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951354 上传时间:2019-03-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分析 前 言我国经济近年持续增长,发展很快,并新加入 WTO,受到世人瞩目。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国企改革,贫富差距加大,其中尤其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它不仅影响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效果,而且造成上社会不稳定因素,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加大,本文将利用城乡居民各种数据之比既相对数据说明这个问题。变量选取:被解释变量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之比(SRB)。在解释变量的选取上主要考虑影响可支配收入的各种因素,产出,产品价格和税赋,解释变量为工农业商品综合比价指数(以农村工业零售价格指数为 100)(JGB),人均税负比(工商税收

2、/非农业人口与农业税收/农业人口之比)(RJSFB),人均产出比(非第一产业产出/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与第一产业产出/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之比)(RJCCB),考虑到其他因素的影响,随机误差项为 C(4)。所以该模型的理论方程为:SRB = C(1)*JGB + C(2)*RJSFB + C(3)*RJCCB + C(4)一 样本数据的收集资料来源于年中国经济年鉴,年中国财政年鉴。样本区间为年年。经过作者计算,样本数据如下: 收入比 SRB 价格比 JGB 人均税赋比 RJSFB 人均产出比 RJCCB1980 2.496602196 256.7 89.94076303 5.097099126198

3、1 2.201880036 269.2 89.03606231 4.5783994801982 1.949648278 270.7 96.39483176 4.2760032761983 1.820529374 279.9 94.59274022 4.1408308001984 1.832817337 282.3 97.33048554 3.7777777781985 1.858903421 297.0 102.5265422 4.1839976031986 2.123701605 306.2 109.7910526 4.1898528701987 2.166450497 327.1 102.

4、5521156 4.0970149251988 2.168104239 349.2 78.94301055 4.2297636621989 2.286118038 338.3 79.22384735 4.5000000001990 2.200495410 315.1 80.11495811 4.0519102181991 2.399943551 299.7 80.65444287 4.5650984961992 2.584948980 300.7 68.39089129 5.0565933461993 2.796657986 305.0 88.88942199 5.2068138861994

5、2.863390663 364.1 56.41490041 4.6649383971995 2.714711289 380.6 53.48194298 4.2350239821996 2.512278698 373.3 61.69607600 3.9807882751997 2.468924932 352.7 50.98417358 4.2186935031998 2.509296947 331.8 58.39999416 4.3414728181999 2.648509252 299.4 62.71755274 4.668353656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因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

6、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差距也在逐渐扩大,如果不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任其发展,有可能会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分析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一、选择变量与模型关系形式以城乡居民收入比(y)作为被解释变量,而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x1)、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率(x2)、乡镇企业职工增长率(x3)、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增长率(x4)、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x5)作为解释变量。选择依据主要是,影响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国家政策对农业生产的积极扶持作用,在样本区间具有一致性。本模型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自中国

7、统计年鉴(19821998)。农民纯收入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农业纯收入和非农产业纯收入两个方面的增长,农业纯收入取决于农产品供给量及其价格,而第一产业增加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其次,乡镇企业职工人数的增长将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因此,采取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和乡镇企业职工增长率作为解释变量。模型的理论方程为:t=19811997城乡居民收入比模型样本观测值数据obs 城乡居民收入比 Y第一产业增加值占 GDP的比重 X1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增长率 X2乡镇企业职工增长率 X3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增长率 X4第一产业增加值指数X51981 2.05 31.73

8、-26.50 -1.00 4.33 7.001982 1.83 33.31 9.33 4.83 8.08 11.501983 1.70 32.90 10.27 3.91 6.26 8.301984 1.71 32.47 6.34 61.01 15.59 12.901985 1.72 28.35 8.73 34.00 12.66 1.801986 1.95 27.09 19.91 13.73 20.88 3.301987 1.98 26.79 6.25 10.94 10.63 4.701988 2.05 25.66 9.38 8.41 22.16 2.501989 2.09 25.00 24.2

