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析【摘 要】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并已悄悄融入我们的生活。当前,互联网作为传播信息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新途径,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观念产生着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当前的社会形势和大学生的特性,运用网络这一便利条件积极探索思想网络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促进学生的品质教育和培养,不断开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重要性 方法 途径 1.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1.1 网
2、络对大学生“三观”的影响 大学阶段是一个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新观点,但由于缺乏经验与知识,也同样很容易犯错误。网络作为超时空性、开放性及互动性极强的平台,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层出不穷,大学生自身不成熟、不完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冲击,使得大学生三观的正确树立受到严峻考验和冲击。 1.2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及法律意识的影响 由于各种意识形态和文化,通过超速的网络手段传播,加之大学生文化失察,对大学生的影响、渗透和冲击不断增强。同时网络特有的隐匿性和开放性,传统社会道德、法律在网络上的约束力和影响力遭到极大削弱,
3、大学生道德法律意识不断被弱化,并一定程度上投射到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中,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1.3 网络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当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脑,他们的学习地点从教室或图书馆扩大到网吧和宿舍,获取知识的途径已不局限于在课堂上单纯依靠老师的传授,可以通过上网来查阅资料或自学,以扩充知识。因此,网络使有限的教学资源得以最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但由于有些大学生识别能力较低,自制力不够,因而沉溺于网络,学习成绩下降。在我所接触的大学生中出现沉溺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等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些同学因沉溺于网络而导致降级或休学。 1.4 网络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 由于网络的开
4、放性和虚拟性以及网络身份的易变性、匿名性、超越空间性,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构造网络中的自我角色,他们会觉得在网络里进行交往更容易使人满足。于是他们借助电脑,通过聊天、博客等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甚至表达对某些人或问题的看法和不满,减缓心理紧张,使失衡的心理得到了调整。这在客观上起到了心理调节的作用,淡化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并产生情绪的安宁感和稳定感,得到情感的平衡。但由于网络行为是个人心理和人格的延伸,网络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人格及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人际关系的信任危机,使其形成一种不同于现实人际交往的一些特征,使得人际交往的方式逐渐趋于淡漠,容易使大
5、学生放任自己不再关心现实社会,不利于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健康人格的形成,严重时能引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004 年 8 月中共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要求在新形势下努力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其中就提到了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这一问题。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稳步发展的关键。 2.1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促进学生成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这一根本目的开展思想政治
6、教育。由于当前校园中大学生群体在思想和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已发生深刻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形势,更新教育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本上的创新,引导大学生确立成才目标、实现人生价值,完成大学生德育培养的任务和目标。网络时代,大量的网络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营造的环境和内容与广泛而复杂多样的网络信息空间交织在一起,甚至处于劣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受到很大冲击。因此,高校必须研究网络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 2.2 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运用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互联网正以其信息传播速
7、度快,信息覆盖范围广,信息吸纳容量大等特点逐步占领信息传播领域的制高点。社会的信息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高校的信息网络化。高校教师和大学生不仅是网络的操作者和使用者,还是被信息网络时代刻上烙印最深的群体之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懂网络而且不能回避网络,高度自由的网络时代也不可能更不应该脱离现实的社会规范,而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群体也必将承担未来社会竞争的责任,因此在网络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把自己的事业同人类文明、社会进步融为一体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3 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了大学生发展成长的客观规律 大学生的具有独特的发展特征和规律,如思维方式
8、、人际关系、心理素质和人格正在矛盾中发展等。任何人的行为,都是受一定的思想支配,并且个人思想是通过言行体现出来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心理和思想发展成长的客观规律,让他们把自己的思想完全表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解决思政工作中涌现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有效性。 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3.1 构建校园文化网络环境,开展网上思想宣传工作 作为新形势下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构建网络环境是基础。高校在着力研究网络对大学生负面影响的同时,应利用网络资源,加强高校党建、团建网站,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引领作用。建设好一个融思想
9、性、知识性、趣味性与服务性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同时加强校园论坛建设,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交流思想的场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加强同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为学生思想工作提供基础和保障。对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焦点舆论做出及时反馈,防微杜渐,防患于末然。 3.2 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作用 大学生热衷上网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网络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而校园文化生活的内容单调、形式单一、参加范围窄导致学生对校园文化生活的兴趣减弱。因而,要通过开展一些积极向上、有创新性的文体活动去吸引学生,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另一方
10、面也不能忽视网络在校园文化氛围建设中的作用。高校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经常性地在网上传播介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此外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 3.3 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难以满足网络时代提出的一系列挑战,例如: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薄;对有关网络法规、网络道德缺乏了解等。因此,只有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在思想教育的方式、载体和手段上有所创新,培养一支政治意识强、工作经验丰富、熟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才能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所突破。
11、 3.4 开发适应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软件 为提高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大学生不仅应具有较高思政素质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在思政教育实践中必须科学地把思政教育工作与正确地处理人际关系结合起来,加强对沉溺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与指导,使其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摆脱出来。积极开发新的适合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和心理实际的思政教育及心理疏导软件。思政教育的软件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专门用于思政教育的软件。另一方面是包含大学生思政教育内容的实用软件。针对新形势下当代青年大学生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发一批集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于一体的思政教
12、育实用软件。 3.5 在日常学生管理中,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教育和引导 (l)强化思想教育,培养大学生面对网络的思考力和鉴别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通过不断更新内容、改进方法等途径,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一方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使他们牢同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用先进理论和传统美德武装大学生,增强其“防腐拒变”能力。另一方面,加强素质教育,训练其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控、自辨和自护能力,让学生以批判的精神对待网络信息,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的干扰。 (
13、2)深入开展责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络行为责任的理性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网络的本质功能,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秩序和给予网络人文关怀的使命感,培养大学生在网络行为中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随着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不少大学生沉溺于虚幻世界,脱离社会。对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专家讲座、学生现身说教、交流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网络虚拟社会,及时做好这方面的教育疏导工作等。 (3)深入开展网络意识教育,及时做好大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疏通 随着大学生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我们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社会” ,正确认识网络文化复杂性,形成良好的上网心理,养成文明的上网行为。当
14、代大学生是网络的忠实朋友,他们不仅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一群庞大的参与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应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而且应实事求是地评估网络的价值和社会影响;不仅要增强大学生的伦理意识、道德责任感,而且要提高其个人修养和自律能力。 (4)充分利用网络工具,将日常思想工作与网络教育结合起来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和工具,充实内容,拓展渠道,丰富形式,加强对大学生的疏通与引导,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随时随地、及时的、形式多样的网络教育。除关注校园论坛外,还鼓励学生通过电子邮件、QQ 等方式和自己进行交流,通过查阅网上信息、了解学生动态,与学生通过网络交流,成为学生信赖的网友,教育、引
15、导大学生正确全面认识网络作用,增强学生网络自我教育意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的体现,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是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结果。随着我们工作的深入,它必将成为我们一种重要的教育途径。时代赋予了我们面对新问题的机遇,也给我们带来了解决新问题、新困难的要求,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断追求和不懈努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将会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精神N,新华社 2010-5-30 2黄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疏通与引导的运用J, 东京文学,2011(6) 3曾令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概论M,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4张贵仁,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H,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5马兰,浅论网络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中国高教研究(第140 期) ,2005.4 6吕晓培,李帅,李涛,白甲欣,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法刍议J,管理观察,2010(25) 7郝卿,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网络化初探,新西部J,2010(12) (作者单位: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