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生: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号.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57450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生: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华生: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华生: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华生: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华生: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华生:改革不能停留于口号华生,江苏省扬州市人,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是影响我国经济改革进程的三项重要变革即价格双轨制、资产经营责任制、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者、推动者。1986 年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 如果要评选 2013 年的最热门公共议题, “新型城镇化”极有可能是其中之一。自“十八大”以来,李克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城镇化” ,这三个字就成了舆论界的高频词汇。 华生大概是最该为此感到欣慰的经济学家。12 年前,他就曾撰文提出“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 ,7 年前又正式向中央写信建议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当这样的句子从中央领导人口中说出,并上升为国家决策,意味着华生充满前瞻性

2、的主张已经成长为主流意识。这对学者而言,是无需受冕的荣誉。 不过,对于华生来说,这早已不是一次了。 初露锋芒,成为中南海幕僚 1953 年出生的华生,拥有那一代人标准化的青春经历。尚未完成中学学业,赶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田间地头劳作的一员,之后做工或者入伍,人生的道路狭窄而艰辛。 恢复高考给了“黑五类”子女改变命运的机遇。1978 年,25 岁的华生通过长期自学,考入了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 。刚跨进大学校门不久,他就在南京大学学报1979 年第 1 期上发表了一篇经济学论文,2文章是他考上大学之前在工厂写出来和投寄的。 华生说:“我们这一代人没有学院派的条件。 ”既吸收书本上的理论

3、营养,也从实践中学习。一直以来,他都以这样的方式进行经济研究。 大学毕业后,他考入中国社科院财政系。从这里起步,他开始直接参与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之中。 1984 年 9 月,第一次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讨论会在浙江德清县的莫干山召开。 “莫干山会议”被称作“经济改革思想史的开创性事件”,硕士尚未毕业的华生正是在此成名。 在采访当中,华生并不愿费时多谈自己这段光辉历史,不过他仍然对当时的会风津津乐道。那是个物质匮乏但精神饱满的改革年代, “针尖对麦芒”的观点争锋是很常见的状态。 “那个会开得很长,不像现在,开半天就跑了,当时在莫干山上开了一个多星期啊,每天通宵达旦的讨论、争论。 ” 当时组委会

4、规定,参会者选拔不讲关系、不讲学历、不讲职称、不讲职业。只需提交一篇论文便可申请,审核过关者才可“上山” 。 “上山”后完全甩开原来的论文,围绕几个专题深入研讨,不像现在开会各人读一遍自己的稿子,自说自话。所以会议开得热火朝天,白天讨论不过瘾,晚上还有“挂牌辩论” 。在后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中影响甚大的“价格双轨制” ,就是在当时的会上被讨论出来的。 关于价格改革,当时的“调派”和“放派”争论得不可开交,华生和其他几个研究生一起提出放调结合搞双轨制。这个改革思路最终得到领导和大部分与会者的认可。 3莫干山会议后,华生成为中南海幕僚,直接参与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研究。他出入于中南海的高层会议,陪同领

5、导人外出考察调研,一下子被改革的洪流从社会底层卷到了最高层。 被逼下海,不弃学术 1986 年,时年 33 岁的华生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虽然自己的建议屡受决策层采纳,但华生发现自己的经济理论根底和对当代世界的了解仍有不足。 第二年初,华生赴英国牛津大学留学,随后不仅,国内政治风起云涌,气候骤变,锐意改革的华生被社科院以逾期未归的借口开除。 “他们把我房子给没收了,当时还提出来要开除党籍,还要取消国家级专家称号,这跟所谓逾期未归能有什么关系?中国嘛,政治风向一变就回过头来整你。 ” 但华生还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回到了中国。做不成学问,他只好被迫下海。 “如果没有 199

6、2 年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 ,也许我就留在那儿了。毕竟都被开除了,回来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怎么生存呢?” 回国之后,原单位拒绝接收,华生被逼下海谋生。 “刚下海什么也没有,没钱,没资源。从做小买卖开始,跟别人一样骑个自行车,两三个人办餐馆,办小企业。 ”这段时间,华生历经千辛万苦,却屡屡失败。 转折来自于“海归”优势的发挥。经海外朋友的建议,他将目光投向咨询业,通过引进英国的 ISO9000、ISO14000 国际标准认证体系,成为行业开拓者。华生在商业上发现了一片蓝海,之后又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开办工业企业,成为身家数以 10 亿计的企业家。 4他将自己下海后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最初的几年是为生计

7、奔波。自从 90 年代末解决了“吃饭”问题之后,企业家的身份和经济学家的身份交织在一起,一边经营企业一边做学术,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就是那段时期提出来的。而近些年,他辞去了大部分企业管理职务,将上市公司和控股集团留给同学打理,自己则一头转入学术研究。 企业经营为华生的学术研究解决了经济来源的问题,使其拥有充分的学术独立,同时也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不少便利,他将自己的企业变成了他研究经济和社会问题的样本和试验田。 “想了解经济形势?想知道农民工生存状态?动力机制怎么设计?经营层和股东的关系怎么处理?管理层和职工的关系?这些都不用去想象。 ” 如今,华生正潜心于新型城镇化的制度和路径设计,对于这个牵涉甚

