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风起兮云飞扬【摘 要】 楚汉大战中刘邦的成功确非偶然,他所具有的领导力特质,决定了在乱世枭雄争霸中,能够屡屡化险为夷,扭转乾坤,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具备调动资源的突出能力,因此笑到了最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本文试着从刘邦、项羽两人在领导风格、管理水平、个人特质、成就动机等方面的差异分析二人成败的原因。【关键词】 领导力;个人特质;动机;刘邦 近日,观看了李仁港执导的电影鸿门宴 , “鸿门宴”讲的是“一念决生死,一宴定天下”的故事” ,其流传千年,可谓妇孺皆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鸿门宴”是楚汉之争的转折点,刘邦后来赢了项羽,从而确定了汉家的天下。但能力不如项羽、兵力
2、不及项羽的刘邦如何在楚汉战争中反败为胜最终建立西汉王朝的呢?千百年来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除了战略上的成功及懂得抓民心外,笔者现试从刘邦的领导力方面分析一二。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约瑟.汤恩比评论说:“人类历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政治人物有二位,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恺撒、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恺撒未能目睹罗马帝国的建立及文明的兴起便不幸遇刺身亡,而刘邦却亲身缔造了一个昌盛的时代,并以其极富远见的领导才能,为人类历史开创了新纪元!”可见,从领导力角2度来看,刘邦的确是一位优秀的领导,会用人,也会御人,最终成就了帝王基业。 首先,刘邦是位成功的团队领导者。他深知成事决非一人可为
3、,必须要调动每一位下属的潜能,领导团队,发挥合力,而项羽则一不懂分权,二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韩信原是楚将,因在项羽那得不到重用才投靠刘邦。韩信归汉后屡立奇功,被任为齐王,手握重兵,到后来成为楚汉之间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时,汉军日益强大,项羽恐惧,便派盱眙人武涉去游说韩信。他说:“当今楚汉二王相争,胜败定于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今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要被他所擒。足下得以至今不彼他暗算,正因项王尚在,需要你为他打天下。若项王今日亡,明日必轮到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参分天下而王之?今失此良机,一定要为汉攻楚,难道是智者所做的事吗?”尽管武涉分析形势,
4、说明利害,韩信不为所动,婉言加以拒绝。他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 由此可见刘、项二人在用人上的差异。项羽是个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者,这表现在二个层面:一方面他自己是个英雄,每次战斗中他都是奋勇杀敌,可将帅之才不在勇而在谋,勇猛充其量只能是个好士兵,所以他被韩信批评是“典型的匹夫之勇” ;另一方面,项羽在论功行赏时也贯彻他的这种英雄主义文化。他认为有功的都是战斗在第一线的勇将,而对在后方3做坚强
5、后盾的功劳却不屑一顾。所以他的奖励是以个人荣耀为导向的,这导致了许多不公并引发了部将的诸多混乱与反叛。 从领导风格来看,刘邦严格遵守着一致型和 9,9(领导方格,BLAKE&MOUTON)的风格。 (注:9,9 是一种团队管理风格,它是一种目标指向的团队方式,通过参与、卷入和承诺来寻求最优结果的获得)在他的团队中,他的功能是催化剂,他能使其他人发挥出最佳水平并且具有鼓舞性。刘邦曾说过:“试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统百万军士,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6、”(史记?汉高祖本纪) 其次,刘邦懂得充分授权及有效委派。古语云“下君尽己之能、中君尽人之力,上君尽人之智” (八经 ) 。现代领导理论认为, “一个真正有权力的领导人会让每个团队成员感到自己是有权力的,并且可以依靠自己完成任务。最成功的组织是那些可以有效地利用团队成员的才能的组织。 ”有效领导应该是一个“成事者” ,而不应是“做事者” ,刘邦知道自己的能力平庸,而且他也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让他们去做事。所以他一开始就把精力放在如何“成事”上,而不是如何“做事” 。他的团队中,萧何、张良、韩信、陈平、周勃、樊哙、曹参等人能力都在他之上,他从未亲自指挥过一场战斗,也未独自
7、想出一个致胜的计谋,但他却能将这些能人志士团结在一起,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长处,让每个能人都做自己擅长的事最终成就他的事业4(统一天下) 。对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够运筹帷幄;会管账的萧何,他能放手给钱,因此他就成为了这个团体的核心人物。 与充分授权相对应的还有一个概念就是有效委派。委派针对的是具体任务,所以范围比授权小,但它跟授权一样,都具有激励性。有效委派强调将工作完整的委派给他人,而不是分给若干人,并且要远离细节。在楚汉战争胶着的时候,刘邦曾向陈平问计,问他有什么办法能够出其制胜尽快结束这场战争。陈平日:“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
8、数人耳。大王诚能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日:“善!”乃出黄金四万斤与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资治通鉴?卷十?汉纪 )显然,刘邦掌握了有效委派的灵魂。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他放心把重金交给一个有“盗嫂、受金”之名的部下,由他一个人全权处置,并且随便他怎么用,不问出入,这不可谓是领导者的魄力啊! 再次,从领导的个人特质看,刘邦有几个优点,一是虚怀若谷,从谏如流,二是为人坦率,以诚相待。楚汉久相持未决胜败,项羽要求与刘邦独战以决雌雄。刘邦笑说:“我宁斗智,不能斗力。 ”以两人智比,项羽智不逊于刘邦,为何刘邦“宁斗智”?
