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三线军工“工业遗产”的文化功能摘要:贵州三线建设是我国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国家从备战出发进行的以国防工业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三线军工形成了似城聚落,具有政治色彩、军事化风格的建筑,体现了军工“工业机械美学”的特征。自成体系三线军工企业也是一个特定的小社会,是一个亚文化系统,在这样一个亚文化系统中有着自己的符号、规则和运作机制。今天,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三线文化值得借鉴。 关键词:三线军工;似城聚落;文化;工业遗产 在贵州的历史上,有几种独具特色的移民模式对贵州的经济和文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宋元时期的“军马经济” 、明代的“屯堡经济” 、抗战时期的“战时经济”以及三线建设时
2、期的“三线经济”等,这些都成为贵州历史上的文化中遗产,其中三线军工企业则是新中国建立后形成的特有的工业文化的产物。 一、贵州三线军工企业的沿革与变迁 三线建设,是我国自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国家从备战出发进行的以国防工业建设为中心的战略大后方建设。从地理位置上说,沿海地区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部地区为三线。三线建设分两大片,一是包括云、贵、川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及湘西、鄂西地区的西南三线;二是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及豫西、晋西地区的西北三线;重点是八省一市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全2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当时,国家进行三线建设的方针及具体布点与
3、选址的原则是:抢时间、争速度、要快、宁可粗糙一些;工业布局要分散、隐蔽、靠山;国防工业和机械工业的建设注意平战结合、军民结合;先生产、后生活、先厂房、后宿舍。1964 年至 1980 年的16 年间,国家投入了 2052.68 亿元 (占同期全国基建总投资的 39.01%) ,建起 1100 多个大中型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造就了近 17年的大移民。 “三线移民”遵从“靠山、分散、隐蔽”的方针,倡导“好人好马进山来”的精神,上海、沈阳、哈尔滨、吉林、北京、青岛等地的干部、知识分子、工人、解放军官兵向西部偏僻深山里转移。 贵州处于西南腹地,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备战,很符合以上的建
4、设原则,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贵州的三线军工企业主要有 011(航空工业)基地、061 基地(航天工业) 、083 基地(电子工业) ,各基地的厂区大多数处于交通不便的落后山区,主要分布在安顺、遵义和都匀。改革开放之初,中央提出“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对三线企业采取“调整改造,发挥作用”的一系列重要措施。三线企业开始搬迁,以选择合适的地点、争取经费,找准项目为原则,军工厂逐步民营化,三线军工厂纷纷撤出深山,搬迁至大城市,目前这些企业的总部逐渐至贵阳市。 二、体现工业美学特点的似城聚落 无论是 011、061,还是 083 基地,他们都有着自成体系的小社会,除
5、了生产厂房之外,住房、医院、学校、邮局、商店等基本是完备的,形成了自己的聚落,是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德国学者许瓦茨在城市分类中提出了似城聚落(city-like settlement)的概念,指的是城乡间的聚落,也称为“部份的似城聚落” ,性质介于乡间聚落(即乡村)与城市之间,此类聚落是“非乡间的” ,却是“部份的像城市的” ,故称“非乡的”或“似城的”聚落。在他的分类中将那些现代工业产生的聚落称为似城聚落,尽管在城市和似城聚落之间没有明确的边界,但我们可以从这一概念中看到军工业非城市、非乡村的特点。 三线军工企业多是建立在山区中,建立的初期,水、电、通讯、交通等,地方都不可能
6、提供为了使三线军工企业能够生存、稳定和发展,其所需用各种服务项目,都是由企业自己解决,职工生活所需的住房、商店等也由企业建设、经营,甚至学校、医院等也是由企业一包到底的,于是形成了三线军工企业的似城聚落远离城市,布局规整;学校、医院、商场、广播站这些在城市中出现的建筑均很完备。 贵州是多山地区,耕地有限,三线军工的规划建设都是依山而建,各建设单位选厂定点以不占良田好土为原则,无法避让占用良田好土的,也要就近开辟荒地予以补偿,则是“占一还一、占一还二” 。为了争速度,抢时间,在生活设施上提倡实行低标准,发扬“干打垒” (即用土砖和水泥薄板造的简易工棚)的精神,腾出有限的资金和物质保证生产建设的需
