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摘要:城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的城镇化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三农”的内生动力以推动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政府推力之外的另一强大驱动力。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02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要“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2、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民、农村、农业的内生动力,将对城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推进城镇化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报告全篇提及城镇化多达七次,可以看出城镇化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分析2013 年经济工作时,再次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由此可见,推进新型城镇化已被提到了中国决策层各个层面的议事日程上。 城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绝非简单引导农村人口进入城市。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要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要促进创新和升级,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为服务业发展打开空间
3、。农业人口不断进入城市,粮食安全必须保障,所以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在城镇化过程中既要重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也要重视培育新的城镇群。 改革开发以来,城镇化在促进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民生有效改善、社会民主进步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性的作用,给我国带来了整体性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同样无法回避由于城镇化而导致的诸多社会问题:生态环境每况愈下,资源耗竭难以为继,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城市的快速扩张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不足,工业持续挤压农业,土地城镇化,而农民并未随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与农村集体经济的关系 集体经济,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发展集体经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必然性,是城
4、乡一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型城镇化的强大推力,也是劳动者共同致富的现实要求。 (一)集体经济是我国实现城镇化的强大内生动力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所有制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发展,都是劳动者当家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标志,是促进生产力发展、使劳动者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根本条件和前提,是城镇化进程的强大推力。集体经济具有规模效益。走集体经济道路,它将分散的生产要素组织成集体生产要素,有利于提高农村经济的竞争力,可以扩大资金、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规模,开拓技术来源和市场信息来源,能明显地提高生产力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生产发展和现代化程度提高
5、。集体经济能促进共同富裕。集体经济是合作经济,人们带资带劳入股,共同劳动,合作生产,按劳按投入分配,收入有差距,但不是太大,不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只有让农民富裕起来了,人的城镇化才能由收益比较驱动向自主转移驱动的高级形式转变,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城镇化。集体经济具有社会效益。我国办得较早的一些合作社早已实现了完善的福利制度、助学制度、养老金制度,人与人的关系和谐美好。由于生产发展,收入增加,通常都建设了比较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道路、交通、供电供水设施完善,注重绿化,家家都住着宽敞明亮的住房,人们生活得比较舒适,过上了真正小康的生活。 (二)新型城镇化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我国农
6、村集体所有制经济一直是在城乡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下存在,其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对城乡二元结构的政策也做了一定的改革和调整,但二元结构的基本格局没有变。中央实行城乡统筹战略不仅是缩小差别的过程,而且也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城镇化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孕育着巨大的商机。首先,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要求,破除各种束缚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在城镇化过程中,推进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极大改善了集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推进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就能将集体资产要素按照市场原则优化配置;推进城乡劳动就业一体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为农村集体经济引进人
7、才;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有利于弱化农村集体资源的保障功能,强化其资产功能,提高资产效率;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管理,有利于农民走入城市,从而减少集体成员,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集体资产的效益。其次,城乡统筹就是要以城带乡、以工业反哺农业,要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生产要素向农村转移。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将有力地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如长沙县就推行了六个集中的发展思路,即资本集中下乡、土地集中流转、产业集中发展、农民集中居住、生态集中保护、公共服务集中推进。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方式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物质基础,关系
8、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因此必须在促进经济发展上狠下功夫,以保障农村社会稳定和全面发展。从国内一些城镇化程度高的地区的经验看,它们都十分重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1.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要因地制宜。城镇化不能只聚焦大中城市及其周边,应更关注偏远落后地区。要发展壮大偏远地区村级集体经济,抓好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工作,增强其内生发展动力。对经济薄弱村要从实际出发,坚持“因村制宜、各展所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充分发掘经济薄弱村的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推动薄弱村改变落后面貌。在发展路径上,一是开发利用好经营性资产。对村里闲置的土地、固定设备等经营性资产,采取承包、租赁、参
9、股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利用,以盘活沉淀性资产,提高利用效率和获利能力。二是大力开发特色农业资源,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三是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要以当地资源作资本,广泛寻求合作,发展民营经济,培植税源,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特别要抓住当前各级政府全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机遇,在农村新社区建设、土地流转等工作中,挖掘更多的土地、资产资源,同时充分利用好市、区扶持经济薄弱村的政策,想方设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基础。 2.积极推行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村级经济改革可以引进现代企业改革的模式,参照进行股份制改革,改传统行政式管理手段为市场化经济管理手段,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推行不同的改革模式。
10、例如,作为国家发改委和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的苏州市,通过农村“三大合作”改革,发展集体经济。所谓“三大合作”改革,是在农村的集体资产、承包土地、生产经营等方面,通过合作或股份合作的形式进行改革,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富民强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统称,其改革成果主要包括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种基本类型。 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加强管理监督。只有建立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才能把群众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保证集体经济健康向上发展。集体经济要制定并不断完善民主选举制度、民主决策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生产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等;各项管理制度要专人负责,严格把
11、制度落到实处。要通过制度切实保护农民的积极性,维护其合法权益。加强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认真落实和完善财务代管制度,充分发挥代理会计核算中心和会计委派制度的监督作用,从源头上管好用活集体资产和集体资金。成立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小组,对重大议决事项执行情况、集体资产经营情况、财务情况和收益分配情况进行经常性监督。 参考文献: 1甘藏春.在统筹城乡关系中走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人民日报,2011. 2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城市规划,2006(S1):32-40. 3陈俊梁,陈瑜.苏州农村“三大合作”中国特色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 4宗寒.促进城乡一体化,应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2. 5贾哲.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与我国城镇化建设关系初探.北京. 6罗红云.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路径探讨.新疆,2012. 作者简介:罗静良,中共长沙县委党校校长。 吴辉球,长沙县委党校副教授,博士。 课题项目:湖南省省情决策与咨询课题,立项号 2013zz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