9、3 -1.87 12.69 3.101990 2.02 27.05 15.76 -1.09 9.99 7.301991 2.18 24.46 12.91 3.72 11.32 2.401992 2.33 21.77 8.19 10.12 18.26 4.701993 2.53 19.87 17.13 16.67 27.98 4.701994 2.60 20.23 21.01 -2.65 36.03 4.001995 2.47 20.51 7.93 7.02 22.46 5.001996 2.27 20.45 21.83 5.02 12.43 5.101997 2.23 18.68 10.01

10、-3.39 6.63 3.50对当前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的实证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对我国经济起着主要推动力量的是:消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而对于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更能为政府所控制,从而使之成为国家干预经济的最主要手段。当选择这两种手段时,我们的认真考虑它们的效果如何,以确定两者用量及两者间的比例。基于此,我以下对 19781999 年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做实证分析。一、实证分析下表资料中,zc 代表居民消费,m 代表货币与准货币, g 代表财政支出, y 代表国民生产总值。p 代表价格指数年份 价格指数 p 居民消费 zc 国民生产总值 y 货币与准货币

11、m 财政支出 g1978 100.0 1759.1 3605.6 1159.1 1122.091979 102.0 2005.4 4073.9 1458.1 1281.791980 108.1 2317.7 4551.3 1842.9 1228.831981 110.7 2604.1 4901.4 2234.5 1138.411982 112.8 2867.9 5489.2 2589.8 1229.981983 114.5 3182.5 6076.3 3075.0 1409.521984 117.7 3674.5 7164.4 4146.3 1701.021985 128.1 4589.0 8

12、797.1 5198.9 2004.251986 135.8 5175.0 10132.8 6720.9 2204.911987 145.7 5961.2 11784.0 8330.9 2262.181988 172.7 7633.1 14704.0 10990.8 2491.211989 203.4 8523.5 16466.0 11949.6 2823.781990 207.7 9113.2 18319.5 15293.7 3083.591991 213.7 10315.9 21280.4 19349.9 3386.621992 225.2 12459.8 25863.6 25402.2

13、3742.201993 254.9 15682.4 34500.6 34879.8 4642.301994 310.2 21230.0 47110.9 46923.5 5792.621995 356.1 27838.9 59404.9 60750.5 6823.721996 377.8 33187.9 69366.0 76094.9 7937.551997 380.8 36117.8 76077.2 90995.3 9233.561998 370.9 33682.9 78345.0 104499.0 10798.181999 359.8 35533.8 81911.0 119898.0 131

14、87.67对影响我国粮食产量的多因素分析前 言本文模型主要是运用 C-D 生产函数,以粮食产量作为被解释变量(Y),农作物的播种面积(X1)、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X2)、农机机械化总动力(X3)、农村用电量(X4)、化肥施用量(X5)、有效灌溉面积(X6)作为解释变量,列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指出现今我国农业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方案。一、选择变量和模型(一)、确定模型所包含的变量粮食产量 Y 是被解释变量;在选择解释变量时,首先想到的是与粮食产量直接相关的粮食种植面积 X1,考虑到天灾人祸的影响可能会造成其与粮食产量的相关程度不高,作者用受灾面积 X6 来修正它,用实际面积 X1-X6 来提高

15、相关程度;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的加大,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支出 X2 也会影响到粮食产量;另外考虑到还有科技进步的影响,所以选取农机机械总动力 X3 和农村用电量作变量 X5。 年份 粮食产量(Y)农作物的播种面积(X1)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X2)农机机械化总动力(X3)农村用电量(X4)化肥施用量(X5)受灾面积(X6)1985 37911 143626 154 20910 509 1776 227051986 39151 144204 184 22950 587 1931 236561987 40298 144957 196 24840 659 2000 203931988 39408 1

16、44269 214 26580 712 2142 239451989 40755 146554 266 28070 791 2357 244491990 44624 148362 308 28710 845 2590 178191991 43529 149586 348 29390 963 2805 278141992 44266 149007 376 30310 1107 2930 258941993 45649 147741 441 31820 1245 3150 231331994 44510 148241 533 33800 1474 3318 313831995 46662 1498

