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 公司内部实现信息化对于公司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有重要作用。当前很多公司存在对信息化建设不重视、信息化人才缺失、信息化硬软件建设无法满足要求的现状,可以从强化信息化意识,加强培训;增加信息化投入,重视软件服务;重视公司信息共享,培养信息化人才等方面予以改进。 关键词 公司 内部 信息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1 文献标识码:A 一、公司内部信息化的优势分析 公司内部信息化是指在公司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经营决策、产品开发、生产组织、市场营销、原材料供应、财务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快速、准确、科学的信息系统的过程。公司在实现
2、内部信息化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公司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人力和物力组织方面具有高效便捷的特性,能够深入开发和充分运用信息资源,提高公司经营决策、研发生产及管理等各项活动的水平和效率,有效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有序展开是公司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取有利地位、快速发展的基本战略。信息化的发展,推动了技术创新的步伐、缩短了创新周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为信息化的发展而显著提高。基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创新,公司的经营机制和管理策略也将更为及时、高效,2公司实现内部信息化有利于推动公司的制度创新工作,强化公司活力和创新力,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二、公司内部信息化的
3、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公司内部信息化不足,不利于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生产效率较低。很多公司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公司决策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存在疑惑和误解,对信息化的实际公用缺乏了解,依赖于以往的人工化管理模式,不能从公司发展战略高度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因而在公司内部信息化过程财力、人力等方面的投入和支持不大。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存在缺乏专项资金,公司内部信息化是一项需要在人力资源、技术装备、业务流程重组等方面投入资金的工程,如果公司在资金方面不予支持或支持力度不够,那么公司的信息化将是纸上谈兵。当前我国公司的信息化技术还处在较低的水平,缺乏专业人才、无力短时间内实现信息化。另外信息的过程是一
4、项长期的、风险大的工程、实施过程异常艰辛,需要较长时间的坚持,各种数据准备起来比较繁杂,很多公司缺乏完备的项目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致使公司内部信息化在段时间按内无法实现,也因为信息技术受重视程度不够,公司在发展战略中容易忽视内部的信息化建设,缺乏研究。 三、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信息化意识,加强培训。 做好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的工作,必须加强员工信息化培训教育,普及信息化知识。当前我国公司内部信息化水平低下的原因之一就是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关注,对信息化技术改造公司3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加强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必须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在认识上予以重
5、视。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有效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在推广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信息化培训工作,在培训的过程中也要因材施教、对不同岗位、不同程度的人实行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有差别的培训,真正让培训充分发挥作用,逐步形成信息化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 (二)增加信息化投入,重视软件服务。 公司内部实现信息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没有资金投入,公司的硬件和软件均无法实现信息化。要实现公司内部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多渠道筹措和用好资金。公司可以借鉴国外成功的方式,根据投资效益和性质、市场需求等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可以是银
6、行融资、政府补贴、市场融资等不同的合法途径。当前我国政府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支持力度较大,企业要随时关注政策,在政策优惠方面获得有利条件。公司信息化在硬件达到条件时,必须重视软件的开发和服务。重视软件服务,让信息化先行,提升公司软实力。当然公司的软件服务不是千篇一律的,公司的内部信息服务软件要适合自己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 (三)重视公司信息共享,培养信息化人才。 公司信息多而繁杂,不同部门的人掌握不同的信息,通过查阅纸质材料无法实现工作的高效开展,要求公司必须重视信息共享。公司实现内部信息化建设,人才是关键。公司信息化涉及内容广,技术性要求高、4实施复杂程度大,需要对生产管理、财务营销、人力资源和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均有一定熟悉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技术、知识又在不断地变化更新,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系统维护人才。信息化人才的来源途径有二,即外部招聘和内部培养。内部培养人才的周期较长,难以满足很多公司继续技术人才的需求,只能通过招聘工作寻求高技术人才。 (作者单位:天津市普迅电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房跃、封江南.国际知名公司如何以信息化增强核心竞争力J.中国会计电算化.2003(6). 2刘纳新.公司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