7、要,建筑材料大多选用红砖或当地的天然石材。为了满足当时各种生产的需要,空间也比较大,超大的尺度和清晰的构造节点,风格几乎都是带有 20 世纪 50、60 年代政治色彩的军事化风格建筑,体现出一种“工业机械美学”的特征。三线军工企业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建构起来,4并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有着自身文化特点的“小社会” ,成为一个自成体系的城市亚系统。 三线军工企业厂房和家属楼 三、 杂语社区中的相互叙述 “三线”不仅是地域或是工厂的称呼,它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生活在这个“小社会”的人们构建了自身有其独特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他们说着“厂矿普通话” ,这种语言既不是标准的普通话,
8、有北方口音,也夹有贵州方言。这种言语表达已成为一个符号系统,是一种集体产品。厂矿人共同参与了符号意义的构建、定义、解释和传播,共同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这些厂区中有很多人都是亲戚,他们以联姻的方式形成了一个个复杂的亲戚网络,也形成了复杂人际网,红白喜事既受到当地习俗的影响,也会与故乡的文化相联结,在这个复杂人际网络中的已形成了分工以完成这个婚丧嫁娶中在点点滴滴。文化系统就是在日复一日的交流中被建造起来、复制下去。 四、 “工业遗产”的文化功能 当我们谈论三线军工企业时,是把它作为一个“小社会”在进行研究,而“社会”是一个模糊的词语,它可以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 ,也可以是
9、一个对特定社会体系的界定。三线军工企业可以说就是一个特定的小社会,是一个亚文化系统,在这样一个亚文化系统中有着自己的符号、规则和运作机制,它们并不是孤立于整个社会之外的,他们邻居、同事、朋友等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以血缘、姻缘或业缘等为纽带的关系,形成了人际交往和稳定的团体关系,这些5社会关系是生活在军工企业中的人们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础,集体节奏把人们整合起来,形成新的习俗,创造出一些新的文化符号,构建新的认同场。 三线军工企业如今不只是一类企业的代称,而一种时代的“命名” ,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政治经济现象,三线军工企业这一群体从其居住、语言到行为、认知的结构以及各个成分之间都存在一种有规则的关系
10、,成为一个特殊的“族” 。三线建设的时代是一个火红的时代,当时的三线人用生命的激情奠定起我国军工业的基础,创建了共和国的军工体系。那些深山中的建筑作为拥有城市形态的外来物搬往山区,造就了似城聚落的“村庄里的都市”特殊的景色,不仅是其工业遗产的一部分,随山势起伏而建,不占良田好土的生态思想也是今天城市化进程中的借鉴。 “三线文化”所蕴含的精神,则表达的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和持续的发展力,正如丹尼尔贝尔在其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一书中谈到的记忆性社群的特征一样,其的核心要素不是地域,而是共同的道德传统,这种特殊的道德传统深沉植根于社群成员的共同的记忆和期望之中,他们生活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 在今天城
11、市化的进程中,尽管物质边界和观念边界都在漂移,新的文化符号在不断产生,文化不仅是一种形态,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尊重与对话是我们这个时代主题。三线军工的建设、发展与变迁对于今天的建设无疑是一种借鉴。 (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 纳日碧力戈.语言人类学.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62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3 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北京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4 沙学浚.城市与似城聚落台湾:国立编译馆.1974 5 挪威弗里德里克?巴斯,高崇译.族群与边界.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01 6俞可平.社群主义.北京市: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注解 陈东林.三线建设备战时期的西部开发.北京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第 21-36 页. 沙学浚.城市与似城聚落台湾:国立编译馆 1974,第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