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从中职单招试点专业的教学工作谈中高职衔接摘 要 本文通过介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前端开发工程师专业方向的单招试点情况,阐述了面对招收的中职生在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指出问题的根源来自于中高职衔接不通畅,并提出了推动中高职衔接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职单招 网站前端开发工程师方向 中高职衔接 中图分类号:C649 文献标识码:A 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都属于职业教育范畴,都是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只是培养目标不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优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途径,已是目前中、高职院校的当务之急。2002 年以后:优化中高职衔接的呼声越来越迫切。中高职衔接是指按照建设现代职业
2、教育体系的要求,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2002 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为高职发展提供了战略性发展思路。决定第十二条指出:“ 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尤其是进入高等职业学校继续学习的比例. 适当提高高等职业学校专科毕业生接受本科教育的比例,适度增加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 高等职业学校可单独组织对口招生考试,优先招收中等职业学校的优秀毕业生。 ”显然,加强中高职衔接,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新形势下发展职业教育事业的需要 ,也是当代社会经济2发展对人才规格的必然要求。 为响应国家政策,顺应
3、时代要求,湖北省于 2011 年针对中职技校毕业生进行高考大改革,为全省应、往届中职技校毕业生圆大学梦,强调:技能重于文化,8 所高职单招。即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开展技能考试为主、文化考试为辅的招考试点,另有 8 所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的有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等 4 所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及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 4 所骨干高职建设单位。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网站前端开发工程师专业方向(后简称网站前端)很荣幸成为了单独招生考试改革试点专业。依据 2
4、011 年规划的中职生招收比例,我院在该专业方向共开设了 4 个班,专业定位是培养具备 3G 移动互联网技术专业知识、具备网站前端开发、移动互联网开发、网站设计、网站架构、互联网软件开发、网站搜索引擎优化、网站新闻编辑等基本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本专业的定位及课程设置邀请企业专家,根据现阶段市场需求,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及要求共同探讨分析完成的。 一、中高职衔接不畅通的体现 理论上说课程要素来源于职业分析,从而保证了课程的职业导向性,也就保证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导向性。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第一次面对学生生源是中职生时,发现用以往的高职教育方式给中职生授课存在问题,通过思考研究发现问题的根
5、源是因为中高职衔接不畅通,具体表现3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部分课程和教学内容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问题。 网站前端专业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有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 等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按照以往的教学惯例这些课程都是深受学生喜欢,容易使他们产生较高学习兴趣,可是面对中职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他们的兴趣点不高,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课程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都有开设,从学生的角度讲,如果教学内容与以往的学习没有层次变化而只是知识点的重复则使他们很难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听讲,哪怕他们在中职学习阶段并未完全掌握知识技能;从我院的专业教师角度讲,由于并不了解中职生在之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6、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掌握知识的程度,所以课程内容只能先从基础讲起,再逐步加深课程知识,难以避免内容重复。之所以会出现内容重复或断层的现象,主要是因为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各自构建自己的专业课程体系,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中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有效的沟通。这不仅造成中高职教育资源与学习时间的浪费,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二)学生基础课程薄弱,提升技能受阻碍。 通过课余时间和大部分中职生沟通了解到,他们对于我院开设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公共课程学习起来有困难。因为他们在中职学习阶段对基础课程知识的掌握不扎实,基本功差,对于公共课程知识的掌握水平直接影响了他们学习专业课程。因为网站前端专业课程中有近
7、一半课程是需要理解代码含义,编写代码来实现网页效果或网站建设,然而4遇到这样的学习瓶颈,大部分学生难以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会由于英语功底薄弱而选择退缩,因此给他们提升专业知识技能水平设置了一道无形障碍。中职学生文化课之所以基础弱,与中职学校存在的重技能轻文化,重操作轻理论的现象有关,反映出中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想和原则的差异。 (三)学习难以化被动为主动。 在给中职生教授过程中还了解到他们在进入高职院校的第一年不知道该如何主动学习。因为在中职学习时经常是被动学习,中高职在培养学生学习力上存在本质的区别,中职教育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轻理解、重操作,学生都是依葫芦画瓢,而高职教学更强调
