2009 年 9 月份。 ”以此试图蒙混过关。这笔钱处理干净了,兜里还装着跟吴永和、张某一起分的 1.2万元呢。赵青把这笔钱送到张某处,说市局马上要来调查了,这 1.2 万还给你,你和吴永和的每人 1 万元,还有冒用杨某
7、、李某名义拿走的每人 4140 元,也都交回来,赶快送给杨某、李某,让他们打收条,把收钱时间提前到 2009 年 12 月份。事后,张某把这些养老保险金交给了自家的保姆杨某,并交代她说:“要是有人问,你就说在大营工商所干过。 ” 宿城分局弄虚作假,套取解聘人员补助金的情况被市局调查组查实。市局领导责成赵青到市局把事情讲清楚,并把发剩的补助金全部上交市局。赵青觉得把钱装进自己腰包的事已经洗刷掉了,剩下的就不算问题了,于是开始处理剩余的补助金。他又把王某等人召集到一起开会,说原先套出来预留的那些钱,抓紧安排那些人(假解聘人员)所在的工商所领走,让他们先放到所里别动,以后再说。告诉他们,如果有人调查
8、,就说钱是他们 2009 年 12 月领回去的。会后,王某等人按照他的安排,很快通知南关、朱仙庄、西寺坡、庙安等工商所的所长到分局领钱。就这样,123 万多元的解聘补助金被赵青突击发完了。 赵青滥用职权、贪污犯罪一案是经宿州市纪委调查后,移送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提起公诉的。宿州市中级法院审理认为,赵青作为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宿城分局主要负责人,在依照文件规定为临时解聘人员办理补助中,提供虚假材料,徇私情而套取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伙同他人私分补助资金,其行为已构成滥用职权罪、贪污罪,对其所犯两罪应依法数罪并罚。鉴于赵青在二审期间,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主动检举他人犯罪,构成一般立功情节,结合其在一审中的认罪,案发前如数退出赃款等影响量刑的情节,故依法对赵青进行了从轻处罚。随着二审宣判,赵青滥用职权、贪污案尘埃落定,但这桩案件给人的警示与思考却是强烈而深刻的: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惠民政策,下拨大量诸如退耕还林、畜牧养殖、教育化债等补助资金,而这些相关领域随之案件频发,一项项惠民补贴成了贪官蛀虫的“唐僧肉” 。区区一个工商分局就弄虚作假,套取国家资金 123 万余元,上级相关部门在发放解聘补助资金时,仅凭上报的一个数字,百万资金就下拨到账,是否也意味着补贴申报、发放过程中监管的缺失?赵青贪污、滥用职权犯罪一案,又一次为人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去堵住国家惠民资金管理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