9、因为他知道项羽自负独断独行,不纳智者之策,而其个人的智力终究有限;而他自己则兼听纳谏,能集众智、成大智。项氏世世为楚将,代代有家传兵法,项羽叔父项梁曾以兵法传授项羽,项羽打起仗确有一套本领,在垓下决战前,他亲身5领导的战役几乎是战无不胜,也因此自负不凡,不仅对身边的郎中韩信几次上策不屑一顾,连老谋深算的范增多次献计也当耳边风,因而屡失战机,使刘邦能屡败屡起,最后置他于死地。刘邦起事之前,是个酗酒好色的无赖之徒,父亲是个农夫,当然无家传兵法,对打仗是外行;他又不喜读书,但他有个显著的领导特质,就是虚心,凡是好的建议他都听取采纳,所以能集众智成大事。 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刘邦也懂得些行军打仗之事,
10、但“运筹帷幄”非其所长,往往作出错误的决策。由于他对张良、陈平等谋士言听计从,故能及时纠正错误,实行正确的决策。如刘邦率军西向攻秦,因秦将坚守宛城,攻不下,刘邦率军越宛城西进。张良谏说:“沛公虽急欲入关,但秦兵尚多,拒险而守,难于攻破。今不下宛城,如越城西向,宛守军从后追击,前面秦兵拦击,前后夹攻,将处于危机。 ”于是,刘邦于夜间率军从他道回来,更换旗帜,天黎明时,包围宛城三周,守将要自刎,其舍人陈恢止之,便往见刘邦,说:“宛城认为降必死,故皆坚守。汉军强攻,死伤更多。为足下计,最好的降,封其守将官职,使其留守,引其甲士西进。其余城池知优待投降将士,必争开门投降,汉军将通行无阻。 ”刘邦说:“
11、好!”乃封宛城守将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刘邦率军西进,无不下者。而汉军所过,军纪严明,不掳掠屠杀。于是,先诸侯军进入关中(史记?高祖本记 ) 。作为一个领导者,要了解部下的真正需要,才能有效激发他的潜能。“当为我工作的人得到了他们所需要的,那么我也就得到了我所渴望的。”一个大型的调查结果表明,人才最需要、最渴望、最希望得到的首先6是信任和尊重,其次才是薪水和待遇。 (引自陆昌勤:领导力讲义)而尊重人才、信任人才的表现就是以诚相待、实话实说。刘邦就具有坦率这个优秀的人格特质的。张良、陈平、韩信这些人有什么问题要跟刘邦商议时,刘邦全部是如实回答,不说假话,哪怕是这样回答很没面子,他也不说假话。张良
12、在鸿门宴前曾问过刘邦,请大王想一想,您打得过项羽吗?刘邦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过他。后来韩信归汉后也问了这样的问题:大王你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魅力、实力,能比得过项羽吗?刘邦虽然沉默了好久,最后还是坦诚相告:“不如也。 ”然而,就是这些人能够帮助刘邦提出自己的计策来,而前提就是,每件事情刘邦都能如实相告、绝不隐瞒。这样信任、尊重部下,就会得到部下同样的回报、信任和尊重,他们就会尽心尽力地帮他出谋出力,成就他们的事业。最后,从动机的角度分析,刘邦有着强烈的权力动机,志存高远,目标明确。刘邦早前曾有机会在咸阳见到秦始皇,当他看到皇帝高贵、威严时,无比羡慕地说:“大丈夫当如此也” ,此时他就立下了当
13、皇帝的雄心壮志了。他其后的所作所为,也都是围绕着这个宏伟的目标来进行的。他率军队入关后,他看见秦宫殿豪华,美女如云,他好色酗酒的本性又发作,想留此享乐,后纳樊哙、张良之谏,以图天下为重,才还军霸上。这说明,刘邦这时已把争天下放在首位,只要对此有利的话都听,有利于此的事都干,按照卡曼(A.K.Marman,1966)领导生命周期理论来讲,此时的刘邦成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目光长远) 。于是,在鸿门宴上,面对悬殊的敌我力量,他能审时度势,卑躬屈膝,主动示弱,终7于逃过一劫,保存了战斗的实力,直到最后成就帝业,衣锦还乡时高唱那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不
14、难看出,刘邦的成功确非偶然,他所具有的领导力特质,决定了在乱世枭雄争霸中,能够屡屡化险为夷,扭转乾坤,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具备调动资源的突出能力,因此笑到了最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盛世王朝。刘邦的成功,也成为管理学上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分析。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2006.6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09.1 3安德鲁.J.杜伯林著,王垒译.领导力研究.实践.技巧.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1 4陆昌勤.领导力讲义.北京大学 5易中天.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东方出版社,2006.1 6王立群.霸王别姬:王立群读史记之项羽.重庆出版社,2011.5作者简介:蔡莉娜(1977.2-) ,女,湖北武汉人,本科,中南财经大学毕业。目前就读北京大学心理学研究生专业(在职) ,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