8、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网站前端专业方向的大部分专业课程都属于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所以更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工作场景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实践性,设计建设出符合企业要求的精致网站。如果中职生无法适应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则会一直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动力,很难真正的达到提高自身职业性的目的,所以中高职在教学模式上也要有更深层次的衔接。 (四)学生掌握知识能力水平高低不一。 由于我省单招试点的招生对象是针对应、往届中职毕业生,所以招收进来的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水平上高低不等。首先在应届毕业生中就存在水平高低不同,大部分学生只具备在学校里学习掌握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没有专业特长,没有社会实践经验,对于所学知识还
9、不能很好的灵活运用;少部分学生属于技能特长生,他们有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5获得一等奖的学生,也有在国际大赛中获得大奖的学生;而对于往届毕业生来说,他们都已经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了解社会需求,具有实战项目经验,实操能力要强于应届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往届生在一年级学习阶段就已经能够独立完成校外网站建设项目,他们在学习中希望老师能讲解更深刻的知识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但是应届生在一年级还处于入门阶段,他们希望老师能把基础讲解全面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面对这样层次不同的生源,如何实现分层教学,如何有效的缩短二者之间的差距,如何更好的管理好学生是值得专业教师思考的问题。 二、解
10、决对策 从以上种种问题不难看出职业教育仍是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中高职衔接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根据“十八大”提出职业教育工作要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人才,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为主题,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形成适应需求、外部对接、内部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民生奠定基础。教育部指出将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那么究竟该如何打通中高职的任督二脉,让学生实现有效的职业定位,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规范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专业与中职专业的衔接。中高职衔
11、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业的衔接,中、高职在专业设置上的共同要求是,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设置专业,而不是按照普通高等教育模式设置专业。从促进中、6高职教育衔接的意义上讲,专业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一个必要条件。依靠地方和行业,加强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研究制定中、高职专业目录,使两个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专业上较好的衔接起来,只有中高职专业建设规范化, 才能促进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 2、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衔接。依照中高职培养目标不同,中高职针对同一门课程在课程内容设定上也应有不同,应分为初级和中高级。高职院校课程标准以及任务模块的制定应邀请企业专家和中职教师共同探讨研究完成,分级教学,避免知识重
12、复。 3、职业资格证书衔接:分段完成职业技能培训,中职阶段进行初级培训,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高职阶段进行中级、高级培训,获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4、 高职院校针对中职生教学能否打破以往的课程布局,从一年级开始就开设专业课程,专业课程的教学延续三年,给专业课程分初、中、高级,每一年给学生定级考试,作为学生专业水平考核。这样学生学习有目标,教师教学有目的,通过三年的定级测评最终实现职业性。 (二)开设高职学前预科班。 由于大部分中职生的基础课程薄弱,为了使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就读时能更好的掌握深层次的知识,更快的适应高职教育方法,消除学习障碍,提高学习兴趣,开设学前预科班对学生进行课程补习是很有
13、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基础课程的断层学习从而促进和提升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水平。 (三)强化中高职教师沟通,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7中高职教师应定期相互沟通,最好能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合作开发课程教材、实训项目等或共同参加由教育部举办的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以此促进中高职课程内容和标准的有效衔接。 针对学生不同的能力水平,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对于教师来说仅仅是“双师型”教师是不够的,而是要“三能” 。教师除能够胜任理论课,能指导学生实训之外,能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难题,开展应用性研发。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够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才能起着校企合作的桥梁作
14、用,才能达到分层教学,才有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专业应用能力,真正实现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目的。因此学院应开展教师培训。培训方式有脱产培训、下厂锻炼、挂职锻炼、岗位培训、跟班研讨、导师带徒弟等等方式,以此规范教师讲授的专业性和提高教师的实践技能水平。 只有重视并针对中高职不衔接问题采取有效对策,才能使整个职业教育系统充分发挥整合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和人的全面发展,也能真正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实现中高职教育衔接!(作者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建:中高职衔接:戴着镣铐跳舞, 职业教育研究2004.8 2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职业教育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7 年 3解筱杉,周云华.促进高校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 (04):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