17、79 567 36120 1656 3594 222671996 50454 152381 700 38550 1813 3828 212341997 49417 153969 766 42020 1980 3981 303091998 51230 155706 820 45210 2042 4084 251811999 50839 156373 NA 49000 2173 4124 26731注:以上数据单位分别为粮食产量(Y)万吨,农作物的播种面积(X1)千倾、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X2)亿元、农机机械化总动力(X3)亿瓦特、农村用电量(X4)亿千瓦、化肥施用量(X5)万吨、受灾面积(X

18、6)千倾。资料来源:2000 年中国统计年鉴(二)、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和参数的范围模型中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是投入产出关系,应该用柯普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形式为:加强研究生教育与刺激消费的分析内容摘要 本文对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 人口增长、 研究生教育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的建立,利用计量经济学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给出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研究生教育、 固定资产投资、 人口增长等相关因素之间相互变化,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就如何提高我国人民教育水平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水平,刺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和对策。模型设定 经分析得到,所用变量间具

19、有线性关系。于是可以设定如下模型Yt=a0+a1X1+a2X2+a3X3+a4X4+ut (1)其中,在模型中,Y 为居民消费水平,X1 为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人均投资,X2 为我国人口的年增长率,X3 为我国人均教育经费量,X4 为我国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其中 a0、 a1、a2、a3 分别为待定常数项;ut 为随机误差项,t 为年份。本模型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1985-1999年的有关数据。obs Y X1 X2 X3 X4指标名称居民消费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人均投资人口的年增长率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1985 437 242.125 15

20、.611 25.7184 0.83141986 463.38 274.669 15.645 27.8685 1.03461987 481.19 306.016 16.678 28.2156 1.10871988 510.309 317.765 15.791 31.8965 1.02371989 475.655 246.105 15.114 34.4495 0.90591990 486.077 240.865 14.454 38.8223 0.81941991 524.59 284.63 13.0321 43.68225 0.765811992 588.883 381.722 11.6384 4

21、5.33889 0.80831993 638.676 532.288 11.4875 48.82517 0.906041994 675.174 552.941 11.2473 60.8649 1.073431995 738.441 548.729 10.6049 69.49546 1.207141996 805.428 573.936 10.4689 76.427 1.34141997 840.7 601.486 10.1071 75.59089 1.433681998 888.756 683.852 9.5773 84.96718 1.60111999 953.291 722.332 8.8

22、054 84.48667 1.86275加强研究生教育与刺激消费的分析内容摘要 本文对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 人口增长、 研究生教育等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模型的建立,利用计量经济学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从定量和定性分析的角度,给出了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研究生教育、 固定资产投资、 人口增长等相关因素之间相互变化,相互影响的数量关系。就如何提高我国人民教育水平特别是研究生教育水平,刺激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提出了一些具体看法和对策。模型设定 经分析得到,所用变量间具有线性关系。于是可以设定如下模型Yt=a0+a1X1+a2X2+a3X3+a4X4+ut (1)其中,在模型中,Y 为居民消费水平

23、,X1 为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人均投资,X2 为我国人口的年增长率,X3 为我国人均教育经费量,X4 为我国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其中 a0、 a1、a2、a3 分别为待定常数项;ut 为随机误差项,t 为年份。本模型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1985-1999年的有关数据。obs Y X1 X2 X3 X4指标名称居民消费水平全社会固定资产人均投资人口的年增长率人均教育经费每万人口在校研究生数1985 437 242.125 15.611 25.7184 0.83141986 463.38 274.669 15.645 27.8685 1.03461987

24、481.19 306.016 16.678 28.2156 1.10871988 510.309 317.765 15.791 31.8965 1.02371989 475.655 246.105 15.114 34.4495 0.90591990 486.077 240.865 14.454 38.8223 0.81941991 524.59 284.63 13.0321 43.68225 0.765811992 588.883 381.722 11.6384 45.33889 0.80831993 638.676 532.288 11.4875 48.82517 0.906041994 6

