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950430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摘要: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传统工业面临极大挑战,要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原有的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应运而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大学生就业是个常讲常青的话题,尤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来说,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已有文献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学生就业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两者的关系对于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大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学生就业;传统产业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得传统工业面临极大挑战,要获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原有的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应运而生,发展

2、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大学生就业是个常讲常青的话题,尤其我国作为人口大国来说,顺利解决大学生就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本文就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投资结构变动及大学生就业的效应做些研究和探讨。 一、基本内涵 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它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用重要地位、符合国家未来发展战略目标、具有自主核心技术、能产生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兴产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现阶段我国要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七个方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投资结构的变动,而投资的增加则意

3、味着更多的就业岗位。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的热点话题,随着大学生“就业难” 、 “有业不就”等问题的愈演愈烈,如何安排大学生就业成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挑战。 战略性新兴产业属于投资拉动和人才技术密集型产业,对资本、人才、创新的要求很高,而大学生作为社会高素质群体,是人才和技术创新的摇篮。因此,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解决大学生就业有效结合起来,认清两者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发展背景及现状 1.国际背景 金融危机后,为抢占新一轮经济科技竞争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基于争抢竞争优势,纷纷制定新兴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加大投入,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积极培育市场,

4、加速新兴产业发展。 美国制定重整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 ,再次确认制造业是美国经济的核心。要优先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技术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和高生产率的生物工程产业,保持航空产业的领导地位,振兴钢铁和汽车工业,重点发展电动汽车,积极培育纳米技术产业。如奥巴马政府推出庞大的“美国复兴和再资计划” ,力求通过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方式再造美国增长;宣布将 R&D(科学技术领域)投入提高到 GDP 的 3%这一历史最高值,并计划投入 1200 亿美元支持新兴产业的发展。同时,还提出要对研发税收抵免永久化立法,对新能源汽车研发等采取税收激励政策,大力支持企业自主创新。 2.国内背景 改革开放 32

5、 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年平均增长 10%,工业化正在深化过程之中,传统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仍在增长中,全球化时代下,中国的发展需要增强竞争力,应对持续增长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等压力,需要新的产业支撑。包括新资源开发与再生资源利用,生态环境改善催生新的节能环保产业,其外部性强,需要新的制度和机制。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国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价值链的低端,需要提高竞争力。 与上个世纪相比,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我国都取得了长足进展,制造能力显著提高。制成品出口,甚至包括一些成套设备出口竞争力明显加强,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有所提高。但所有

6、的这些主要依赖跨国公司的设备和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处于产业链分工的底端。 3、大学生就业行业分布现状 现选取 2007-2009 年大学生就业专业进行分析。数据来源麦可思就业报告。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学生就业关联的就业效应 1.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关联的行业 从行业类型来分,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服务业与制造业并存,其产业本身包括技术的研发与制造过程。 1.1 节能环保产业 重点领域可分为六大行业:高效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 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包括计算机制造业、通信与网络设备制造业、信息服务业、软件产业等行业 1.3 生

7、物产业 主要包括生物技术以及生物制药 1.4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属于制造业的上游高端产业,包括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 1.5 新能源产业 主要有核能、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 1.6 新材料产业 包括稀土、磁性材料、金刚石材料、新能源材料、特殊陶瓷材料、光电子、信息材料、智能材料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等行业 1.

8、7 新能源汽车产业 只包含一个行业,即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者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先进原理、先进技术所形成的汽车行业。 2.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就业效应对比分析 传统行业主要指劳动力密集型的、以制造加工为主的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行业来说的非传统行业。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原则,现选取单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单个传统行业的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在产业样本选择上,选取环保产业和橡胶制品业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源于 2009 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经济信息网。 指标选取: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产业效益贡献率(产业年均就业人数、产业总产值)和产业自主创新率(产业

9、 R&D 投入率、产业销售收入率) ,传统产业包括产业经济效益(规模效应系数、劳动生产率)和产业贡献率以及劳动力吸纳率。参照相关资料,数据整理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效益贡献率和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传统产业,无论从劳动力吸纳程度还是就业人数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要优越于传统产业。 四、文献回顾 1、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内学者王星(2011)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新一轮地方经济振兴的着力点,他运用 SWOT 分析法分析河南省发展新兴产业具备的优势与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总结出河南省在新兴产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抓住机会,回避威胁,制定正确的策略,从

10、而在新一轮竞争中占得先机。郭连强(2011)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实践做了一些研究探讨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发展核心技术。欧阳峣、生延超(2010)总结近年来学者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作的研究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与不足,认为我们应深入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基准,为其发展提供针对性的策略。 不仅在理论上,在实证方面,国内学者也做了一些研究。 孟祺(2011)对发展新兴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进行调研,依据调研获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我国的新兴产业相关扶持政策趋于短期化和定向化,缺少普惠性和长远性。政

11、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构建政策支持体系,建立基础性的研发平台和专门性的产业融资平台,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相关经营领域。熊勇清、李世才(2010)分析了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耦合发展的逻辑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两者的评价模型对环保产业和橡胶制造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两者处于中度耦合、轻度衰退发展状态,应进行战略改革。 2、大学生就业 理论层面上,程立军、王丽娜(2010)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题根本上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以及地区内部的发展不均衡,经济增长方式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所致。解决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施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宏观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缩小区域经济差距,舒缓大学生

12、就业集中地区的就业密度;转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刘绍斌、姜燕(2008)提出现代服务业对就业者素质水平要求较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拉动大学生就业增长,并探讨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结论得出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合适工作岗位,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能有效地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杨自辉(2008)就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中遇到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物流企业规模也偏小、工资待遇偏低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大学生在物流行业中成功就业,高等院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定位、心态的引导与培养,依据物流岗位群、

13、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不断加强职业资格认证的管理和培训工作。惠敏(2007)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认为应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在实证方面,国内学者也做了一些研究。 洪莹、吴健豪(2011)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探索了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因素,总结出基本条件、工作能力、道德品质、潜力和职业定位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五个因子。徐丽敏(2011)对天津南开大学等四所院校进行问卷调查,对现阶段大学生有业不就就业难的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认为要解决这一现状,关键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郭虎子、黎维锐(20

14、10)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计量模型,从宏观层面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引起的经济结构变迁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的正面效应。杭永宝、王中(2009)从教育、经济和就业三个结构对就业问题进行归因分析当前我国失业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认为应该着力调整教育结构,调整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充分发挥政府在人才需求信息、行业准入、就业保障等方面的导向、监管、服务作用。 五、简要评述 从上述文献中可以看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调整现阶段产业结构,以政府投资拉动为导向,广泛吸纳人才,鼓励自主创新研发核心技术。而实现大学生就业则应加快产业结构调

15、整,面向市场,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总结两者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这样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同时大学生就业也依赖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法政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星.河南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SWOT 分析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2011(1). 2郭连强.国内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新动态及评论J.社会科学辑刊,2011(1). 3欧阳峣、生延超.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述评J.湖南社会科学,2010(5). 4孟祺.新兴产业扶持政策认知和评价的实证分析J.中州学刊.2011(1). 5熊勇清、李世才.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6程立军、王丽娜.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与对策J.职业教育.2010. 7杨自辉.论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物流教学.2008(11). 8惠敏.第三产业与大学生就业J.探索创新.2007. 9洪莹、吴健豪.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实证研究及思考J.人口与经济.2011(2). 10徐丽敏.大学生“有业不就”现象的实证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1(1). 11郭虎子、黎维锐.大学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价值工程.2010(11). 12杭永宝、王中.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分析及破解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