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姓 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专业领域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填 表 说 明1. 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是研究生工作中进行教学安排、教学检查、质量评估的重要依据。研究生导师应根据本专业领域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出适合每位研究生个性发展的培养计划。本 计 划 由研究生导师和教育硕士共同填写。2. 研究生培养计划的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研究方向、培养方式、课程学习计划、论文工作(课题研究)计划和实践计划等。3. 培养目标应体现专业特点。研究方向应说明本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培养方式提倡灵活多样,既要发挥导师的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术群体(即导师
2、组)的作用。4. 课程学习计划应包括修读课程名称、开课时间、必读书目等。研究生全部课程应在第三学期末结束,课程名称必须依据本专业领域课程教学计划规范填写。学位课程(必修课程)须全部填写;选修课应选 2-4 门与研究生所在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其他选修课可根据具体情况自由选择,也可跨专业选课。选课应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但课程学习的总学分应不低于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5. 论文工作(课题研究)计划应包括论文研究的大体方向、论文工作的进度安排(从文献综述、论文选题、论文开题、论文研究、论文撰写、论文审核到论文答辩) 、及拟安排研究生参加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论文计划只要求填写原则目标,待研究生进
3、行学位论文的开题并获得通过后再详细填写论文工作计划 。6. 实践教学为必修环节,研究生应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学设计、教育调查、案例分析、班级与课堂管理实务等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实践教学一般由研究生回原单位进行,并在第五学期结束前完成。研究生实践教学活动结束时,须提交两份教案(教育管理专业须提交调查研究报告 2 份)及相关的教学评价材料。实践活动考核由接受研究生实践单位的领导与专业教师综合评定。实践教学考核“合格”为通过,计 2 学分。7. 个人培养计划须用 A4 纸双面打印,左侧装订,一式三份,在研究生入学后一周内完成。其中一份由研究生处备案,一份(经研究生处审核盖章后)由学院留存,另一份
4、由研究生留存。研究生须严格按照培养计划的安排完成学业。8. 本计划一经确定,一般不得更改。如确需改动,经导师申请,学院主管领导审查签字(填写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变更申请表 ) ,报研究生处批准。第 1 页 共 6 页I教育硕士研究生基本情况姓名 性别 民族政治面貌 出生年月 入学年月籍贯 专业领域名称工作单位及职务 (若研究生为高等学校教师,请填写报考时信息,填表后请删除本句。 )最后学历与学位年 月至 年 月于 大学(学院) 专业学习,学制 年,获大学 科毕业证书,获 学位。教育硕士研究生业务水平自述:(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实验技能、外语水平、曾参加过的课题研究情况、学术论文发表情况等
5、)第 2 页 共 6 页II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1培养目标2研究方向3培养方式姓名 职称 从事专业、方向 所在单位组长指导小组 成员第 3 页 共 6 页4. 课程学习计划说明(填表后请删除说明内容):一、课程学习计划首先由学员在“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 (以下简称系统)中提交,然后在系统中打印出鲁东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计划表 (系统生成) ,经指导教师签字后装订到此页。 )二、研究生培养计划(课程学习计划) “系统”提交及打印注意事项1. 提交培养计划步骤:登陆 “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 (http:/202.194.48.107/pyxx) ,选择本系统主界面左边的“培养管理” 【提交培养
6、计划】菜单栏,在界面左边“” 选择培养计划中的课程,选定后点击右侧上方按钮【提交培养计划】 ,确认后完成操作。若有错误,可通过单击界面左边“ ”内的“”取消重选。2. 打印培养计划步骤:击点左边的【培养计划查询】栏,点击右侧上方按钮【打印】进行打印预览(首次点击时需要自动下载安装打印插件,请耐心等待) ,再点击打印,操作完成。3. 提交培养计划注意事项:(1)学位课程(即课程编号为字母“A”和字母“B”打头的课程)系统将自动添加到个人培养计划中,无须选择;(2)选修课程(课程编号为字母“D”打头的课程)由研究生本人和导师商定后选择。选修课应选 2-4 门与研究生本人所在研究方向密切相关的课程,选修的课程不宜太多,但应保证所选课程能修满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最低学分。第 4 页 共 6 页(2)必读文献目录及考核方式必读文献目录:考核方式:第 5 页 共 6 页5论文(课题研究)计划6实践教学计划第 6 页 共 6 页学院审核意见:负责人签名:(单位公章)年 月 日研究生处审核意见:(公章)年 月 日培养计划变更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