25、75.174 552.941 11.2473 60.8649 1.073431995 738.441 548.729 10.6049 69.49546 1.207141996 805.428 573.936 10.4689 76.427 1.34141997 840.7 601.486 10.1071 75.59089 1.433681998 888.756 683.852 9.5773 84.96718 1.60111999 953.291 722.332 8.8054 84.48667 1.86275粮食生产与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1)、 选择变量和关系形式模型包含变量的确定 被解释变量为粮

26、食产量 Y,解释变量为农用化肥施用量 X1,粮食种植面积 X2,成灾面积 X3,农用机械总动力 X4,农业劳动力 X5。选择的依据主要是:国家政策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扶持作用。在样本区间内具有一致性;我国粮食统平价收购,农民面临的是“无限需求”。综合以上两点,影响粮食的主要因素是投入要素,及资本和劳力。农业生产的特点决定了资本主要是土地和化肥;至于农业劳动力,我国一直是人工种植,但近年来呈现农业经济多元化经营趋势,许多人从事副业生产,同时科技进步的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有所提高,所以选取农业劳动力做变量。(2)确定模型的数学形式和参数的范围模型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是投入产出关系,应用 C-D 生产函

27、数。由于化肥的施用量,农业机械劳动力之间产生变量的共线性,此处将它们分别改为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和单位面积农业机械劳动力。由于数据很大,将生产函数两边同时取对数,确定形式为:(3)资料收集与样本数据 obs Y X1 X2 X3 X4 X51983 38728.00 1659.800 114047.0 16209.30 18022.00 31645.001984 40731.00 1739.800 112884.0 15264.00 19497.00 31685.001985 37911.00 1775.800 108845.0 22705.30 20913.00 30351.501986 39

28、151.00 1930.600 110933.0 23656.00 22950.00 30467.001987 40298.00 1999.300 111268.0 20392.70 24836.00 30870.001988 39408.00 2141.500 110123.0 23944.70 26575.00 31455.701989 40755.00 2357.100 112205.0 24448.70 28067.00 32440.501990 44624.00 2590.300 113466.0 17819.30 28708.00 33330.401991 43529.00 280

29、5.100 112314.0 27814.00 29389.00 34186.301992 44266.00 2930.200 110560.0 25894.70 30308.00 34037.001993 45649.00 3151.900 110509.0 23133.00 31817.00 33258.201994 44510.00 3317.900 109544.0 31383.00 33802.00 32690.301995 46662.00 3593.700 110060.0 22267.00 36118.00 32334.501996 50454.00 3827.900 1125

30、48.0 21234.00 38546.90 32260.401997 49417.00 3980.700 112912.0 30309.00 42015.60 32434.901998 51230.00 4083.700 113787.0 25181.00 45207.70 32626.401999 50839.00 4124.300 113161.0 26731.00 48996.10 32911.80说明:资料来源于中国 2000 年统计年鉴由于统计数据中没有粮食生产的专用数据,农用化肥,成灾面积,农机总动力均为农业整体数据,尤其是农业劳动力取得是农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4) 参数估计结

31、果及统计检验设计理论模型:LOG(Y) = C(1)*LOG(X2-X3) + C(2)*LOG(X5) + C(3)*LOG(X1/(X2-X3) + C(4)*LOG(X4/(X2-X3) + C(5)+u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与家庭结构关系的研究一、选择变量与模型的关系形式 本模型研究的是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Y)与平均每户常住人口(X1)、平均整半劳力(X2)、平均每个劳动力负担人口(X3)、人均纯收入(X )以及人均居住面积(X5)之间的关系,其中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其余为解释变量。显然这些变量是从影响人均消费支出方面决定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六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获

