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源之分类.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961294 上传时间:2019-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源之分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信息源之分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信息源之分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信息源之分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信息源之分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信息源之分类摘 要:信息源是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在当今这个信息密集的世界,信息的复杂程度之高、语言载体之多以及数量之大,使得信息的搜集、获取绝非易事。信息源是信息的生产地,它内涵丰富,不仅包括各种信息载体,也包括各种信息机构;不仅包括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料,也包括现代电子图书报刊;等等。通过信息源的分类,有助于我们了解信息源的基本内涵,加深对信息源的理解。 关键词:信息源 信息源的分类 文献信息源 非文献信息源 1、信息源的定义 “信息源”从字面上可以解释为信息的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文献术语一书将其定义为: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为“信息源” 。一切产生

2、、生产、存贮、加工、传播信息的源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源。 2、信息源的分类: 2.1 按照信息资源的开发程度划分: 潜在信息源:储存于大脑中。 现实信息源:经个人表述后可为他人反复利用。 2.2 按照对信息源的加工层次划分: 一次信息源:所有物质均为一次信息源,也称本体论信息源。直接来自作者原创的,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处理的信息。 2二次信息源:也称感知信息源,从一次信息源中加工处理提取的信息。主要储存于人的大脑中,传播、咨询、决策等领域。 三次信息源:又称再生信息源,以文献信息源(包括印刷型和电子型文献信息源)最为常用,如工具书(百科全书,辞典,手册,年鉴)等。 四次信息源:也称集约信息源,是文献

3、信息源和实物信息源的集约化和系统化,如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博物馆等。 2.3 按信息依附的载体划分: 2.3.1 文献信息源是指用一定的记录手段将系统化的信息内容储存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和光盘等物质载体上而形成的一类信息源。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献信息源可分为不同的类型,如下: 按载体形态划分: 印刷型:以纸张为存储介质,以印刷为记录手段产生的传统文献形式。 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以缩微照像为记录手段产生的文献形式。 声像型:又称视听资料。以磁性材料或感光材料为存储介质,通过特殊的机械装置记录声音信息或图像信息而产生。 电子型:以磁性材料为存储介质,以键盘输入或光学字符识别输入

4、为记录手段,通过计算机处理产生。 按对文献加工深度划分 零次文献:灰色文献,即未公开发表的文献。书信、手稿、笔记、实验记录等,未经任何加工整理的信息。难于获得。3一次文献:原始文献,以著作者研究成果为依据撰写并公开发表或出版的文献。数量庞大、分散。 二次文献:报道和查找一次文献的检索工具书,是对大量分散的一次文献经浓缩、加工、整理后形成的文献,如目录、题录、文摘、索引等。 三次文献:参考工具书,是利用二次文献,并在其指导下对大量一次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加以浓缩和提炼而写成的文献。如专题述评、动态综述、进展报告、统计年鉴、百科全书等。 按文献的出版形式划分,图书、期刊、报纸、科技报告、学位论文

5、、会议文献、专利文献、标准文献、档案文献、政府出版物等。 按文献内容与专业的相关程度划分,核心文献:与本学科发展水平、发展动向密切相关的一些文献,一般不超过该学科全部文献的 20%。 相关文献:介于核心文献和边缘文献之间,即所含内容的密度和水平不及核心文献但超过边缘文献。 边缘文献:所含内容与学科的关系相对疏远的文献。 2.3.2 非文献信息源 是与文献信息源相对应的社会信息源,是指信息以非记录形式存在的信息源,主要提供口头信息、实物信息等,具有直接、简便、新颖和生动形象的特点。非文献信息源如下类型: 非文献信息源的类型: 实物信息源:就是现实存在的物化了的各种物质形态的信息,包括4实物、样品

6、或展览会的展品。凡是人类加工的产品和人工所创造的物质都属于这类信息源。优点:信息真实可靠,内容丰富;缺点:信息挖掘、搜集保管、传播困难。 实情信息源:是现实存在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信息。它的表现形式不是实物,而是自然现象或者社会现象的状态及其发展过程。 口头信息源:是指存在于人脑记忆中,通过交谈、讨论、演讲等方式交流传播的信息。是所有沟通形式中最直接的方式,最易丢失或忽略。非文献信息的获取方法: 观察法:就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观或仪器,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和认识的方法。一项观察通常由观察者、观察对象、观察工具三个要素构成。 模拟法:就是根据客体对象的本质和特性,人为地建立或选择

7、一种与客体对象相似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上进行实验研究,并将研究的结果类推到原型中去,从而达到认识对象及其发展趋势目的的方法。 实验法: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观察和研究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实践活动,就是实验法。 调查法:获得关于研究对象事实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认识活动,就是调查法。社会调查和科学考察是调查的两种基本类型。 非文献信息的获取途径:人际交流、参加会议、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 5非文献信息通过观察、模拟、实验、调查等方法,可以转换为文献信息。信息记录下来就成为文献,便于管理,长期保存,反复利用。 参考文献: 1 徐金铸?信息源及其分类研究 J?现代情报,2001(6) 2 参见http:/ 年 11 月 10 日浏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