8、广的战略性问题,他将从土地、户籍、财政与税收着手,以可操作的制度设计来推进改革。 对话华生 新型城镇化要有可操作的制度和路径设计 财经文摘:改革到了后来,像“莫干山会议”这种有着比较强的思想的争锋的大讨论似乎越来越少了,为什么? 华生:这和两个原因有关。1980 年代,大家对改革抱有很高的预期,思想很单纯,都有一片激情,没有任何个人利害的考虑。当时大家都是年轻人,只论是非,都是想把中国的改革走出一条路来。 另外就是,1980 年代社会上的利益也没有分化,这个很重要。现在5很多人讲话,身后有利益集团,说什么、不说什么,受到这个影响,很多争论,争论不起来,或者一争就争偏了。 财经文摘:前不久,您提

9、出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具体化、量化指标,为什么这么说? 华生:这些年口号太多,甚至改革都成为口号了。 “一定要深化改革”“一定要动体制机制”都变成口号,动什么体制机制了?还是基本什么都没动嘛。现在出现了这么多问题,一定要面对和解决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而不是回避真正的问题,只喊一些泛泛和空洞的口号。口号不能帮助我们前进,即使是改革的口号,也一样。 财经文摘:为什么沦为口号?现在改革的难度比以前大很多? 华生:对,两个原因。一是既得利益,有可能一动就涉及到利益,而且不要把既得利益群体想象成少数人,而是精英们、有话语权的团体都有自己的既得利益。 另外,是情况的复杂性。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没改,该改什么大家

10、一眼就能看出来,到了今天,难度大大增加。对问题判断的难度增加了。就像要素价格的管制,不像当年白菜价格的管制那么好理解、那么好做。人类最大的挑战,许多时候还不是利益,是知识和信息不够。特别是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众说纷纭,即使有正确的认识要成为共识或影响主流,往往也需要许多曲折和反复。 财经文摘:从哪里寻找突破口呢? 华生:经济上我主张从土地、户籍、财税着手,三方面配合,围绕城市化主题。政治上我主张扩大参与,政府把所有一切包揽下来,所有的批评自然都指向它。你得要让老百姓自己或代表有机会参与管理,这6样即使处理不好,没什么埋怨的。让老百姓自己参与,人大、民意代表都来讨论,就知道事情的复杂性和难处了。站

11、在旁边批评总是容易的。 财经文摘:扩大参与,涉及到政治体制改革。您曾经说过,政治体制改革也可以用双轨制推动。 华生:双轨制就是转化存量,发展增量。存量要转化,不是打倒推翻,打倒推翻就是闹革命。流血牺牲闹革命成功的人为什么把好处分给你呢?允许新的东西发展,老的东西逐步转化,就是双轨制的过渡了。 财经文摘:不过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不一样,政治上,改掉一部分之后,剩下的会更让人难以忍受。托克维尔有这种观点。 华生:有这个问题。但这仅仅是一方面,如果因为这个我们不改,憋到最后来一次总爆发代价更大。让人们按照法治的渠道、宪法规定的权利开始参与公共事务,他们可能会提出更多的要求来,但是也有另一个好处,让他参

12、与进来,看到了里面的复杂性,体会到社会上各方面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性,反而有利于人们的理解和妥协。所以改革框架和路径的设计非常重要。 财经文摘:“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 ,您怎么看? 华生:我当然很高兴。因为这是我十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的问题,而且多次写文章写信提建议。2005 年末当时提出搞新农村建设,我就郑重给中央领导写信,说新农村建设不是当今中国发展主导工作,主导的是处在城镇化转型的历史阶段,是农民工进城无法安居,而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才能有真正的新农村。8 亿农民每家种几亩地,农村永远摆脱不了贫困落后。 7现在的问题是,方向看到了,路径还不清晰。大家做的,还是旧城镇化,地方做的,还是土地财政。中央光有口号是不行的,你说叫“新型” ,人家干的是传统。新城镇化要靠什么来实施呢?要有一套新的制度设计,是可以操作的,可以运转的,要通过改变利益传导的制度来改变人的行为。 财经文摘:关于不久前颁布的“国五条”您怎么看?地方似乎是抗拒的态度。 华生:这是一个典型的案例。第一,这个政策到底对不对?如果是错的,那要改呀。第二,如果是对的,下面不听怎么办?现在是,政策对不对,不知道,地方不落实,就拉倒,不了了之。说明领导自己也没有搞清楚这个问题,没有拿定主意。但一个国家,这么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事,没有远见,没有法治,各行其是,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本栏目责任编辑: 张菲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