32、知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提高在于哪些因素的具体影响。根据散点图观察,模型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成线性关系,于是得到该模型的理论方程为:Y = C(1) + C(2)*X1 + C(3)*X2 + C(4)*X3 + C(5)*X4 + C(6)*X5+ut模型中 为随机误差项,描述未被考虑到模型中去而又对 Y 有影响的所有因素产生的总效应;C(1)为常数虚拟变量,包括其他难以量化的因素的影响。二、样本数据的收集资料来源于 2000 年中国统计年鉴,样本数据区间为 1985 年到 2000 年,样本数据如下:Obs Y X1 X2 X3 X4 X51985 275.8100 4.630000

33、2.810000 1.650000 325.2400 18.040001986 312.3400 4.580000 2.850000 1.610000 358.8600 18.060001987 346.4000 4.510000 2.870000 1.570000 385.8200 18.230001988 427.1900 4.400000 2.890000 1.530000 457.5400 19.030001989 463.4700 4.310000 2.920000 1.470000 510.0900 19.290001990 519.2600 4.210000 2.930000 1

34、.440000 586.7300 19.370001991 558.4400 4.200000 2.880000 1.460000 628.8900 21.530001992 573.6500 4.120000 2.880000 1.430000 677.4600 21.940001993 694.6000 4.050000 2.900000 1.390000 748.0800 22.010001994 879.2600 3.980000 2.880000 1.380000 1018.240 22.550001995 1097.520 3.900000 2.830000 1.380000 12

35、70.410 23.500001996 1328.180 3.850000 2.700000 1.430000 1479.050 24.440001997 1417.080 3.820000 2.690000 1.420000 1692.360 24.740001998 1417.080 3.710000 2.610000 1.420000 1801.170 26.500001999 1388.640 3.680000 2.590000 1.420000 1835.540 26.670002000 1395.530 3.700000 2.630000 1.410000 1892.440 29.

36、58000上海市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扩大内需”是我国经历快速经济增长之后提出的重大的决策。它抵御了 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是显见成效的政治经济良策。“扩大内需”更是实践三个代表,增进人民福利,使人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就享受到社会主义幸福的造福工程。当然,“扩大内需”提升消费也是发达国家刺激经济增长行之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所以关于消费行为的研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本文运用基本经济函数对上海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活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中借用了minixi 编制的建立经济模型“傻瓜化”的 Eviews 程序。一、研究材料和方法本文采用恩格尔函数:(1)其中 Y(人均纯收入)为自变量, 为因变量,

37、 Vi是 8 大类消费支出食品、衣着、居住、设备、医疗保健、交通和通讯、文教娱乐、杂项之一。恩格尔函数是一元线性回归模型。通过该模型来研究对 8 大类商品和劳务的边际消费倾向、扩展消费倾向和平均需求收入弹性和常数需求收入弹性。并根据模型提出了提升上海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数据资料引自上海统计年鉴(1990-2000),各个指标的名称和实际数据见表 1。表 1 原始数据资料Obs 纯收入Y食品 V1 衣着 V2 居住 V3 家庭设备 V4医疗 V5 交通通讯 V6文教娱乐 V7杂项 V81990 1665 590.54 110.05 278.43 124.98 32.89 16.55 59.

38、27 49.69 1991 2003 738.76 134.28 324.32 151.47 35.40 15.42 85.41 54.71 1992 2226 852.62 148.19 451.28 231.96 45.26 31.30 121.30 85.48 1993 2727 1021.56 156.99 357.29 258.58 50.17 65.62 219.68 70.18 1994 3437 1315.29 212.60 454.11 266.70 74.80 79.24 221.99 89.91 1995 4246 1419.40 233.11 761.06 284.37

39、 72.56 159.03 256.04 110.27 1996 4846 1656.56 255.52 815.50 363.36 107.80 199.73 347.11 122.26 1997 5277 1755.64 267.11 920.53 337.81 174.20 240.19 414.06 118.36 1998 5407 1775.04 238.58 876.39 369.05 169.85 226.50 426.59 88.89 1999 5481 1668.54 202.44 681.19 388.68 160.00 196.98 474.46 94.47 2000 5596 1822.55 201.24 723.65 225.22 208.92 278.63 559.12 118.29 我国 GDP 发展速度与消费和资本形成发展速度关系的实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